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悲伤的“寻找亲生男孩”刘鹤柱选择在海南结束三亚自己的生命。
他生前与亲生父母相认,但他们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没办法接纳他。他的养父母也已过世。孑然一身的他,一度被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士”网暴,用他亲生父母的不实之词来攻击这个可怜的孩子,才酿成了这场悲剧。
周围人的“善意”关心,看着是为他好,却忽视了善良的边界,过分地共情,“好心办坏事”,以善良之名行伤害之事。
无论是虚拟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苦恼于来自他人的“善意暴力、共情陷阱”。
针对困惑人们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跟随日本著名社会学博士堀内进之介所著的《为何善意会伤人》一书,一起探讨如何避开“共情陷阱”,保持善良的界限感,最终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01以善之名的越界之举,容易陷入“共情陷阱”
社会关系中,当人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以自己认为的“善良”,越界帮助他人时,根本没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事情的结局也是有失偏颇的。
电影《搜索》中的叶蓝秋,在公交车上没有把座位让给老大爷,引起车上乘客的一片指责。他们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所谓的“善良”方式,自以为在帮助老大爷。
事实是没有人知道,刚刚叶蓝秋体检时,发现自己得了癌症。
电视台的实习记者杨佳琪恰好拍下了这一幕,交给新闻主编陈若兮。陈若兮凭着敏锐的新闻嗅觉,故意夸大了新闻内容,从而引发了网络上的大搜索。
人们都成为了老大爷背后“正义的化身”,不断在网上讨伐叶蓝秋,指责她道德沦丧。
被“网暴”的叶蓝秋临死之际,站在芦苇丛中,没有了指责和谩骂,谁也不能伤害她了,终于解脱了。
其实,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只有叶蓝秋和老大爷,而公交车上和网络上的其他人只是旁观者,他们抨击他人是为了指出“恶之所在”。
但事实上的攻击行为早已超出了善恶的边界,明明知道失控,却停不下来,甚至根本没打算停下来。
瓦莱里说:“行善之时,须得心存歉意。因为世间伤人的举动,莫过于对人行善。”
由此可以看出,在善意的名义下,有了发达的网络技术加持,这种“善意”更容易转化为行动。
日本社会学家大泽真幸把这种行为称为“讽刺的投入”,就是“我是故意这么做的”“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人们明明知道网络搜索和讨伐没有意义,但就是停不下来,被环境制约,重新内化为故意失控的行为。
当人们自以为理解他人的感受,却发现无法完全理解对方,这就是“共情的陷阱”。
日本政治家丸山真男说过,没有第二个人与自己相同,人类保持着精神独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虽然无法成为其他人,但却会因为其他人的事情或喜或悲。
我们更会因为亲友的关系,来表达自己的共情,从心理和行动层面予以支持。
离婚登记处本来是充满忧伤的地方,但是武汉市民政局,被几个条幅映射得喜气洋洋。
原来,李女士离婚,她的女友们提前做了条幅,内容是“没啥大事,就是想拉个条幅告诉你离婚快乐”,“恭贺李女士告别婚姻,喜提单身,自由万岁”,“恭喜做回李小姐,余生我们爱你”。
女友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李女士,体会她的感受。
世间没有谁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同伴之间的共情更多是出于彼此间的信任。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学会了群居,要考虑其他同伴的处境,最重要的是拥有可信赖的伙伴。
“共情陷阱”里的人们,可以把其他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但面对朋友和陌生人时,还是会优先考虑朋友。
这种优先体会心情的倾向,导致了共情的“聚光灯效应”,就是当光线聚集到某个物体时,我们很难看到这个物品以外的地方。
上文提到的女友们,只会同情李女士的感受,他们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其他人的感受,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以善良之名,实行越界的行为,容易陷入“共情陷阱”。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
02善意失控的根源在于共同依赖和自我欺骗
当我们步入现代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渐脱离了祖先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而选择群居的外在因素,更多依赖于内在的因素,也就是个体自己的真实想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基本守则。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解除,成为了每个人的自由。不管一方如何付出,对方都有可能离开自己。为了避免产生孤独感,就要与更多的人建立和维系关系。
但人际关系并非多多益善,事实上,朋友越多,每一份友情就会淡化,也会降低满足感难以获得幸福感。
越想建立人际关系,越容易陷入孤独,那我们就要放弃建立人际关系吗?千万不要因噎废食。
现实中,人际关系容易形成共同依赖和自我欺骗。
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那些没有自我价值感的人,通常会感到不安,需要他人唤醒自己,在心理上过度依赖他人。
比如,一个女孩和男朋友交往了三年,后来男朋友失业,窝在家里打游戏,也不做家务。其他人很诧异为什么还不分手?
