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扶贫”很亲切。特别是对甘肃的“扶贫”情有独钟。因为我13年前被选为“扶贫”总公司,在大邱扶贫县3354同乡县担任现任干部。
那时全国的扶贫工作刚刚开展,扶贫的概念和做法要宽泛的多,随着脱贫任务的紧迫和艰巨,现在大不一样了,从“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兜底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等等字眼上就能窥视一斑。甘肃是一个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曾指出,甘肃贫困问题突出,扶贫开发任务繁重,在全国都是典型的。2014年底,甘肃省有65个县(市、区)尚未实现整体脱贫,还有41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20%。
不想此次能有机会实地深入了解“双联”工作和精准扶贫现状。此次,周末较闲,与几位其它报社记者相约参观考察省民政厅在甘肃礼县的“双联点”。虽然前一天我女儿两岁生日,远在千里之外,一晚上反复欣赏女儿吃蛋糕的照片,辗转反侧,难已入睡,但十多年的“扶贫”情结还是令我激动兴奋,草草睡了四小时就起床按时八点半赶到集合点。
此次考察认识了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雷路,很是认真干练,几句话后,发觉很是投缘,感觉像是多年的朋友。上车伊始,便拿到了一沓材料,边看边听介绍,倒也不觉得困,也许还是心底里对甘肃“扶贫”的一种特殊情结吧。
看资料听介绍,才意识到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目前剩下的这些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都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五年之后即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甘肃很是艰难险阻,任重道远。毕竟不能拖全国的后腿,史书如钩,恐怕任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和名声。
是啊,就在1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同日,甘肃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在兰州举行,省委书记王三运作《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利用较多篇幅谈及今年甘肃的“精准扶贫”,其中包括思路举措、工作推进方式等方面。王三运披露,在脱贫时间上,立足本届任期自加压力,从今年起每年再脱贫100万人,到2017年减贫300万人,啃下大头和硬骨头。
而甘肃省民政厅也紧跟形势,在本月中上旬,集中一周多的时间,组织厅机关各处(室局)、省老龄办各处、厅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赴庄浪、礼县、永靖和通渭4个县的11个双联村,采取相互交叉的方式,对厅系统双联帮扶情况进行了实地观摩和见学,并在11月27日召开“双联”工作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据悉,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全面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会议精神,以更好地推进民政厅系统“双联”帮扶工作。
资料显示,目前省民政厅联系有庄浪、礼、通渭、永靖4个县11个贫困村,434名双联干部联系656户贫困户,每个村设立了一个联村小组,组长由厅领导担任,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计”的办法,先后自筹2020多万元、协调4000多万元帮助培育致富产业、改善基础设施、解决生活难题等,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极大了促进了当地发展,“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进展。2013年被省委评为双联先进单位“民心奖”,2014年被省委评为双联先进单位“组织奖”。
从大草原上远望新农村
大草原上合影,从左至右为上坪乡长蒲旭,乡党委书记辛才,省民政厅驻新农村帮扶队长陈廷柱,队员、村支部第一书记朱峻
看着资料听着介绍,经过近五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礼县县城,草草吃过,颠簸两小时后终于在下午两点左右到达参观的第一个“双联”点——上坪乡新农村。下车时乍一听,我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句“什么村?”,雷路处长又强调说,“就叫新农村”。下车四处一看,还真是“新农村”,一条干净整洁硬化到位的大街一直通向远方的大山深处,街道两旁都是翻修或新修不久的瓦房,街道边有一块大空地,也是硬化很到位,显然是村广场,再边上就是新建的村委会办公地了。
