(这篇文章来自电影生活的第一站)
时代网络特稿被称为2017年日本万家电影《元年》。因为年内在大陆上映的漫改片几乎是历史最大的,日本电影公司第一部搬上银幕的漫改真人系列《比波普高校》(特别是1987年的《比波普高校:高校与太郎进行曲》)
2017年日本真人电影《井上》近30部
地球人都知道,漫画和动画片是日本骄傲的强项,国内外群众基础稳固。除非少数人坚持制作被称为“十几年一次”的原创动画电影,如宫崎骏或新海诚,否则大多数电影方面倾向于将现有漫画剧本改编成动画剧场版或真人电影。一方面,可以利用原作的号召力和现有粉丝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虽然电影产业才盛开30年,但日本动画创作历史已经过去了100年,电影方面可以发掘的经典动画作品甚至“珠子”漫画也太多了,没有必要徒劳地写原创剧本。正在掀起热气。(莎士比亚,《北方新闻》)。
除了整个肥沃的日漫土外,日本民众对本土IP的喜爱很普遍,即使不更换电影,在国内也几乎可以票房。对漫画迷们坐立不安,曝光自己的艺人也是一大乐事。(威廉莎士比亚、斯图尔特、SARTER)因此,近年来因演技而火起来的“日本鲜肉”在营销手段和观众团体等方面与我国的“流量小生”相抗衡。
从2017年日本本土上映并确定的万部真人电影来看,达到了28部,比去年的20部近10部,比2015年的13部增加了一倍。(今年上映满票,见下图)
其中有仅次于《三大民工漫》普及度的《银魂》和《钢之炼金术师》、80年代冒险史诗《JOJO的奇妙冒险》、木村拓哉主演等老动画IP
没有那么老的卡,但是最近几年比较“现象级”的漫画IP(比如黑暗血腥《无限之住人》,科幻悬疑《东京食尸鬼》,催泪治愈系《亚人》,脑洞校区:0)。
另外,还有日本最常见的少女。比如山智子Kento 《3月的狮子》、桥本Kanna 《齐木楠雄的灾难》、Ikuta Toma、Hirosevel的《一周的朋友。》等。
最爱的“鲜肉”几个变化
从上面2017年《井喷》的盛开表可以看出日本真人电影产业的三种惯性。1、坚决坚持。第二,坚持流行的“鲜肉”。三、坚持“挖坟”和“炒饭”30年。
但是数量多并不意味着好作品多。从2014年到2017年,三年多上映的万家实拍电影近80部,但能突破40亿韩元的只有2014年的《春与夏推理事件簿》、《老师!》 《罗马浴场2》和2016年的:00部。
如果不是有前作口碑的《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和主要有日剧影响力的《浪客剑心:传说的完结篇》,近几年真正意义上成功二维现实主义,获得出色票房的只有《信长协奏曲》。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往年的盛开历史,看看从成功事例中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90年代的盛开的“原型”
日本改变真人电影的历史已经30年了,但事实上,过去20年的数字加起来比2007-2017年的10年少得多。从1987年到2004年,基本一年只出了一部万部,这个时期改编的漫画素材基本上是轻便有趣的,不是围绕校园日常生活,最典型的代表是从1988年开始上映,每年《浴场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日本电影产业开始复苏,第一届东京电影节于1985年举行。这个时期的日本重点电影根据畅销小说改编,“原著观众”这个群体开始引人注目。80 ~ 90年代,日本电影开始比早期吴镇安二郎和黑泽明时代的风格更加重视“娱乐性”。
另外,80年代正好是日本动画片的黄金时期。《信长》 《浪客剑心》 《钓鱼迷日记》 《龙珠》等经典作品简直是海外、宫崎骏、图钉、吴宇克小姐、
《棒球英豪》(be-bop high school)系列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影“瞄准”漫画素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1985年12月14日,《龙猫》在日本上映,这一改编来自木内油
同名漫画的校园青春片不仅夺得了1986年全年日本票房第二位,还是中山美穗的出道代表作。从1985-1988年,该系列每年都出一部电影版,而1987年的《比波普高校:高校与太郎进行曲》更拿下了当年第1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具话题影片奖”,足以见得《比波普高校》在当年的火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会以1987年作为漫改电影的开始之年。