女孩却说:“其实他挺温顺的,只是失业了,而且,我也喜欢照顾别人。”
女孩从“被需要”中获得价值感,享受被依赖的感觉,他们之间就建立了共同依赖的关系。
一旦过度依赖他人,如果对方不联系自己,就把原因归结到自己或对方的身上。但人际关系要复杂的多,通常不存在善解人意又合乎逻辑的行为。
善意常常会引发认识的误区,陷入共同依赖的人会思考如何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了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化,就会自我欺骗。
例如,当发现自己胖了,就自欺欺人地认为,“秤坏了”“以瘦为美,不健康。”
陷入自我欺骗的误区后,在共同依赖的关系中,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比如,谈恋爱并非只要努力,对方就会喜欢自己。两情相悦的时候,努力就能加深感情。若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无论如何努力,也换不来对方的好感,甚至会厌恶。
所以,谈恋爱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可见,以善之名,过度依赖,为了维持一段关系,不断地美化他人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来欺骗自己,就容易形成自我欺骗的误区。
03 学会抵制善意的暴力,保持适度的共情
共同依赖的人,无论怎样改过自新,无论如何反省自身,也很难轻易改变他们行动和认知上的扭曲。
心理学中的“布里丹毛驴效应”,就是认知偏差的结果。
“布里丹毛驴”的故事是在毛驴的两边同等距离的位置,各放同等数量的干草。毛驴左看看,右看看,往左边去,担心右边的干草被其他毛驴吃掉;往右边去,又担心左边的干草被其他毛驴吃掉。结果毛驴无法选择究竟吃哪一堆,最后饿死了。
人们存在认知偏差,迅速做出判断,通过直觉的快速思考系统,做出决策,但往往不考虑决策是否正确。
正如电影《搜索》中的大众,他们指责叶蓝秋不给老人让座时,没有思考判断不让座背后的原因,这是想当然的从众心理。
这种用自己的意识来控制他人的现象是一种“道德绑架”。
我们要想与他人真正地共情,就要勇于改变,有效抵制善意的暴力。
你以为的爱就是爱吗?以善之名的伤害就不算伤害吗?
揭开善意面具,你会发现:自以为是的“善”,别有用心的“善”,其实都是伤害。
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我们还有别的选项,那就是保持适当距离的共情,有界限感地去看待人和事,避免陷入“共情陷阱”误区。
如果这样做,我们就不会先入为主地去想当事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事人。
其实,当事人未必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就像《搜索》中的老大爷,未必希望得到那个座位。
我们最真实的想法自己都未必懂,别人又怎么会懂?而共情也未必是客观的。一边说“你需要反省”,一边强迫他人“你一定要后悔”。对于受害者,感情上难以原谅对方是很正常的,但加害者需要的是自我反省,而不是后悔和自我伤害。
政治学者赫伯特·西蒙认为,即使我们将所有信息理性地反复思考,也不能让事情发展更顺利。
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别人的想法并不是意味着认同他们的行为,站在他们的立场,因为谁也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周国平曾说过: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如果网民守好自己的底线和界限感,“寻亲男孩”刘学州的悲剧就不会上演。
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避开“共情陷阱”,保持善良,但要有界限感;避免善意失控的行为和过度依赖、自我欺骗。
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只能保持适度的共情,避免以善良之名的伤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正如作者堀内进之介在《为何善意会伤人》中的话:“尽管我们被社会赋予的种种角色所束缚,但我们也要学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安放自我。”
善意有边界,共情有陷阱,就让我们保持有分寸感的善良,不让我们的爱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1.《【陈若兮】“寻亲男孩”刘学州的悲剧:善良有边界,共情有陷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若兮】“寻亲男孩”刘学州的悲剧:善良有边界,共情有陷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9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