如今的主街道(村民亲切地称之为“阿布大道”)
见过不少街道,但这条街真是硬化到位,一看水泥标号就比较足,正琢磨间,听民政厅驻新农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廷柱介绍说,这条马路被村民称作“阿布大道”。看我疑惑,陈队长又补充说,“阿布是我们厅副厅长,这条马路就是阿布副厅长作为厅第五联村小组组长联系新农村后多方协调主持修建的,所以村民亲切地把这条马路称为‘阿布大道’。”
听着陈廷柱队长的介绍,一路尽顾赶路,我终于有机会跟他握了握手,很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他在民政厅担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副处长,离开兰州到了新农村驻村帮扶,我从北京到了兰州担任站长,都是远离家乡,独身一人到了陌生地方。但很快我的这种沦落人的情感就被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成果感染了。
站在村委会广场,看着眼前的“新农村村规民约”,我小声念道,“日出即起,整衣漱洗;清扫庭院,商排家事;备餐奉汤,孝敬爹娘;打理儿女,劝学向上······”。“现在太缺这个了,真心不错!”我又受感动了,“真是快到感恩节了。”“这是陈队长和他的队员们来之后归纳整理的。”上坪乡乡长蒲旭手指着这面“村规民约墙”介绍说。
“三年多的‘双联’行动,让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建了通村公路;接通了自来水,结束了村民长年饮用河水的历史;完成了村委会广场硬化和绿化工程;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完成了小巷道硬化、房屋翻修;争取了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和村办1—3年级小学建设项目;引进甘南欧拉藏羊免费发给贫困户;发放圈舍建设补贴,发放饲草料加工机械购置补贴,使畜牧养殖业得以持续发展,形成规模,逐步提高农民收入。”三十出头,但已担任了五年乡长的蒲旭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
改造前主街道和民房
五保家园中的李大爷
在新建的“五保家园”,我见到了73岁的五保户李大爷,他握着我的手使劲摇着,感慨说,“变化太大了。也就三年,原来的泥巴墙都不见了。原来的泥土路,到处是牛粪猪粪,下雨天没法走,臭的不行。现在好了,还新修了两处公厕。我很感激呢。我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好生活。”
离开“五保家园”,跟随陈廷柱队长、蒲旭乡长等一行,转过几间已经破败弃用的草屋,耳边传来阵阵轻柔舒缓的流水声,走过一座小桥,我们来到了上坪乡新农村二组贫困户包改生的庭院。从外面看如同四合院,雪白的外墙,排列整齐的青瓦像是一队队列兵,推开口衔镀金的兽道铁环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开间正房和两面厢房,外立面都是晶莹的白瓷砖。走进正房,一组雕刻精美的实木影背组合家具很是提气。在电视机前,35岁的主人包改生胸有成竹,但又有点面带羞涩的表情向我们介绍他被“精准”双联后的变化。
村民原来住的茅草房(现已荒弃)
新农村二组村民包改生在接受采访(左二)
“我家有六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还有我们夫妻俩。我家以前住的是茅草房,就是你们刚才转过来时能看到的那样的。这几间新房是2012年危旧房改造后逐步修起来的。”包改生换了换脚位继续介绍说。“我家共有十亩多地,种大黄两亩,两年一收,一年能收入五千元;有两亩种洋芋,其它全种了草。”“我得多种草,今年扶贫贷款我贷了四万,自己又投入六万多,自己买的加上民政厅送的藏羊,共有一百多只,虽然有天然牧场,但自己也得种些草,以备冬季急用。”
“现在条件那是以前没得比,以前的土路泥的没法走。现在好了,真的太好了。”包改生满怀感激地告诉我们。
民情连心卡
环绕着包改生家的四周,我在厨柜上看到了一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连心卡”,上面写有包改生的名字,还有省民政厅政权处副主任科员曾晓敏的名字、手机号和电子邮箱,连心卡的最下面还有一句话“当我不在村户时,若有困难或需求,请您打电话与我联系。”
小桥、流水、人家(村民包改生的新家)
“确实,干事就要如此般真抓实干。”离开包改生的家返回村委会的路上我不禁感慨万端。而在此前去往包改生家,走过小桥时我心里还在念道,“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省民政厅驻新农村帮扶队长陈廷柱在讲解“两帮一带”任务图