至于90年代的的漫改电影,最为代表性的就是95版《花样男子》(内田有纪和藤木直人主演)、堂本刚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之上海人鱼传说》(1997)和反町隆史的《GTO麻辣教师》(1998)。
堂本刚是金田一的“最初代”饰演者
其中,《金田一》在当年共拿下了23.8亿日元的票房,这个成绩在当时也是可以交差了。
要知道,在2005年的《NANA》之前,日本漫改票房最高纪录保持者还是西田敏行和他的“老基友”三国连太郎主演的《钓鱼迷日记》系列,最高的一部是1994年的《钓鱼迷日记7》,拿下28.5亿票日元票房,都还没破30亿。
哪怕到今天,一部本土漫改只要越过30亿日元门槛,已经可以先走一波通稿庆祝了。而当时年仅16岁的堂本刚也作为第一任金田一一的真人饰演者,成为很多漫迷心中的经典。
相比之下,在当年仅仅收获7.6亿日元的95版《花样男子》显得太没存在感了,他们大概也没有猜到,这将来会是一个风靡整个亚洲多年的超级IP。
其实,由内田有纪搭档(颜值巅峰期的)藤木直人的95版《花样男子》才是第一版从神尾叶子同名漫画改编而来的作品。在其之后,1996年才出了第一代《花样男子》的动画版,这时的粉丝群体才开始扩大起来。
直到后来,人们先后经历2001年台湾改编的《流星花园》和2005年松本润版的《花样男子》,这才真正迎来《花样男子》空前绝后的火爆。
2008年,在剧版结束后“趁热打铁”的电影版《花样男子Final》居然在狂揽77.5亿日元,快十年过去了,至今还是稳稳守在日本漫改票房史的第三名。
从95版《花样男子》的“遭遇”可以看出,日本漫改真人电影里获得票房成功的,很大一部分还是需要依赖电视台的支持,或者常常,直接就是人气电视剧的电影版。
2005年:漫改大潮序幕
2005年绝对是日本漫改影史的分水岭了。在05年之前,能上30亿的国产漫改电影,一部都没有。
而那段时间,刚踏入新世纪的日本电影又是什么境况呢?由于雄踞日本票房前列的基本80%都是进口片,我们这里就只拿日本国产的电影做比较了——
2001年宫崎骏一部雄霸全球的《千与千寻》总票房有308亿日元(至今依然是日本影史第一);2002年的国产头部是《猫的报恩》有64.4亿日元;
2003年是可以载入日影史册的《跳跃大搜查线2》,凭借173.5亿的票房它至今依然是日本国产真人电影里最高的;2004年,继续有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196亿日元)以及长泽雅美的成名作《在世界中心呼唤爱》(85亿日元)……
而漫改题材的电影,无论从受众层面还是制作投入的层面,比起非漫改电影都稍逊一筹,30亿仿佛是个迈不去的坎。
nana 2005
直到2005年《NANA》真人版电影的横空出世。
改编自同名漫画的《NANA》又名《世界上另一个我》,这个IP绝对是很多8090后的青春回忆了。在原作的热度和话题性、以及当年歌唱事业如日中天的中岛美嘉加持之下,《NANA》真人电影一举揽下了40.3亿日元票房,成为第一部破30亿、还破到40亿的漫改电影。
而该片的另一位女主角宫崎葵,虽然少年成名,但也直到出演了《NANA》才真正开始被更多人记住,并且和作品一起从日本火到了整个东南亚。
三丁目的夕阳
同样是在2005年,改编自同名短篇漫画的《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也取得了32.3亿日元的票房,还夺得了当年“日本奥斯卡”(第2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这算是日本漫改电影中最具有艺术成就的一部了。
原作漫画《三丁目的夕阳》细致描绘了日本东京申奥成功之后经济复苏的人物故事和社会图谱,这部漫画的选题格局更大,和其他更为普遍的校园漫、格斗漫、少女漫相去甚远。
值得一提的是,07年的续作《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成为该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凭借45.6亿日元票房至今位列日本漫改影史前十。继续是吉冈秀隆、堀北真希等原班人马、时隔五年重启的第三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64年》也拿下了34.4亿。
