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运之书里,我们在一段字里行间。

In the book of the destiny,we together between a row of characters。

——莎士比亚

罗密欧(男)和祝英台(女)是两个东西方悲剧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他们在不同的故事中宁愿为了爱情而死。但是他们的死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认为爱的对象先死了。所以他们要跟上。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纯情的。

罗密欧与祝英台剧照

此来看,殉情这件事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值得赞颂的,但如果我们展开联想:这两个人在殉情之前相遇了,并了解到了彼此身上发生的故事,那将会发生什么呢?

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多了,但结果只有三种可能:

1、他们还是依然选择殉情;
2、他们都不再选择殉情这个方式;
3、他们其中一个依然选择殉情,而另一个则放弃了。

他们到底会怎样选择,这不是重点。

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是:
当一个人遇到足以让其选择自我毁灭的打击,有什么可以将其挽救?


关于自杀的数据,网上有很多信息可以查。
我国的自杀率其实比较低,而且对比过去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城镇化的进程,使农村自杀率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自杀率大幅下降,但因为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所以绝对的自杀人数在全球占比中还是相当高的。

西方关于自杀有专门的研究,埃米尔·杜尔凯姆是此中鼻祖,其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著有《自杀论》对后世影响极深。

《自杀论》中将自杀的原因分为四类:

利己型自杀
利他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
宿命型自杀

这四种原因的具体解释,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询,其实都很好理解,这里不赘述。

我们将所有的自杀原因,包括不在这四种原因当中的其他原因归于一个原因,那就是:迫切希望离开目前所处的现实。

其他的所有原因,最终将会导致这个原因,然后才能激发行动。

那也就是说,无论其他什么原因,只要我们能在这个最后的原因发生之前,将之截断,那么就不会发生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了。

截断的一个最佳的方式,就是以相同或相似经历的身份介入,或者最低限度要以认可对方的身份介入。

身份

在沟通的最初,双方仅能通过确认对方的身份来明确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例如每个人小时候看电影或者电视剧,都会希望能尽快地确认正面角色和反派角色?这样才能确定自己所支持的那一方。

小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他们会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确认身份,以明确自己所支持的对象,然后结局当然是自己一方获得胜利,当然中间的过程可以穿插冒险,但好人不能死,或者死了还能复活,否则故事将无法延续下去。

两个身份相近的人相遇,无论是偶然还是故意,都会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并建立亲和感,而在此基础上的沟通,才有可能朝向彼此接受的一面发展。

同时罗密欧与祝英台在聆听对方的陈述时,重新确立了自我,即在别人眼中的自己,这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加强。

这个论调属于心理学范畴:人生存于群居的社会中,因此人的自我意识更依赖于其他人对自己的回应。

换句话说,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或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更多源自别人看你的眼光,但重点是要有人看你,至于怎么看,那是次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那么多有关自杀的电视剧中,所有的心理医生或谈判专家,首先都会让当事人回忆自己的家人、亲人和朋友,因为所有这些人都可能还在看着那个想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人。

反过来,在这个世界上,你还能够去看谁?你还关心谁?也决定了你自己存在的意义。

当你开始关注,你的自我也就加强了,而这种自我感知,可以通过对方对自己的关注而获得进一步的强化。

殉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个看着自己的人,以及自己可以看到的,没有了。

当所爱的人逝去,自己被爱及能爱的身份也同时消失,如同父母的离世,“孩子”这个身份将自动消失。

而身份的消失,与死亡的体验接近,因为所有的身份都依附于“自我”,这其实是对自我最深的伤害。

当父母打骂孩子,孩子内心的身份并没有被削弱,他只是感到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但如果父母完全不关心孩子,甚至忽略孩子的存在,那孩子的身份感将会极大地受伤,所以“冷漠”是所有原生家庭中最具伤害性的一种行为。


行动与信念

回到故事中来,假如罗密欧与祝英台在殉情之前相遇了,他们了解到对方同样遇到了和自己类似的情况以及痛苦,那他们的痛苦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

答案很明显是后者,当一个人了解到别人和自己的境遇相似,他就不会再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悲惨,他的内心还有可能会因此而泛起一丝怜悯,甚至是窃喜。

