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好,尊敬的女士们、老师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2016中国服装论坛现场。今天我们进入的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场景驱动和超级IP的新类别。
说视作的,对于这样的话题还需要去探知,还有很多想深入的问题。在移动互联这个时代,场景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去的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词。它是基于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构建一个商业形态,超级平台,魅力人格体,释能级产品,超级IP这些热词的背后,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商业逻辑?如何去更清晰地了解它,并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今天上午我们就会围绕这样一个话题展开。首先有请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致辞,有请陈会长!
陈大鹏: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上午好!
其实今天我主要还是为咱们这个论坛的主题做一个引言,场景这个话题的一个引言。今年参加服装论坛的每一位,应该会对于今年论坛咱们现场的安排,应该感觉到一些新的变化。其实这种现场的布置安排的变化,其实正是基于今天咱们上午论坛的主题,就是“场景”。
我们看到会场外面,带有这个橱窗概念的设计,也包括我们现场这样一个T台的这样一个形式。这样一个场景,我想,我们不需要去用更多的描述和强调,其实我们到会的每一位都会感到我们来参加的是一个服装界的一个企业。因为,这些元素,都是服装行业特有的场景。而且,这样一个T台的形式,通过昨天一天的论坛,大家都感觉到,我们的每一位演讲者,更深入到听众之中。
让我们参加论坛的每一位听众感觉到我们和演讲者,和他们的思想,甚至我说和他们的温度,有了一种和以往不同的一种体验,一种更靠近的体验。同时呢,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也会通过我们手中的一个移动互联的接口,把我们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体会到的,收获到的一些感想、信息去传递,去分享,也包括对于中国服装论坛所带来的价值,我们一种去传递和分享。
我想,这其实又形成了,或者延展出,叠加出来更多更多的场景。在我们现在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我们是面对着,应该说全新的消费的形态和消费的需求。我想,场景的概念,实际上正在体现着我们现在迅速变化的生活态度和消费的文化,也在构建着我们和消费者,和商业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其实也是为我们说行业,我们的产品服务赋予了更多的空间、意义和内涵。
今年中国服装论坛和场景实验室联合发布《2016场景白皮书》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商业变革的时代,通过场景方法论来对我们的行业新的发展时期在产品服务方面,融入更多的这个新时代所需要的体验文化的新的创新的思维和要素。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请我们场景实验室的创始人吴声先生,为我们发布《2016场景白皮书》有请吴声先生!
吴声:既然是T台,我作为一个屌丝,也要走一走!这是一个典型审美粗鄙化的表现,但我们得理解这个时代,当们知道有一个影响力的奢侈品品牌古驰的时候,我不知道作为集团旗下这么一个重要的奢侈品品牌,在什么时候它的复兴是有赖于我们简单定义的内容。
我甚至可以感受到,今天我们对它追捧的释能已经不是作为一个有深厚品牌积淀的奢侈品,为什么年轻人会去追逐一个魅力人格体。这个时代变了我们更加要理解万物有灵作为时尚它的态度美学生成的一种态度。
我们可能很多的人即便我现在这样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他还是难易割舍他朋友圈的刷屏,场景变了,面对面已经不能沟通,我们希望到底是基于美,是基于微信还是微博,是基于,但我知道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割成更多的碎片化,但这个碎片化的状态里面,我们重新找到我们和这个时代连接的意义。
所以在2015年总结奢侈品的时候,其中很多人把香奈儿排在了第一,是因为香奈儿不降价?还是因为他在中国的品类打折了呢?或者是更多人一语道破天机,是因为走秀的不同寻常,当它基于女权的发声,急剧心得内容创造的时候,这是一个能够持续输出内容价值的品牌。而且,它的态度更加地富有这个时代有的差异的人格化。
我们去理解这样一种差异人格化的表达,这样一种能持续输出内容价格的能力,这样一个能自带能量,自带释能的品类,让我们意识到它是不是香奈儿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创造了何种内容的持续价值的输出?我们形成了何种差异化的人格表达?我们有没有崛起于特定平台,或者有没有受平台的束缚我们有没有天生带感,自带释能。
所以我们所发布的这个白皮书,任何价值的创造都是基于一种增量的可能性都是基于新的消费精神,新的一种时尚场景变化和加速迭代的现实。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样一个现实,你会认为这是一种尴尬,但如果我们理解,我们用一种不确定的逻辑去拥抱这个不确定性,那么谁会在意你是完美无缺还是有缺陷的呢?重要的是真实。
所以我们理解真实是这个时代重要的一种方法论,恰恰是因为真实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场景。我想我们的生活一直在改变,我们可以忍受不完美,但什么是塑造我们的存在?什么是新的时尚的表达?旅行再也不是“到此一游”,可能更多是IP的旅行,和谁一起去旅行比较重要。原来我和夏华老师去看苗绣,我就发现这个民族长期失落已久的一种自信,我能感受到慢慢的情怀和价值感带来更真实的价值干的确认。
女生生活的场景绝非内衣外传,绝非是维多利亚的秘密,绝非是快闪付,我们什么时候能认真看待女性的这种生活的困扰,长期以来的这样一种研发和洞察,她看待世界的关系我能感知的一种独特性。所以我们一直在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线艺人是不是汪峰,是不是凤凰传奇,原来18线艺人,也可以完成一次逆袭。是互联网汹涌澎湃的民意,还是所有这种去中心化形成了更多的多中心,是我们认为更多的一种流量崛起,是有赖于个体化状态的觉醒。
我们要思考,现在这个场景时代,购物必须满足差异化的用户体验,体验本身是我们所有商业逻辑评价的首要法则和出发点,我们去理解O2O的本质,并不是社区便利店,在全球百货业不断下行的今天,除了体验式Mall能够逆势上扬,年增长24%以上,他们是重要的消费的场所。它的定义的法则变了,所以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法则消费模式,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意识到,它完成了一次这个时代生活方式层面的一种新的连接,这种连接本身和交互本身胜过传统的信息获取和到达。
信息、资讯、产品、服务,并不是功能层面的获取和到达,而是基于用户经营层面的连接和交互。我们在谈论吃饭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更加赋予人格化的推荐,而不是吴声这样一个审美能力匮乏的人,可能这个食材只花了300元,但周严推介,我支出了连接的费用。价值的评价是有赖于此,换言之,甚至在这个下午茶里面,我们每一个冗长的人生都需要一个仪式感。
现在的这个形势的发展,我们的定义模式变了,即便是这样一种关系的表达里面,我们甚至在想,所谓的一种连接效率所形成的一种转化,让我们知道即便是在家吃饭,想象的空间也能形成更多基于效率的变化和基于新的意义的一种赋能,所以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诗和远方是我们的愿景,苟且作为我们不完美形成改造这个世界的动力。我今天特别想跟中国服装界的各位精英要表达一个核心的观点,我们对于这个时代,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审美,我们有各种不服,但是我相信,第一,不服本身就是我们净化的能力,第二,互联网的的确确专治各种不服。
如果我们不能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基于各种耳熟能详名词的重新一种定义,我们就很难去理解这种快、高、强,我们在快速的发展中,我们发现原来旅行是IP化的旅程,重要的不是携程、去哪儿、途牛,重要的是我为什么选择了支付的大V,为什么我选择了豆瓣,为什么我选择了一个非常看上去小而美的公众号?