“‘两帮一助’联动帮带工作机制,是指统筹双联干部和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村干部以及村民中的党员富户、产业大户、务工能人等多方力量,以互助组为精准扶贫基本单元,采取干部帮扶贫困户、富户帮带贫困户和贫困户互助的‘捆绑’、‘抱团’形式,以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土地流转、实施电商扶贫、协调各项惠农贷款等扶贫措施,落实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救助等扶贫计划,外力‘输血’强推与内生‘造血’动力并举,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实现多元联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村委会,站在新农村精准扶贫“两帮一助”联动帮带任务图前,陈廷柱队长手指着任务图上的众多内容和名字,清晰地介绍说。
村民张高红,在外打拼多年,近几年带领20多个本村村民承包建筑工程,不仅自己年收入10多万元以上,而且带领的贫困户有了固定的打工渠道和务工收入。实施“两帮一助”联动帮带机制以来,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5户以外出务工为主的贫困户由他帮带,不仅增强了他帮助村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且这5户贫困户不再盲目出外务工,固定了务工地点,稳定了经济收入。
村民廖占平,中共党员,养羊大户,羊存栏400多只,养羊年收入5万以上,今年联合5户养羊大户成立了新农村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了草原旅游蒙古包餐饮,带动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延伸了产业链。帮带5户贫困户后,又帮助他们申请扶贫贷款,购引母羊,针对他们存栏较少、缺少放牧劳动力的实际,探索代牧模式和轮流放牧机制,在养殖技术、疫病防治和销售渠道等方面抱团捆绑,提高了草原养羊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降低市场竞争风险,增加养羊收入。
至此,我对这个“双联”点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上坪乡新农村地处礼县、宕昌、岷县3县交界,平均海拔2500米,自然条件恶劣,高寒阴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村共有180户农户、821人,精准扶贫户108户、51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2.8%。今年以来,省民政厅创新双联工作思路,探索实施“两帮一助”联动帮带机制,推进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加快了脱贫步伐。
“你们真不容易。你们常住这里吗?吃住怎么办?”听着陈廷柱队长的介绍,我不禁问道。“我们每个月至少在村上呆22天,这是硬要求,帮扶队租住在村民家,自己做饭吃。驻村帮扶队的我、朱峻都是这样,另外乡上也配了三名工作人员,帮扶队共五人。”陈队长说到朱峻时手指了一下一直与我们一起的一位女生。
朱峻,听名字我以为是一位男士,结果发现就是身边唯一的这位女生,也是帮扶队队员,还兼任新农村委会第一书记,驻村前在民政厅军休站(军队退休管理站)工作。闲谈中,才知道她刚刚成家不久,驻村三个多月了,计划呆一年,爱人也在庄浪县驻村帮扶。
“我们严格执行双联行动‘三个防止’和‘八个不准’的规定,与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从没有发生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工作中也很好地执行了‘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32岁,始终面带坚毅的这位第一女书记告诉我。
沿着“阿布大道”一直往山里,弯弯曲曲的小溪一直陪伴着我们,“有山有水,有草有树,夏天这里一定很美”。快进山时硬化路没有了,代替的是山石路,我们正在前往大山深处的大草原。“这儿的羊闻着大黄味,喝着矿泉水,吃着天然绿色草。”路上,雷路处长调侃说。
站在大草原上,满目是深青色的草场,还有遍地的牛粪羊粪,不时拂过一阵轻风,脸上总是一紧,山里的冬风是不一样。“这条虽没有硬化,但却能通往大草原的新开山路我们叫产业路,全长约五公里。这条路是这个村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大道,也是体验乡村草原旅游业发展大道。今年初步已经有点乡村旅游的雏形,同时还是艺术学院的写生基地,今年就有清华大学的学生来写生。而且我们这儿正在测试风力发电。”朱峻仍是面带坚毅的表情指着前方连绵起伏的草原介绍说。
