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下角的“关注”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他的故事,卢安克。
是在中国农村教书10年,不求回报,毫无目的的德国教师。
很久以前,我在柴静《看见》采访中听到了他。
据柴静说,在他面前,她感到非常羞愧,这是以前从未采访过的感觉。
的确,他太贪心,活得太超脱,相比之下,我们很多人都感到羞愧。
2006年,他被推荐参加中国人物评选,但他写信给选拔委员会,让他们不要选他。他说他只想教书。我不想打动中国。
2010年通过媒体报道出名的他反而关闭了自己的微博,删除了所有博客和照片,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2013年,由于身份问题,他可能被驱逐出境,很多人向当地政府和公安施压,要求他们授予法律身份时,他发表了声明。拜托,别这样。(大卫亚设)。
他宁愿一个人在越南漂泊,在语言不通、不能工作的边境上,也不愿意走这种非常规的通道。
他说,这种渠道和手段存在,使我们的社会不公平。
他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感动,让很多人晚上呆坐在一起思考“我现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1
这两天看了他的《是什么带来力量》,对他的故事和教育理念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感受到了他的无私和善良。
留守儿童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很多人和机构探讨了这个问题,开展了慈善活动。(大卫亚设)。
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城市人的“想象”和价值观出发的,很少根据农村孩子的心理来考虑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卢安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独特视角。
2
卢安克一家,没有人从事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正常工作”。
哥哥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妹妹在非洲纳米比亚做志愿者。他们每个人都不计较回报,做公益事业,想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莎士比亚)。
卢安克,这也一样。
20世纪90年代他来中国只是一次旅行。
但是,他一路上看到很多留在农村的儿童,发现缺乏良好的教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得不到足够的爱,长期漂泊在社会边缘时,他毅然决定留下来。(大卫亚设)。
这个逗留有十多年了。
但是留下来了,但没有那么顺利。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
一开始,他在南宁的残疾人学校义务教德语,最后因为没有“工作证”被公安局罚款3000元。
之后,跑到河池地区的一所县中学,找到了当初的中英文老师。
在他看来,如果孩子能写出“Run like the kite,I can fly a bike”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文章,那就值得称赞。
他反对标准化教育的统一性,只教孩子们“对错”英语。
阶段考试时他们班的英语成绩最差,只有6名学生及格,父母有很大意见。
他不能理解教育只是为了赢。
他一直和学生们一起跑,不想参加这个比赛。
这次一直跑得很急,结果不知道自己跑的路是不是自己的比赛。
所以他离开了。
他说: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认可的标准。
了小孩。如果孩子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渐渐脱离了天性,脱离了生活,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
3
离开学校后,为了能够继续在贫困学校当老师,他成立了一个办事处。
在2001年的时候,他还把办事处搬到了广西隘洞镇的一个村子,租了间每月10元的房子,在那教一群从来没有受过教育的十四到十八岁的青少年。
他不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只教他们发现如何去发现自己的才能,根据自己发现的需要做事。
他说,孩子是通过行动去学习的,行动后才会有感受,感受后才会有反思。
如果单纯的用课本去教他,用语言去告诉他,那这个学习的过程,永远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于是,屯里的人要他帮他们找县领导,给屯里修桥时,他就跟屯里人说,我想先和学生自己来设计。
不管现不现实,他都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然后,再去教他们画图、做模型、做实验。
可是,学生们的年龄太大了,只会完成任务,不会自发地创造。
觉得这些只是玩,他们的想法和设计也不会有用。他们说:“我们希望由上面的人来安排,我们来做。”
卢安克感到非常不理解。
他不理解,为什么他的学生希望他,只让他们做几亿人都已找到答案的作业题,而不愿意设计自己真正需要的桥?