在这个里面,我们能感受到,旅行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社群化生存,亚文化的标签的能力的表达。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交易规模、收入规模,是因为我们时间、空间都被场景能力所突破。这样一种变化,让海内存知己真正成为天涯若比邻,我们真的如此去定义时尚表达的一种趋同性,如何为我们的差异性形成一种新的破局点。
找不到这样一种因素,我们就不可能一针捅破天。所以我们就有机会去定义新的品类,我相信,所有基于增量的一种价值表达,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理解这个时代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未来已经到来,只是还未流行。未来已经到来,我们要更加把我们的一种跨界的能力形成一种新的品类运营的能力,把用户的流动和经营成为我们商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们品牌的核心资产。
当然,哪怕像我这样在这个T台上跌跌撞撞,也在传达一个微妙的信息,作为这样一个场景的构建,我们的确需要去理解,什么是这个时代的场景?一言以蔽之,但是基于商业的表达,我们说它分为原生产品,晚生产品和融合的产品。所有我们能快速形成存量资源的一个连接,定义获取和转化的一种消费关系,购买关系,表达关系,衣食住行游购的生态关系,这些存量我们把它定义为原生场景,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去理解这种原生场景依然是我们的不可或缺。
那么为网生场景之后就诞生了,天猫、京东、唯品会,是基于社交网络乃至于朋友圈生成的时候,我们快速定义这个为微信、微博,我们基于这种直播场景的时候,可以是斗鱼,我们基于一切互联网的应用,它正在形成一种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融合场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常态和基本点。这就是我们刚才为什么反复强调并没有什么所谓的O2O。我们的门店要不要改造?是改造成体验中心还是改造成品牌的旗舰店?是做成店中店还是体验式的Mall呢?这些方法或者方式代表的是存量式的思维,用户的接触点在哪里?如果说在前一秒钟他还在微信讨论群,转瞬间他就放下手机去了嘀嘀,优步,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够成为很多数码电子产品的首发平台一样。
所以我们理解,为什么红米要宣传QQZONE去首发,所以在这个时代,这个场景要被更加切割,比如这个门店既是线下的销售,也可以网上销售,也没有线上线下的冲突,也没有虚拟和现实。今天我们去判断的标准是用户第一,今天我们判断企业的核心资产,是数据,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要把中国大数据第一人,也是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被称为中国整个的国家行动路线图的创始人于扬请到现场的重要原因,我们理解,数据是企业的新能源,但是我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
大家要去理解什么?数据是我的核心资产,用户经营是我们去理解这个时代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新产品的洞察让我们有机会去创造新的品类。这是中国服装产业巨大的一种机会,这种机会恰恰在告诉我们,原来我们认为很传统,很落后,很不互联网的恰恰它可能在万物有灵的互联时代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因为今天的连接如此发达,如此充分。我们能不能善用这个连接的基础,我们能不能把它形成一个新的流量的运营,人格化的运营。
我们相信,时尚的内容、流行的文化,是日新月异,但是我们理解用户的逻辑要更加地一以贯之,这样的一以贯之才告诉我们,今天的超级流量本身就已经被人格化的流量所肢解和稀释,不是我们的企业要不要做百年老店的问题,而是在于我们真正意义上,我们持续输出的内容体系有没有?你还认为,社会化的运营是一个九零后的小孩在你的市场下面的新媒体小组吗?而是我们的组织结构的保障和运算体系的支撑。
我们甚至去理解,原来我们自身能不能成为一个IP?我们能不能形成一种人格化的表达?将会决定未来这样一种加速来临的窗口期,还有没有红利可以去更多地去探寻和为我所用。换言之,我们在谈论产品的人格化运营和传统品牌的互联网化,它的本质,我们要构建这个时代的内容的释能。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我们的可连接度、可合作度,让更多的品牌,更多的内容,更多互联网的情绪和平台的能量让我们形成inside+Plus的关系。
我们真正意义上去寻找我们原创精神,我们希望向原创致敬,是基于我们生活的创造力的价值感,而不是说这个款式是不是能够大卖。时尚的态度,米兰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又如何呢?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是怎么表现的?我们有没有形成我们用户经营的能力?
我们基于时尚的观点,我们基于美学的态度,我们基于原创价值观的输出,有没有形成真实的打动人心的内容,这才是《疯狂动物成》的自来水逻辑,它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我们再去看它和《叶问3》的票房,因为逆袭这个词从来就不在他的辞典里面,敌人从来就不在我们的名单里面。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哪有竞争对手可言?
我们如果不完成社会思考,我们就不能完成自身体系价值观的表达和人格化表达的一种能力,我们就不可能把握住这个时代正在悄悄发生的现实,流量何所来?流量何所去?我们要成为新的入口价值,就是因为我们要连接到我们应该连接到的用户人群。这样的用户人群和我们连接的时候形成亚文化的表达。这样一种亚文化的场景表达,才本身代表了我们的意义。
我们强调依赖新技术,我们在谈论VR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样一种体验,本身就应该是时尚产业更加去引领潮流,引领风骚的一种法门。时尚的本质是对于美学好奇心的一次探索,是基于这个时代人和服装,人和世界,为什么我本届的服装论坛定义为“着想”,“着想”的核心是我们在思考我们和衣服的关系,我们和世界的联系,我们对待这个时代的看法。
推荐一本书叫《人类简史》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是我们驯化了服装为我所穿,也许很多人不是被服装反驯化?被高跟鞋反驯化?我们的自主能力,我们的驱动性,我们对于技术的表达,并不是VR,听上去不明觉厉,哥,你想多了!