如果说2005年《NANA》和《三丁目的夕阳》开始让人嗅到了漫改真人电影的“可塑性”,2006年的《死亡笔记》才是真正掀起了这近十年日本漫改热潮的序幕。
06版《死亡笔记》难以被超越
凭借这本写下名字就可以操纵生死的Death Note,伸张“正义”的夜神月成为日漫史上几乎是第一个“反派”主人公。大场鸫原作、小畑健作画的《死亡笔记》从2003年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连载,累计单行本发行量超过3000万,一度造成漫画抢断货的现象。
原作的设定既有“死神”的魔幻元素、又拷问了制度与权利关系的现实问题,关键是,整个故事的推进过程,就是呈现了一场双雄对决的智商游戏,各种心理试探、下套、侦查和反侦查等等情节严谨并渲染得丝丝入扣,至今看依然是精彩得让人拍手。
2006年,藤原龙也和松山研一主演的真人版《死亡笔记》(前篇)率先在六月上映,同年10月动画连续剧跟上,11月上映了后篇,即《死亡笔记:最后的名字》。这一年堪称“死亡小本本”之年。
两部真人版票房共揽下了近80亿日元票房,特别年底上映的《最后的名字》,最后累计票房有52亿,成为继《海猿2:爱之界限》之后,第二部票房上50亿的漫改真人电影。
“死亡小本本”不仅在日本国内取得成功,整个作品文化更是影响到中国两岸三地、东南亚、欧美及世界各地,在香港更是打破了进口片单日票房记录,算是极少数真人版电影不仅没有毁原作、甚至反作用于原作的成功例子。
而且,热度还依然持续到现在——2015年,致力于“炒冷饭”三十年的日本片方先是重启了日剧《死亡笔记》,由“漫改小王子”山崎贤人饰演L、洼田正孝饰演夜神月,口碑参差不齐;2016年还上映了堪称“正统续集”的真人电影《死亡笔记:点亮新世界》,延续十年前《最后的名字》之后的故事,还找来户田惠梨香和(变成XXL)的松山研一出镜,大打情怀牌,虽然差评遍地,但依然破了30亿。今年,美版《死亡笔记》刚刚也在八月开画…
《NANA》和《死亡笔记》的成功,打破了以往“卖座的漫改电影基本是电视剧的剧场版”的状况。一方面,2004-2006这几年的日本电影屏幕数增加得很快;另一方面,漫改的主题开始跳出校园或生活日常的调调,或结合时代背景,或探讨更深层的社会问题,面向的不仅仅是漫迷,而是更广大的受众。
近十年的成功漫改
有了05、06年连续的几波漫改成功案例,日本漫改电影的数量从2007年开始起来,每年都有将近10部上映;而从2011年开始,每年简直都有将近20部上映(除了“消失”的2013年)。通过翻查数据发现,在日本漫改史上能突破30亿日元的,全是05年之后的作品。我们总结了一些在日本本土票房大爆的漫改真人电影,一起来看看。
《菜鸟总动员:毕业》
上映时间2009年
本土票房85.5亿
(漫改影史第1名、日本影史第54名)
Mtime评分:7.9
翻开日本漫改票房史,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居然是一群“菜鸟”。《菜鸟总动员》(又名“教头当家”)是森田真法于1998年至2003年连载的长篇漫画,讲述一群菜鸟棒球运动员的成长与追梦故事,是日本常见的校园体育类少年漫,08年被拍成电视剧获得非常高的人气和收视,电视剧尚未播完,TBS就开始考虑制作续篇,而续篇并非新一季连续剧,而是直接作为大结局的电影版。
剧场版预告片
不良学生“戏剧性”的脱胎换骨、热血而煽情的台词、激烈的对战场面……这一切都给全国人民打了几百斤鸡血,最终电影版票房突破80亿,成为当年的日本票房冠军,至今也稳居日本漫改影史票房第一。顺带一提,虽然是漫改,但其实电影版的剧本是原创的,但也嵌入了大量原作漫画中的名场面。
成功关键:热血、鲜肉、电视剧热度。
《海猿》系列
2004年《海猿》本土票房17.4亿
Mtime评分:7.5
2006年《海猿2:爱之界限》本土票房71亿
Mtime评分:7.4
2010年《海猿3:最后的讯息》本土票房80.4亿
Mtime评分:7.2
2012年《海猿4:勇敢的心》本土票房73.3亿
Mtime评分:7.9
《海猿》绝对是日本漫改史上最值钱的一个系列了。改编自同名漫画,围绕潜水员仙崎大辅(伊藤英明饰)展开一个个海滩救援的惊险故事,系列的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映,获得不俗口碑。有了预算后,拍摄第二部时更是动用了一艘超过1万吨的大型渡轮,这个规模在当时可谓创下了日本影史之最。《海猿》系列的导演羽住英一郎曾是《跳跃大搜查线》剧版的首席助理导演,也参与了电影版的导演工作(包括夺下173.5亿的《跳跃大搜查线2 :封锁彩虹桥》),备受这个日本史上最卖座系列的风格和意念影响。
成功关键:大众漫改、灾难片、大制作、普适性强