“今年我们刚开始设立了三个蒙古包,羊肉卖的好,一天能卖四只羊,一只1500元。来的人不少,也把其它产业带动起来了。”干了20多年乡镇工作的上坪乡党委书记辛才说。“这也叫旅游扶贫。”听着介绍,看着山脚下焕然一新的新农村,我觉得这个村应该基本脱贫了。
省民政厅驻黄咀村帮扶队长巴图的厨房
晚六点左右我们赶到了民政厅在上坪乡另一个“双联”点——黄咀村。在那儿我看到了另一位帮扶队队长巴图,参观了他的住处和厨房,也参观了刚修好还没使用的老年活动中心。巴图,蒙古族,能歌善舞,驻村前担任省民政厅老龄办调研处副处长,现是驻黄咀村帮扶工作队长,“我7月16日到的任,这个村是我们民政厅今年3月份新接的‘双联点’”。帅气儒雅也很干练的巴图队长告诉我,同时递给我一份双面纸打印的双联工作情况介绍。
“他们工作很扎实,真是不容易。”采访中,礼县民政局陈局长始终感叹道。“省厅的同志真是来帮忙的,帮扶队员每次往返回家都是坐‘长途车’,从不麻烦我们,从不给我们增加负担,帮扶不添乱。这些点点滴滴,我们很是感动,也很受教育。”
“新农村有大草原,省民政厅‘双联村’的基础设施变化大,帮扶很是‘扎实’,阿布副厅长主持帮联系修了路,引进了欧位藏羊,大力倡导养殖业,做到了‘双联’与‘精准’相融合。”临行前,提到新农村,礼县常务副县长张立平告诉我们。“像民政厅的这种作风实的做法,既锻炼了干部,又感染了我们,干干关系、干群关系现在都非常和谐。我们县贫困村的变化真的要感谢‘民政厅’的同志们,尤其是驻村帮扶队的同志们!”
是啊,就在11月27日,在民政厅召开的“双联工作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上,省农工办主任、省双联办主任周兴福就高度评价了省民政厅的双联帮扶工作。在发言中,周兴福举例说,省民政厅制定出台精准扶贫社会救助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医疗救助水平,并在联系村积极探索低保规范化管理的有效路径,全力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全省推广。周兴福还说,省民政厅利用双联制度平台,推动全省民政系统扎实开展双联大调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扩大了对全省贫困家庭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了救助标准,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深化拓展了双联工作,得到国家民政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省民政厅长肖庆平在“双联工作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上
然而,面对这些成绩,省民政厅厅长肖庆平在“推进会”上强调,成绩不再重复,民政厅的双联工作还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联村”效果好,“联户”待推进。二是“硬件”发展快,“软件”有差距。三是“帮扶”很经常,“精准”还不够。四是“当前”抓得紧,“长远”欠谋划。五是“点上”考虑多,“面上”辐射少。为此,他提出,结合厅系统双联帮扶实际,需围绕“算清‘六笔账’,做到‘六增强’,努力以精准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这个主题。一是算清致贫账,增强双联帮扶的针对性。二是算清增收账,增强双联帮扶的精准性。三是算清目标账,增强双联帮扶的节点性。四是算清需求账,增强双联帮扶的实效性。五是算清返贫账,增强双联帮扶的稳定性。六是算清小康账,增强双联帮扶的指向性。
其实,在这些天的了解和参观中,我一直在沉默,因为有一件事一直在纠结。我一直想问陈廷柱、朱峻,还有巴图,“你们后悔吗?”,但我始终没有问出口。上坪乡的条件肯定大大不如兰州,而且远离亲朋好友,个中滋味可想而知。但我想不用问了,他们一定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他们驻村帮扶中过的是忙碌有为,充实有益的生活。这是真生活,也是真生命!他们拼了一个春夏秋冬,但赢得了一个无悔人生!我想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驻村帮扶无悔人生使我想起保尔·柯查金对生命的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我想民政厅驻村帮扶的陈廷柱们、朱峻们、巴图们,他们和我们心中的这个事业一定是“为甘肃脱贫这一伟大的事业” !
关于作者:薛朝华,中国日报驻甘肃记者站站长
1.《【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落网原因】薛朝华:甘肃,省民政厅驻村帮扶队“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落网原因】薛朝华:甘肃,省民政厅驻村帮扶队“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6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