我们要思考的是在于这些技术本身,让生活更美好,或者说,让我们的时尚表达这种能力更加地富有想象力,更加能探索到这个我们在思考这一层关系里面的一种新的价值构想,并不是3D打印,并不是某个场景,并不是娱乐化、智能化,并不是我们认为VR社交到底是不是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大行其道。
我们真正要去思考的是在于,新的这种关系,在走秀的时候,关于概念版,关于限量版,要慢才会更快,这种理念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很多全球时尚的名人都在抱怨数字化正在让我们的思想发生改变,移动互联网让发布会从此不再像发布会。谁说发布会就以一种坚固的形态傲然屹立呢?难道坚固的东西不应该烟消云散吗?
我们在理解这个时代发生的变化,我们在洞察新的消费精神的崛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待产品本身,应该有更加前瞻性的、指数性的表达。换言之,我们在谈论中国的VR,或者是IR的时候,我们在谈论新技术引进的时候,无非是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加上智能硬件,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
那么这个场景痛点的解决方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是被技术定位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知道,此时此刻正在有人吐槽吴声,丫除了滔滔不绝地喷,我根本理解不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你的吐槽根本没有一个人点赞,你想想看,你的人品该有多差。今天很多特色餐厅会说,这是本店的特色菜,要不要帮你们拍一张照片。
然后我们看T台并不是看模特走得美轮美奂,看设计师的设计,而是我在现场,度假是朋友圈在度假,假装在纽约,假装在巴黎,跑步推出了一个新的品类,叫喜欢跑步,明明今天晚上我还是加班的单身狗,但是基于某种这个社交的需要,我得发一双纽巴伦运动鞋在朋友圈,然后告诉你我在跑步。喜欢跑步变成一种品位,是因为跑步成为了这个时代正确的场景。
就像现在,各位把手机举一举,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好像都有点羞涩,为什么?好像“政治”上不正确。所以我们去理解社交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种反驯化里面在重新建构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时间和我们时间的关系。我们愿意把什么样的时间投入到什么样的场景里面,就是本身在定义这个产品本身。空间不是,为什么?我们虽然住在这里,然而信马由缰,我们知道,我们关心的是刚刚早餐那次意味深长的谈话,我正在憧憬今天能和美女共进午餐。
现在是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万物皆媒。所以,空间不是场景,或者说,它不是最重要的场景元素,时间才是场景。时间才是场景,最重要的一种表达的能力。所以当年轻人在直播平台,在游戏直播平台的时候,你以为他在看打游戏吗?不,除了游戏电竞之外,所有我们听上去的那些无意义,也恰恰是他表达的意义所在。
今天我和下面三位嘉宾的访谈里面也会谈到这点。为什么基于这个环境和变化,为什么让我们有如此难以理解的隔绝生态呢?是因为大量创新的内容形式的涌现,基于互联网的野蛮生长,让我们猝不及防。所以很多人在朋友圈里面会发现,勒死的心灵鸡汤,重要的不是传统企业,是时代企业。
重要的是在于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把这些心灵鸡汤,把它反过来看,要送给各位心灵硫酸,恰恰就在于,根本就不要去思考,什么是品牌的沉淀,什么是传统的文化,而在于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的文化都是当代性,一切的品牌都是用户当下的选择和可选择。如果一个品牌不能基于真实的用户当下的选择,那么我们要去反思,我们就已经失去了文化的当代性的表达和审美日常主体性的表达。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它就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传统与现代,没有什么未来与当下,没有什么全球与本土,没有什么民族与世界,有的是什么?有的是基于什么?基于特定的连接所形成的一种场景适配和场景赋能。有的是什么?我们真正地理解移动互联,这种野蛮生活的背后,为什么亚文化的社群,或者是社群的亚文化新生产品的力量。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是领先,包括硅谷在内的全球应用市场。
但我们更要去思考,或者更要去反思的是在于,我们在这样一轮年轻生活方式崛起和新的内容创新形势涌现的过程中,我们的位置,我们的角色,我们有没有基于这个时代新消费精神和新时尚表达的形成,贡献了我们的原创的内容力?也就是当我们在谈论哔哩哔哩当我们在谈论二次元的时候,我们的服装能不能天生吐槽呢?我们就是让你来吐槽的。所以,我们知道,有一个时尚界的代表人物叫侃爷,一合身就错了,穿衣服不能合身,得大!大就对了!
为什么要大呢?因为要独特,因为要形成这种个性化的标签,形成一种天生独立、天生骄傲,特立独行。所以借用罗永浩的话来说,穿衣服你以为是为了输赢吗?不,穿衣服一为认真,二为个性。我告诉你,你不翻开我的袖子,你不知道我闷骚在何处?我要告诉你,你只看到我的衣服,你只是找到一个理解我朋克精神的入口,但你不知道这是一颗时尚的、勇敢的心。逻辑变了,逻辑变了,玩法变了,生存的意义和这种方式变了。
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在讲所谓的高定,所谓的私家定制,所谓得体的剪裁,我们还扬扬自得,沾沾自喜,我终于以这种匠人精神完成了我们这一轮的精益求精。但我觉得匠人精神和静静应该有更深一层的表达,我们在谈论二次元的时候,这并不是一个需要粉碎次元的过程。
基于虚拟IP的人格化的设计和偶像时尚的设计,我们应该有一体化的逻辑。多少人在看在看《太阳的后裔》,有多数人在看《太子妃升职记》,有多少人去为了吐槽去看的?有多少人是为了撩妹技能去看的?有多少人是为了增加与人的谈资的时候而看?我们在谈论产品能不能形成用户体验它的价值最大化的时候,我们隐含了这些判断。
在这种判断里面,传统的商业模式,正被深度融合的人机产品代替。移动互联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入口价值。所以我们今天怎么看待服装?我们今天怎么去理解这个在东方君悦大酒店我们等候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因为我们很难忍受超过一分钟的等候了。
这就是供给侧改革,这就是我们讲的,在这一轮的过程中,所谓的共享经济的模式推动的何止是出行呢?衣食住行,我们想象到所有的这种生活的领域,都在对新的分享及获取的能力去重新塑造。重要的并不是占有和拥有,重要的是使用,重要的是我们在共享的过程中,在分享的模式里面,能够得到一个使用权定义和使用权评估。
时尚可不可以分享,时装能不能背公向?坦率来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中国、欧洲、日本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创新企业,以前是婚纱等特定的细分领域,大家发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需要,可以形成新的连接的方式。
包括名牌手袋的租赁,包括我要去定义这是不是轻奢,这是朋友的互联,以前我们说美甲,以前它是可以说是一个耐用品,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快销品,装修是一个耐用品,但今天及装已经变成了一个快销品。我们正在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去重构这个关系。
所以服装也不例外,是因为我们所有的市场被激活,这个被激活自然而然就表现为我刚才提到的,为什么重要的不在于这个服装是谁的同款。我们甚至发现,你喜欢不喜欢卡地亚,喜欢不喜欢,那么我们戴的都是朴信惠,那它不是一个价格昂贵的,是不是朴信惠同款、是不是宋仲基同款,是不是千颂伊同款,那么这些内容已经变成了一个人的格化的表达方式。
所以,我们在谈论所有的一些新产品,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张图,我特别希望大家来看,这张图里面隐含了我们对移动互联的判断和我们和时尚产业的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里面,我们才能真正去想,我们的新品类,我们的这种人格化,我们的这样一种内容体心,能不能去创造新的物种?我们能不能去创造新的物种?