他说,如果我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有结果的问题,那他们永远也找不到新的、别人还没找到的东西。
孩子,只有找到自己的、新的思考方式,他们的生活才能改变。
这次的教育尝试,毫无疑问,也以失败告终。
不过,他也开始明白,抱着“想要急切看到孩子们的成果”的目的去做教育,是没有效果的。
只有抱着一颗诚恳的心和孩子们去相处,并且掌握适合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发生改变。
4
所以后来,到了广西东兰县坡拉乡板烈村后,他开始放下所有的结果设计,只全情陪伴、观察孩子,跟他们一起感受、一起做事,一起成长。
刚开始的时候,板烈小学的孩子,并不是很接受他。
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行为粗野,一言不合就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还会欺负他。
可他却不在意,对他们的“欺负”也没有任何反应。
以前孩子会觉得还手和打人,还有被人打,都是很威风的事情。
可是,过了两个月,他们心里对这件事已经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他说,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被感觉所牵引的。
如果培养孩子对美的感觉,那么他们看到不美的东西就会难受,如果培养他们那种替环境感受的意识, 那他们就再也不想破坏环境,如果培养他们打人是不好的感觉,那么他们就不会再打人。
所以,他很少用语言去跟孩子解释什么,只是尽情带着孩子们做游戏。
和孩子们一起在山间爬树,和孩子们一起吃只有红薯叶的饭,和孩子们骑着自行车飞扑到泥巴地里,溅起一身烂泥却一脸欢快。
带他们从感受中去学习,去经历。
他说,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5
不过,卢安克也明白,陪伴并不是万能的,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创造归属感,他们才有力量面对外面的世界。
精神世界的完善和强大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也是他们成长的根本。
所以,他花了很长时间默默地打造孩子的心灵空间,做着很多人之为人最不显见却最本质的心灵建设。
他把孩子们变成一个剧组,让他们发挥创造力自己制作道具,并分别表演不同的角色。
班里有孩子很内向,他便拍摄了一部叫《心境》的电视剧,让内向的孩子成为这部剧中一个闪光的焦点。
班里有个孩子总是爱欺负别人,他便让这个孩子演一个承受了很多挫折和屈辱的英雄。
让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欺负弱小,而是面对挫折不屈不挠。
他用戏剧表演的形式将孩子设置在他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在这个情境里教他们学会开朗、教他们学会如何解决,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和世界。
他做的这些事,从世俗的意义上来说,没有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吞没在中国茫茫的现实里。
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
他的教育理念充满“无为而治”的色彩,透着“了悟生命”的禅机。
2016年,在卢安克离开三年之后,有媒体曾到板烈村,寻访卢安克支教十年,留下的“痕迹”。
很多孩子都说,好奇心和信心,是卢安克留给他们的财富。
卢安克虽然走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离开。
就像柴静在节目中说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有兴趣的亲们,可以私信我回复“卢安克”看柴静在《看见》栏目对卢安克的采访 (29'05'')
川妈说说
除了卢安克,还有一个德国人西洛特,在苏州一所私立学校做了8年外教之后,带着挫败感回国了:“我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
有人说,两位德国老师的离开,是给中国教育的一记耳光。
我觉得,是,也不是。
我常常觉得,在教育方面,我们有时过于妄自菲薄。这几十年来,单从结果看,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已达93.4%(2016年的数据),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这些成绩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
当然,我们的教育还不够好,特别和发达国家相比。功利心偏强,创新力不足,应试痕迹明显,资源配置不均......两位德国老师的离开,是给我们的善意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变。
但我总愿意相信,这是发展过程中(可能)必经的“弯路”。迷失只是暂时的,多次“试错-修正”的循环之后,我们的教育肯定会走上康庄大道。
再言,德国老师对中国教育的不理解,除了客观的差距,还有文化、观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一直存在,无论我们的教育进步到什么程度。中国的教育必然会有中国特色。
是的,我们的教育还不能让我们满意,但它正在变好的路上,以它独特的方式。
推荐阅读:
这个7岁小男孩被骂“娘炮”3年,心疼…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1.《【柴静图片】那个德国男人,到底做了什么使柴静丢脸到了极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柴静图片】那个德国男人,到底做了什么使柴静丢脸到了极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91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