“比较”,有时候会增加痛苦,且往往会增加痛苦,但有时候会减轻,甚至消除痛苦。

在这个虚拟的故事中,罗密欧与祝英台之间发生了三件事情:
1、他们彼此进行了沟通;
2、他们彼此通过沟通了解到对方与自己相近的境遇;
3、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了彼此比较。

沟通能舒缓心结,了解能相互体谅,比较可以让人设身处地,由此他们必然能够扩展自己更多的选择,因为经由上述三件事,他们至少会暂时性地不再封闭于个体过去的痛苦经验当中。

人的任何行动或不行动,都会向内和向外传递信息,因此广义来说行动本身即是沟通,而沟通就是在传递信息。

动物的沟通大多数时候是通过形体动作,当然发出声音或者放出气味,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行动的沟通。

甚至静止不动,也是一种行动,有些动物在猎杀其他动物的时候,可以长期保持不动,这是它正在向周围释放出安全的信息,以诱捕那些经过的美味。

当两个人相遇,他们的行动或不行动,其实都在向对方和自己释放信息,而对方的反应,同样是在向自己和对方自己释放信息。

所有这些信息在人的内心中就能形成基于需求的价值,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便于我们了解人的五种基本需求。

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满足自我需求与满足别人需求的一个互动。

在这个互动中,价值产生了。
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满足需求的价值,另一方面是满足别人需求的价值。

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价值还会变成一种抽象的概念,即从个人向集体发展,比如实现团队的价值、家族的价值、乃至国家的价值,而基于集体的稳定,还会有更抽象的价值,例如追求正义、公平和民主的价值。

当罗密欧与祝英台进行了一次友好愉快地交流,他们会在自己内心重塑价值。

很有可能,罗密欧与祝英台会开始逐渐理解,殉情不再是唯一有价值的事情,好好活下去,可能是逝去的爱人更愿意看到的。

价值将落实在意义上,有价值的事情才有意义,而追寻价值和意义,即确立目标。
所以当有人说:人生没有意义、人生没有目标、人生没有价值,其实是在表达一个意思。

价值、意义、目标,概括起来就会形成人们内心的信念,相信有什么结果是有价值的,相信什么行为是有意义的,相信什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所有这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固话在人们内心,随着人的成长经历和其身份的转变,这些都会发生改变。


误解

本文附录中有上述两个故事的梗概,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悲剧故事的原因,都是由于“误解”。

梁山伯误解了祝英台给他的写的信,将时间搞错了;
罗密欧误认为朱丽叶已经死了,但其实她只是喝了一种看上去像死了一样的药。

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所描述的误解,是基于外部事件的误解,是正常人都会有的误解,换句话说,是罗密欧不可能通过理性挽回的误解。

但梁山伯的误解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的问题是由于他自己。

这大概也暗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虽然痛苦的根源都是误解,但西方的误解是别人造成的,而东方则只能怪自己。

当然这是个案,不能代表全部,但有一个问题是一致的,那就悲剧源自误解,比源自阴谋更让人唏嘘不已。

这不禁让人反思,这个世界上的痛苦,有多少程度上是出于“误解”呢?

实际上,绝大多数痛苦,都是出于误解。

而最大限度的痛苦,也是出于误解,比如“窦娥冤”。

消除误解,是人们得已安身立命的能力,任何一个组织,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有能力消除误解的人,就是其中流砥柱。


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梗概》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17岁,品学端庄,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可他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他的女孩罗萨兰,当听说罗萨兰会去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后,他决定潜入宴会场。所以罗密欧为了罗萨兰,而他的朋友为了让罗密欧找一个新的女孩而放弃罗萨兰,他和自己的朋友为了各自的目的戴上面具,混进了宴会场。

于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13岁的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为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觉得这是化解两家的矛盾的一个途径。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和平主义者)觉得罗密欧没面子,于是他的朋友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因此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了。

经过多方协商,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再次前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

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错误的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

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

失去儿女之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
越州(今绍兴)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今宁波)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

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1.《【罗密欧与祝英台】当罗密欧遇到祝英台-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悲剧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罗密欧与祝英台】当罗密欧遇到祝英台-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悲剧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5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