它的土壤变了,时装周可以是线上,企业可以是更加的O2O,我们甚至发现,渠道,人才是渠道,甚至于,连天猫都是传统企业,人是渠道,不是叫我们去做所谓的微商和移动的微分销,而更多地在于我们这种用户的能力,什么是我们分化的结点?什么是我们能形成真正意义上口碑裂变的中心?我们能不能把裂变式的口碑形成用户的想要,而不是基于功能的需要。
毫无疑问,我们在谈论所有的这种关系的时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他们这种大量研究也在告诉们,基于这些哪怕是所谓的O2O里面,我们的机会点何在?我们的价值点,能不能寻找那种缝隙的机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品类的构建?有一个企业给外派企业制作制服,中国的劳动力价格需要更加平台化的一种标准化。
但是呢,这样一种定制,并不是说印上一个Logo就完事了,而是我们要理解快递、配送到家,O2O的一个场景,怎么样耐用?怎么样显得干净?怎么样容易放这个手机,或者移动终端的设备,怎么样能够和配送的商品形成一种解决方案呢?你如果不去理解这种新生活的方式,我给你这个机会,那也叫爱情买卖,不是想买就能买。
很多人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待会儿我们看看在2016年,还会有什么样的场景?时间关系,我不展开来讲了。这是在2015年的时候,场景实验室做出的预测,这个预测里面,我们现在已经能感受到很多正在成为现实,正在成为现实。
为什么新网红成为了一个个体化场景的新表达?2015年11月份的报告,在2016年第一季度得到了完整的验证,预测正确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这种正在发生的现实和我们的关系,所以有人说,老师,我也可以去做这样一个基于秒拍的,对不起,时间已经过了,你说瞧一瞧,你就来不及。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用战术的勤劳掩盖我们战略的懒惰,我们要更加去洞察年轻消费精神的崛起,和互联网自我更新。
我们理解这一切的核心在于找到这样一种红利去定义我们自身。定义我们自身,洞察新产品,创造新品类的机会和可能性,也给予我们为什么以产品为中心的逻辑,迭代为连接用户为中心的逻辑。所以,下面我们就进入到场景深入访谈的环节,我们有请易观国际集团创始人于扬先生。
首先请于扬先生告诉我们数据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为什么如此重要?所以请他简单地来分享一下,数据是今天中国服装产品企业的一种新能源的基本逻辑是什么?
于扬:其实我觉得是这样,因为我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我相信屌丝的成分比你更深。
吴声:所以中国有时候不是竞争,是竞次,不是比谁更好,而是比谁更次。
于扬:大概是九年前提出互联网化,当时我们就说,10-15年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当时很多人都是怀疑和质疑。我相信在今天,很多企业都会赞同这个观点。
最近还有一个概念,大数据,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大数据是特别专业的一个词,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未来的10-20年,你的企业不是大企业,是活不下去的。因为这只是一个赋能的技术。曾经的蒸汽机、曾经的电力、曾经的电脑,曾经的互联网,当我讲“曾经”的时候,因为这些都在离我们远去。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数据?我相信我们当开着一个车走到加油站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去加油,对吗?但这个油怎么来的呢?那是从原油,经过精炼,经过管道进到加油站,最后加到我们的油箱里。数据也是这样,未来所有的企业,你们都会拥有“原油”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拥有自己的炼制厂,拥有自己的管道,拥有自己的加油站。
除非你选择你成为一个能源企业。刚才我在讲蒸汽机、我在讲电力、我在讲电脑,你没有必要一定成为拥有全套从原油到产品提供商,这是不经济,也是没有必要的,我觉得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回到刚才吴声讲的数据是新能源,我们是在去年11月份第一次喊出来为什么,刚才吴声讲的很有画面感,你在VR里面会不会产生购物的冲动?你看到很漂亮的衣服,你会去买。我觉得,从我的直觉,这是我的直觉,没有验证,我觉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但是,不以为这人们不会去买,但买的可能不是物理的那件衣服,买的是数字的那件衣服。因为那件数字的衣服才让他真正有360度的沉浸感。
换句话说,今天的服装企业,你们想没想过,你数字服装的产品,也许是你的主要收入来源。
吴声:我们现有的供应链瓦解了,我们购买的是虚拟道具,我们是数字服装。
于扬:好,我们就要介绍一个,一直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的服装,我们今天的桌子都是最小的单元是什么?是原子。未来所有的行业是不是应该考虑,你的比特产品,比你的原子产品哪个最重要?
我认为这是所有的行业都要去考虑的。你去设想一下,我觉得今天的VR的头盔还是太沉重,而且很古怪。比如说吴声戴了一个头盔,我们就知道,他正在沉浸当中,但是具体他看了什么,我们不知道。那么它可不可以变成一个薄薄的眼镜?
曾经很多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游戏玩家,能花十万去买游戏的一把刀,很难理解吧?但是在未来的十年,你会越来越理解,为什么更多的购买不仅仅是在比特空间中购买,他买的本身就是比特这个产品,因为只有比特的产品才能给他带来归属,才会带来所谓的这种场景的冲动。对吧?
第一,我觉得吴声兄弟的这个场景,我特别认同。我最近一段时间,也经常被朋友们问,PAPI酱会不会一直永存?我觉得不会,但是网红会一直存在。就意味着说,我们如果能提前去洞察谁是下一个PAPI酱,是不是你能提前用数据预测国足昨天能够出线,当我们能够通过比特看到趋势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让我们企业血管里流的是数据。
我经常愿意做一个例子,我们过去听到一句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是因为在农业社会,我们的动能就是人吃的食物,牛吃的草,太阳降下来,食物没有了,我回家休息。那农业产业化的时代,收割机上来了,理论上只要你不断地给它灌汽油、灌柴油,这个机器可以一直运转。
那么这么讲是什么意思?未来的企业也是这样,。未来企业所有的流程都将比特化,都将程序化。人脑只有电脑的百分之一,所以未来的决策一定是程序化的决策。程序化决策的基础是什么?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人,他的血管里流的是数据。
就像今天人血管里流的是红细胞,这些构成了血液是一样的,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纬度。
吴声:所以我们总结一个问题,于扬兄已经提到了,很简单,数据之于企业就像血液之于人,如果我们这种能力体系的构建,组织能力的构建,行动体系的建立是什么?