《花样男子最终章》
上映时间2008年
本土票房77.5亿
Mtime评分:7.9
前文已叙,就不再多作阐述了。这个F4和杉菜的故事,在2009年早已是国民级别的漫改。它和同年155亿的《悬崖上的金鱼姬》一起将大盘拔高,08年日本国产片总票房成为2000后最高纪录。
成功关键:电视剧热度、明星效应
《交响情人梦》系列
2009年《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前篇》本土票房:41亿
Mtime评分:8.2
2010年《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后篇》本土票房:37.2亿
Mtime评分:8.1
又一部8090后的老朋友——《交响情人梦》是继《花样男子》之后,最成功的一部校园爱情向漫改。同样作为人气日剧的续篇,两部电影版也合共揽下近80亿。玉木宏和上野树里在戏中的互动和演绎可谓高度还原原作,充满二次元画风,在当年更是掀起一股古典音乐的学习热潮。
成功关键:还是电视剧猛。
《20世纪少年》系列
2008年《20世纪少年:第一部》本土票房:39.5亿
Mtime评分:7.4
2009年《20世纪少年:第二部》本土票房:30.1亿
Mtime评分:7.0
2009年《20世纪少年:第三部》本土票房:44.1亿
Mtime评分:7.2
浦泽直树的《20世纪少年》在世纪初获得了日本国内外无数漫画大奖,无疑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神作。跌宕起伏的剧情、厚重的人物命运和性格描写、反日式传统画功的绘画风格等等因素都注定了其不平凡。三部曲共投资了60亿,在日本可以说是大手笔,走进影院的主力依然是漫迷(虽然也有被吐槽为Cosplay片)。也难得这是一部直接从漫画改编而来的真人电影,没有任何电视剧和动画版的加持,三部电影一起斩获超100亿日元的成绩,是相当经典了。
成功关键:原作号召力、大咖(唐泽寿明、常盘贵子、香川照之、黑木瞳)
《罗马浴场》系列
2012年《罗马浴场》本土票房59.8亿
Mtime评分:6.6
2014年《罗马浴场2》本土票房44.2亿
Mtime评分:6.9
当《罗马浴场》席卷日本电影市场时,或许很多人都被影片中日本语古罗马的“浴场文化”所折服。而续篇《罗马浴场2》上映当年,在一枝独秀的《冰雪奇缘》一枝独秀、加上“柯南”“蜘蛛侠”“杉下右京”等“名人们”的包夹下,能突围拿下45亿日元的票房数字,确实让人惊讶。
成功关键:大众漫改、故事爆笑新奇、日本温泉乡成卖点。
《浪客剑心》系列
2012年《浪客剑心》本土票房30.1亿
Mtime评分:7.6
2014年《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本土票房52.2亿
Mtime评分:7.4
2014年《浪客剑心:传说的完结篇》本土票房43.5亿
Mtime评分:7.5
2012年,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真人版《浪客剑心》让人眼前一亮,出色的动作场景加上极高的漫画还原度得到了包括众多漫画粉丝的一致好评。而两年后一口气推出两部续篇可以看出华纳的信心,确实也拿下了近100亿的票房。
主演的选择无疑异常关键,佐藤健遇上剑心,就像盖尔·加朵遇上神奇女侠一样,太合适;其他配角也同样选用了大牌;动作戏请教了香港团队;美术、场景、服装等设计尽可能地还原漫画……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它最大限度地去贴合当代电影的需求,大大削弱了“二次元作品”所产生的违和感。整个《浪客剑心》摄制组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造就了一部合格的暑期商业大片,这也绝对是近年来最成功的、可以被学习参考的商业漫改作品模板之一。
成功关键:诚意。
《信长协奏曲》
本土票房45.7亿
Mtime评分:6.8
作为富士电视台55周年纪念企画的一部分,日剧《信长协奏曲》作为首部登陆月九的“古装剧”备受关注。由小栗旬领衔众大牌出演的本片改编自石井步的同名漫画,讲述高中生穿越至战国时期后的人情物语。由于日剧完结在非常微妙的节点,大家对后续发展好奇得不行,所以企画之初就作为作品完结篇的《信长协奏曲 电影版》一上映,自然是吸引了大量的剧粉。
成功关键:还是电视剧猛。
《死亡笔记》系列
2006年《死亡笔记 前篇》本土票房28.5亿
2006年《死亡笔记:最后的名字》本土票房52亿
2008年《L改变世界》本土票房31亿