于扬:我们不是咨询公司,我们只是一个大数据分析公司。实际上,所有的服装企业都要变成大数据企业,我刚才已经反复讲过,我说大数据并不是只有专业公司才要用,就好像互联网一样,就好像店一样,如果我们交换的名片的时候,说我们有店。
所以首先我们得有一个方向,我们的服装企业看似离所谓的大数据很远,但首先你要立志成为大数据企业,没有温度感的产品是没有办法持久的,第一层含义,随着智能硬件的发展,我个人认为,10年之内有温度感的衣服一定会出现在市场上。是不是大面积普及,我不知道,但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看看我们自己的手机,2009年之前,在座的手机90%是触屏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有7年的时候。2009年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过这样用手机,没有一个键盘,怎么会是一个手机呢?所以有温度感的产品,我们对于今天服装的这些企业们,你的服装在未来10年,不可以与你的用户交互,你的服装不可以随着你所穿戴的这个人进行反应,这个服装是没有价值的。
吴声:不成立的,就是说必须能测量卡路里,必须能感知我们心率的变化,它会成为标配,实际上美国已经有很多公司在这么做了,国内也有。
于扬:不能把玩的产品在未来是没有生命的。就像这张桌子,我们今天还有桌子和椅子,我就在想,这个桌子和椅子是工业的产物,我这样一个1.88米的人,和吴声这个我没有说你的意思。
吴声:你就是说我,把他的椅子搬掉,他是比特椅子,我们是原子椅子。
于扬:为什么不能调整呢?为什么不能有一个空调系统呢?所以在未来可穿戴这件事来讲,一定会成为现实,可穿戴并不紧急是手表,我认为真正的可穿戴一定是衣服,一定是鞋子,一定是我今天认为不能数字化的。
第二点,如果你错过了PC,如果你没来得及赶上移动互联网,没关系,VR不能错过,VR会彻底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交互的方式。其实我们这个世界,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是造物主给我们模拟出来的吗?那么这可能就是神学和哲学的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有一个团队想这个问题,就是不要认为说,比特产品,一个比特的衣服只能是腾讯才能出,我不这么认为。
那为什么我们今天在座的服装企业,就不能在VR的场景中提供一个玩家喜欢的比特服装呢?为什么呢就不能去创造一个比特的服装,他穿在VR空间呢?我觉得这是未来可以做的。第三,我们在企业内部也反复在讲,我们在增加任何一个人之前,要问三个问题,第一,这件事能不能自己去做?人越来越贵,我相信服装企业也感觉到人力成本的上升。我们的供应链是不是技术驱动?我们的协同是不是技术驱动?更准确地讲,我们所有的流程是不是比特驱动。
吴声:所以第一是数据思维,数据思维已经成为我们产品设计研发的原动力,第二是数据的能力,就是让数据驱动本身成为效率更快提升和产品流转的发能,第三,数据本身成为一个制度,要让数据制度化成为企业运营平台的设施,那非基于这三点,新的问题就来了,如果数据思维、数据能力是服装企业要面对的。
那么我们看待时尚产业,看待服装产业的变化,除了你刚才说的温度感表现为这种可穿戴,表现为VR的交互,体验以及人工智能,它还会体现为这个时代这种各种服装的一些的变化,最有可能的变化是什么?譬如说,再也没有面料了,再也没有这样一种我们说的T台了,再也没有这种中国服装论坛了,只有中国比特服装论坛了。
于扬:我觉得你的问题特别好,我想举一个例子,我在三年前,我在很多论坛会讲,我说当有一天只有非常富的人才能读得起纸制的书,我们一定会有原子路径的产品,但我们未来追求的是购买的调性,购买的一种品位。
吴声:原子的产品更容易小众化,但是,比特的产品更容易大众化,流行化,更容易形成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于扬:我非常佩服吴声同别的语言中迅速归纳,也许有一天,可能对于我们很多的这个移动互联,大家愿意要夏华签名的一套衣服,你不签名我不买。但我愿意去买这个服装企业比特化的东西在一个数字空间中,我觉得就是你回应说的,所有比特化的东西会变成入门级的,会变得无所不在。
吴声:那这里面我有一个困惑,我们知道瑞典的快时尚品牌H&M,它洗一水钮扣就掉了,但它的设计不是大明星都挤不进去,这个跟你说的是不是正好相反?
于扬:我认为是这样,我不是时尚这方面的专家,我只是能看到一个方面,比特的东西一定会走向大众化,原子一定是小众化。H&M是比特化的一个过客,如果比特化流行,H&M就没有市场。
吴声:按照你的说法,未来我们打败快时尚,就是需要靠比特化。
于扬:所以我们未来的主流人群一定是九五后,九零后已经过时了。九五后,我认为这个程度会越来越深。我指的比特化是真正的比特化,当我们更多的时间花在数字空间的时候,当我们更多沉浸在VR里面的时候,我在VR里面穿什么衣服,我觉得我们过去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些玩家,为了玩游戏通宵达旦,我不说这是正确的,但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找到自我,这种人不在少数,那个空间才是他真实的社交,真实的社会。
吴声:所以魔兽世界大电影,很多人热泪盈眶。
于扬:很多人不理解,但我也是玩家之一,我能够理解,我没有到热泪盈眶,但是我能深深理解。所以我今天讲的很多东西,在座的很多人觉得费尽心思,觉得你讲得太远了,我回去还是得面对我的服装怎么样有销量,我怎么去更精准,我怎么去卖出更多的东西。
但是我想讲的是,当所有人在做的时候,其实这个事情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了。如果对于我们有些企业想成为真正的领军企业,你应该去抓下一步。就像曾经的互联网,曾经的互联网+,你去抓下一步,下一步就是数据是新能源,我更多地愿意去赌VR。
这个世界在未来的20年会迅速变化,最近可能大家都在看一本书,叫《基点临近》,作为理工出身的人,这本书很难懂,但我真的很建议大家去看。预计到2018年,所有可以连接的,我们比特数单元将超过300亿,意味着我们都认为连接越多,智慧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机器一定会潮流人类。
我所说的是,我们处于特别令人兴奋的年代,因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丁”字形,但我们不要把今天听的任何一个匪夷所思的事认为很远,其实它就在脚下。包括互联网思维,你如果陷入到互联网思维里面做事情的话,就意味着你会错过下一个技术的巅峰。
吴声:没有互联网思维,要有什么呢?互联网能力,基于我们形成的一种行动力和转化力。真正意义上去探讨什么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时尚产业的风口,并不是说比特和原子要不要共存,也不是说比特是不是未来的一种体验的主流,重要的在于,这种正在发生和变化的现实,正在成为新的定价的依据,新的生活方式的准则。
理解这一点,我们再去看VR,再去看AI,我们的这种何所去,注定了我今天何所来。数据是企业新能源这样一种表达,并不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原来的判断,所以刚才于扬兄反复地铁口钢牙地说,只有数字化,只有数字化360度的体验,其实,这样一种正在逼近的现实本身,已经提出了对于我们全产业系统要素的一种颠覆,这种颠覆,如果不被在座的同仁所深刻地感知和行动。
那我们就会沉湎于互联网的情绪,互联网概念,互联网的思维,而忘掉去年移动互联网的搜索已经超过了PC。但是,我们相信,这种美好性跟时尚产业的关系,用数据的能力去建构,应该会变得更好。那么这样一种更好的愿景的畅想,于扬兄能不能想一想,未来你所感知到的时尚的一种消费地图,乃至于我们神秘的一种关系呢?也许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于扬:吴声总问我的弱势的地方,我真的不太懂时尚,但是我刚才在下面也看了我们大会的画册,第一句话,向造物者致敬!我觉得非常确切,我们经常觉得人类很伟大,创造这个,创造那个,其实我们没有创造,我们只是发现造物主给我们的指引,我们只是发现。我觉得我无法回答时尚业到底怎么去用,但是确实是发现可以用数据去支撑的。PAPI酱会不会昙花一现?但是网红会永存。
从古到今,对所谓人的某种追逐就没有停止,这个东西我们是可以用数据提前发现和预测,比如在他没有红起来,如果你想搭这个车,当一个球员还没有进这个球的时候,你把他签下来,这个雇佣的服用会不会更便宜呢?我们社会化的人格魅力,也可以帮你发现你的用户,你忠诚的用户到底在想什么?也许他准备离开你,也可以帮你发现你是不是存在鸡肋用户,这些鸡肋用户你应该勇敢地说NO。
有很多廉价航空公司说,对不起,你所有的客群,所有的航空公司哗然,你竟然说,你不是我的客户。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不是漠不关心,无所谓。我们今天所谓的时尚是什么?我理解的是,肯定大家希望是流芳千古。但是有时候可能遗臭万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就是看时尚界今天有很多争议,数据可以支撑这些,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去做。
数据可以帮你去看到你下一个可以去搭载新的产品。比如刚才我们在说比特产品是不是能超过原子产品?这只是一个假设,我个人是坚决支持,我坚定地这样认为。所以数据是可以帮助大家预测未来,不仅仅是发现今天,也能够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数据本身,也有可能成为你的一个新的资产。
刚才讲了,精炼过的,通过跟开放的平台经来过的油对于你来讲,是有可能使用的,如果你有多余的油可以卖给别的企业,产生新的收入。今天在德国,已经有很多家庭是围绕着智能电网完全打通的。我不用的电可以回到电网,再换取收入。而不是像过去,我们用就用,没有来回的巡回,但在德国已经实现了。
所以数据只有流动才有价值。我们今天知道,很多企业开始不认同数据是一个重要的能源,现在很多人认为数据很重要,我要看好它,我不要把它拿出来。错了,没有流动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没有能够二次去转换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
吴声:数据本身会形成重要的支撑,对于时尚产业来讲,我们在洞察和发现时尚变化的过程中,也用此来形成新的产品迭代的依据,形成新的产业链条重组的依据。第二,数据又代表了我们洞察未来的一种可能性,不管未来是基于流行趋势本身的变化,还是基于数据化的体验,数字化体验,注意,在这个里面,数字和数据并不是技术,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连接的手段,更重要的在于,它本身就是生活方式,它本身就是我们生存意义的终极要意所在。
数据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连接能力,在这样一种可连接的过程中,它的分享,它的协作和共享,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增量,而这个价值增量意味着我们的服装产业可以重新看待我们的资源,为什么也应该可以让数据成为我们的第一步,而且这一步,比我们想象得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于扬:所以,我补充一点,数据有一天也许会在你们的企业收入中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它一定是跟外面的开放平台,通过数据的流动,精加工之后产生了额外的价值。换句话说,有些对你并没有太多意义的精加工数据,对于别的企业来说是有意义的。数据是有温度的,数据是有灵魂的。我们过去做事情要前进一点,再近一点,未来我们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离比特近一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吴声:所以离比特再近一点,我们不仅仅要有原子的能力,还要有比特商,这个商是智商,情商,不仅仅机器要有人的智商,我们要理解原子和比特的共存,数据是我们今天在座企业的新能源,再次感谢于扬!我相信于扬所领导的这个易观国际集团不仅仅代表了互联网的践行者,未来是的这种趋势,我们欢迎各位和于扬和他领导的团队形成更多的连接,好,谢谢于扬兄!
数据有温度,数据有灵魂,数据有情商,数据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基础的游戏规则,这个让我们细思极恐的问题,我们还需要独角兽吗?我们还需要基业常青吗?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美学的升级?所谓的投资,所谓的商业的游戏规则,所谓我们去理解这个时代我们的一种直属性的增长到底来自什么样的缝隙和窗口?我们下面掌声有请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同时也是原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创造者,徐诗小姐,有请!