关于“死亡小本本”风靡全球的详情,前文已叙,不多做解释。
成功关键:主要是原作猛、故事大胆、真人版尊重原作智商。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系列
2005年《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本土票房32.3亿
Mtime评分:8.4
2007年《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本土票房45.6亿
Mtime评分:8.0
2012年《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64年》本土票房34.4亿
Mtime评分:7.8
前文已叙,就不多做解释。
成功关键:贴合时代、大众漫改、普适性强
《银魂》2017年(截止发稿)
日本累计票房37.89亿(日元)
中国内地票房 7997.5万(人民币)
Mtime评分:7.5
如果用票房数字来定义“一部漫改是否成功”的话,《银魂》这回算是继2014年《浪客剑心》系列收官之后,最成功的漫改电影了(不算上主要是电视剧续篇的《信长协奏曲》)。虽然从影片质量本身来看,和《剑心》相差不是几个级别。
顺带一提,在《银魂》真人版开篇就躺枪的另一部人气漫改《JOJO的奇妙冒险:不灭钻石 第一章》目前在日本上映了都一个多月了,还只有8.78亿日元,差距也是十分悬殊。
“扑街的巨人”
除了《银魂》之外,在《剑心》之后能突破30亿的还有三部漫改——一部是2015年被公认“辣眼睛”的《进击的巨人 真人版:前篇》,虽然口碑扑街得惨不忍睹,可依然揽下了32.5亿日元票房(看来人类还是作死在好奇心上)。然而,一个月后上映的《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后篇·世界终结》票房只有16.8亿,可见有一半人已被前篇吓退。
第二部就是2015年底山崎贤人和土屋太凤主演的少女漫改《Orange橘色奇迹 》,也收获了超过33亿的票房。算是少女漫比较成功的例子了。
还有一部是2016年山田凉介和菅田将晖主演的《暗杀教室:毕业篇》,被漫迷称为“良心漫改”, 夺得35.2亿的好成绩。和2015年的《暗杀教室》前篇一起加起来贡献了近50亿票房。
但,如果不以票房论英雄的话,有一些票房并没有非常靠前、但口碑不俗(主要是被原著粉认可)的漫改真人电影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例如2011年《杀戮都市》两部曲一起也有40亿+。票房数字虽不如前面的突出,但在佐藤信介执导下,松山研一、二宫和也、本乡奏多、山田孝之等漫改达人加持下,整体还原得还是不错。
再例如分别于2007和2009年上映的《热血高校》两部曲,小栗旬和山田孝之等人的“校园黑帮”形象也是漫改史的经典了,前者25亿、后者30.2亿,票房不算大爆,但作为低成本校园漫改已可以交差。
《寄生兽》
再例如争议之作《寄生兽》相对来说还原度挺可以了,前篇票房20亿,后篇却只有15亿,表现一般;还有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在日本票房只有16.8亿;佐藤健和神木隆之介的《食梦者》还原度也很好,但票房只有17.6亿。
漫改电影有其特殊性。很多漫改真人电影的目标群体主要在于漫迷,贡献票房的人群不够大众,往往导致票房总是突破不了既定的数字关口。票房凶猛的“爆款”漫改不能只服务漫迷,哪怕是“民工漫”级别的漫改也不能全靠漫迷,还得打好群众基础、迎合大众市场,这里有三个TIPS:
试着打造一部人气电视连续剧,让电影版成为剧版的续篇,或直接就是大结局(个人觉得真是耍流氓啊,真不想承认这是电影呢);选题还得更贴合大众需要,多注意格局和普适性(毕竟少女漫能卖上30亿的还是少);真人化在追求还原度的时候,还是要戒掉一些“二次元”习性避免仅仅变成一场Cosplay盛宴。
反正,情怀不是一切。
附表:日本漫改影史本土票房TOP50(截至2017年9月13日)
(更专业的影视媒体,更全面的票务周边服务,尽在时光网)
1.《【玉木宏上野树里】日本30年来电影盛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玉木宏上野树里】日本30年来电影盛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89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