今天在座的各位,虽然是龙头老大,但是呢,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小而美需要重新定义呢?我们能不能重新出发呢?第一个问题要问徐诗小姐,你赶紧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徐诗:谢谢吴声老师,其实我对服装行业一直是一个门外汉,我一直从事互联网的研发工作。今天回到这个话题,场景营销是这个时代的大趋势,我们做投资的人一直是专注于商业的本质。是不是真正去挖掘了这个产品的价值,是不是真正匹配了用户的需求,以及供需关系,市场的格局,依然是我们最最看重的一些元素。数据是核心资产,还有一个等同的观念,用户也是企业的核心资产,而很多大量的固定资产,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比较旧的一种商业的理解了。
第二,我介绍一下我们这个资金,山行资本起来是在去年下半年创立的新的基金,是有赶集网的创始人和我发起的资本机构。那么回到刚刚的话题,就是我觉得,场景消费是现在很主流的一个消费的形态,那么,真正是去满足用户需求的,太有可能是被放大的一个商业价值。另外,开放式创新也是现在很重要的一个态势。怎么来理解呢?我们以前接触到产品的实体是有很长的链路的。可是用户对整个生产流程,对于运输流程以及品牌营销中的参与和渗透是越来越紧密的。
无论是网红经济对服装品牌的拉动,无论是这个供应链的柔性改造,那必须去拥抱这个变化,去把这个平台完全开放,接入起来,顺应这个潮流,才有可能让这个产业的这个场景被尽可能地放大。商业的效益才会得到更多的提升。
吴声:所以,紧接着一个问题就在于,今天的中国时尚场景日新月异,不断迭代,什么样效率的场景,什么样场景的生活美学是可以被投资的?是可被连接和能够被你们优先选择和判断的呢?
徐诗:我觉得,其实,还是说你的这个产品是不是创造了很大的用户价值,然后你的品牌是不是能够跟你所关注的这个垂直领域画上等号,占领用户的心智,这是最好的场景,或者是在服装这个品类来讲,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包括服装品类有孕妇装,那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就会占到一个比较好的升位。
消费升级大家都知道,九五后,包括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消费的能力,或者这种付费的意愿是更强烈的,那在效率、品质,大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无论是东方生活美学的复兴也好,或者是基于他们所喜欢、关注的文化的经济的消费,或者说,大家会更加强关联的根本这些在自己身边贴得更近的人,他们的消费习惯对自己的消费意愿的拉伸是更快速的。
第三,对于产业的一些整合跟改造,大家知道工业4.0已经很近了,我们不去讲遥远的VR的应用,在生产制造,无论是供应链的改造,还是用户需求的改造,能够做出快速响应的企业,那么他的转变会更快。那么对于潮流的预测、判断,能够快速做出一些改变的,这样的一些企业,他也会让自己的生产链路变得更有效率。
吴声:所以能总结一下,刚才徐诗讲的,我们如果把它倒过来看,我们有没有真正意义上从生产供应到消费转化这个链路更短,效率更高。我们自己有没有大量采用这种无线识别技术,能不能把高效相应的速度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的消费场景,无论是身边化的还是推介形成的转化能力更贴近,第三,我们有没有定义新产品的定义,全球化互联网时尚的崛起。
在这个过程里面,离钱更近的本身代表的是用户的投票,消费者选择的意愿。譬如说同样是一个服装的品牌,苗鸿冰苗总做的是白领,赵总做的是韩都衣舍,假如把这两个都作为投资对象的话,请你讲出它们真正的投资价值是什么?我就说,白领作为一个女装企业,和韩都衣舍作为一个快时尚品牌的一个管理集团,它们的可投资价值怎样被定义?
徐诗:我觉得就是打一个精准的市场,从细分领域切入,肯定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对于白领这样全品类的品牌,这是会让自己的这个企业的整个运作的效率不会特别高,可能对这个人群的覆盖,对于用户心智的占领,以及对自己用户的这个管理的能力,是我们比较考量的一个重点。
至于韩都衣舍,他在运用B2C让企业成长,未来的可成长性,还是基于产品是否真的满足了对于用户需求的持续的挖掘能力,以及在跟其他品牌的一个差异化的定义能力上,以及他在营销的这个效率以及产品服装品质,包括一些,我觉得无论是这两个哪个品类,是不是快速去应用一些技术,或者是无论让自己的生产能力,让自己的营销能力,让自己的这个用户的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一个更有效率的提升。
吴声:比如现在是一个设计师,刚才提到的是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一个品牌,当然也有他的设计师,也有品牌的温度感,品牌也有很多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这种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是人更重要呢?是品牌更重要呢?还是平台更有价值呢?
徐诗:您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在不同的这个方向出发,都有可能去诞生伟大的公司。无论是你从人出发,无论是从品牌出发,或者是平台出发,这个打法是不一样的。平台更关注的是聚合,双边平台战略,聚合用户的能力。品牌是真正品牌的定义能力,能不能很好地挖掘商业价值,以及把资本的效应放大。
而人,则是让你,现在的匠人精神,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消费升级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一个机会点。那么人可能就已经是意味着是一个品牌,他也意味着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是会以这个设计师或者是说以手作者,或者超级技能的提供者,对于他的忠诚,他愿意去为之消费,原以为之埋单,我觉得从人出发,依然可以成为一个小而美的公司。
吴声:就像你说的,技能变现很可能就是一个投资的方向,所以在2016年,我们把刚才的问题再拆解下来看,2016年,你认为会有真正的互联网品牌诞生吗?不是以价格敏感性为导向的品牌,不是以打价格战为主要的品牌,而是有这种情感表达的互联网品牌,2016年会是这样一个品牌元年吗?
徐诗:我相信会有这样的品牌诞生。
吴声:各位,请为我们自己鼓掌!但是呢,这就代表了这样一个现实,以韩都衣舍为代表的企业非常有生命力,他在展现他的生态价值,像白领、思凡这种品牌企业,依然在2016年会有更大的表现的机会,同样,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匠人,更多的手作者,更多的个体化的崛起。
毫无疑问也是2016年的风格,大家都提到了消费升级,那么什么是消费升级?到底是指我们年龄很大了,说我不如乐老龄化的社会,我们的荷包鼓鼓有能力去消费呢?到底是代表了中产阶级的人口红利呢?还是移动互联时代新消费精神的崛起?在这三种表达里面,什么是你理解的消费升级?
徐诗:我觉得吴声老师,你已经在问题中自带答案了,已经把这个实际上就是对于这个消费升级的定义阐述得非常清楚。我觉得消费升级,其实和几十年前的这个日本,然后和这个美国,我觉得我们商业发展的路径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在那个物质极大丰富之后,对于这个产品的品质的要求,对于这个效率的提升的这个要求是越来越高。那么,这个消费升级其实就是意味着个性化得到满足更多的可能,意味着用户的这个需求得到更大的尊重和满足,这就是我理解的消费升级。
吴声:昨天小米发布了一个电饭煲999元,对标东芝等日本高端电饭煲的品牌,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更高性价比,更好的东西,本身就代表一个时代的方向?或者是说,因为人本身对于这个需求,形成了这种趋势,或者是说消费升级以后,我们基于自身的选择的一个多样性,必须要完成一种C2B的定义。
徐诗:我觉得性价比只是消费升级中一个能快速扩展的品类而已,但性价比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优质的品牌,优质的标准依然可以卖得贵,卖得好,当然基于人口的金字塔结构,当然是性价比高的占的市场份额很高。
中国在唐宋时期,东方的美学得到了很大的放大,当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技术驱动的这个帮助下,人们对于物质需求肯定是越来越高,那么好的产品,好的匠人精神诞生出来的产品、服务也好,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原来粗制滥造的产品会更快地消亡和死去。
吴声:那么2016年我们再看投资趋势的时候,还有很多这种可能性,假如要去定义一个基于效率本身连接的时尚产业的创业者还是基于美学能力创造的这种创业者,还是基于超级IP的这种方向?您会以何种作为你的投资偏好?
徐诗:我觉得是基于超级IP,这一定是最好的、最快的商业放大器。
吴声:所以投资人总是不可信的,他们是趋炎附势者,但此处的趋炎附势是褒义,我们只有了解这个趋势是什么,我们才能真正的顺势而为。对于中国时尚产业的创业机会,假如要给大家更好的忠告和建议的话,您愿意给这儿意见领袖什么样的忠告呢?
徐诗:我们作为投资人,对所有的企业家都怀有很高的敬意,我们投资人只是挖掘商业变现的可能性。对于服装行业,其实刚才吴声老师有讲到,服装产业链的一些改造,还是存在大量的机会,但这个需要进行开放式的竞争和协同。
如果单靠垂直行业的引领,很难去解决这个事,必须进行跨界的融合地去拥抱。基于我们资本的杠杆让商业更放大的机会,我觉得在2016年,在服装行业,我的一些对于这个资本投入,或者资本项目筛选上的一些判断。
吴声:刚才徐诗提到了她的偏好,有一些关键词屡被提及,包括了一个新的品牌,如果借助资本力量形成快速的一种崛起,包括了刚才提到的基于效率的连接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去真正去洞察和把握这个时代时尚脉搏背后所隐藏的一个玩法和游戏的规则。
所以,特别感谢徐诗给大家的忠告,我相信这种忠告并不是她要有什么好的建议,而是在于让我们更多地反求诸己,我们的能力和这个时代的连接,让我们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在这种分享流动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协作,从而更加成就我们自身的禀赋,我们说找到了我们的芯片,找到了我们的中心,我们就有更多的释能去联系。2016年的品牌,一定属于释能的叠加者。谢谢徐诗!谢谢!
徐诗:谢谢!
吴声: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有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资源,那么多的情感,那么多的故事,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个正确的姿态去表达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广泛引爆的互联网情绪和成为这个时代刷屏的利器呢?所以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大姨吗创始人兼CEO柴可。有请!能简单一下介绍您和大姨吗?
柴可:好,大姨吗是什么呢?是一个生理管理软件,生理为什么需要被管理呢?因为有两件事情让女孩子比较痛苦,一个是月经不调,痛经,第二就是备孕,她需要去调理。所以大姨吗需要帮助她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吴声:说“姜糖红茶”,它难道作为食品,不应该在1号店首发吗?跟大姨吗有什么关系吗?“姜糖红茶”不是应该在天猫,不是应该在1号店各种购物的传统电商平台,跟你大姨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姜糖红茶”会在大姨吗首发吗?
柴可:现在像台湾进来的“姜糖红茶”都是大姨吗售卖。我们距离用户的焦虑最近,我解决了用户的焦虑之后,她就会为此付出了她的价值,就是金钱。我觉得我离用户的消费场景更近。我觉得超市这个场景更多是说,日常生活,买菜这样的一个场景是粘合的。但是在大姨吗里面,“姜糖红茶”就从这么多食品里面提取出来,就是缓解痛经和焦虑的一个产品。
吴声:大姨吗不仅仅是离用户解决需要更近,也是转化链路更短的一个解决方案。
柴可:对。
吴声:类似大姨吗的这种解决方案,还有什么样的方式呢?大姨吗直播是怎么回事呢?
柴可:我们真正在思考自己是一个场景化的应用,去服务用户场景化的需求,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我们觉得,用户群体都是年轻的女性,未来五到十年都会成为最具消费能力的妈妈。那么这些年轻女性,可能会消费很多东西,可能会买包包,可能会买鞋。所以本质上来说,我认为我们还有什么可能性?就是围绕着用户痛经不调和备孕上面,以及围绕女性健康这个方面,她的焦虑和痛苦。
比如去年特别快的时间,5天卖了30万份保险,30万份宫颈癌和乳腺癌的表现,我们的保险很便宜,没有任何中介的费用。她痛经,但是她没有痛到说去医院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她就是焦虑,她就是焦虑。有一个软件可以服务她的焦虑。
吴声:所以大姨吗变成一个治愈系。
柴可:所以我们发现,这两个场景很相似,这个时候这个场景的商业化运作,我觉得就合在一块儿了。所以像未来这样的服务,这样个医疗的商品和健康的场景,我觉得很多都可以在大姨吗里面进行。
吴声:我斗胆问一个问题,今天你从会场进来,这样一个论坛里面,你有没有想过做一个家居服,也就是基于女性生理周期的问题,但我在大姨吗里面没有看到这种服装去卖?
柴可:我非常认可,这个我举最近的一个例子,我们一直卖卫生巾,卫生巾和大姨吗是天然的,但是卫生巾大家能叫出名字的,苏菲、高洁丝、七度空间等等。我们发现我们在卫生间已经没有空间了,我只能那到10%左右的利润,这个时候出来一个非常好卖的卫生间,叫贵爱娘,贵爱娘是一个什么呢?是一个韩国的卫生巾。是在卫生巾里面加了药物的成分,缓解痛经和宫寒。我发现,这个产品在投入了之后,卖得特别好。
在大姨吗这个场景里面,它是爆品,因为用大姨吗的女孩子都比其他的女孩子在生理周期的困惑会多一些。
吴声:有大姨吗的女孩子和爱笑的女孩子一样,运气都不会太差。
吴声:我看到大姨吗用户的流言,在这样痛经的时候,中国的暖宝宝是粗暴的,直接加热,但日本的暖宝宝是缓慢加热,让你的身体能够形成一种匹配。那么,这种类型的产品和大姨吗的差别,我看到这个用户的评价,我非常有感,当然我不是女生,我就觉得,的确是这样,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和我们这种生理周期的律动能够形成同搏的共振。你们选品的逻辑是什么?
柴可:我们选品的逻辑,是和我的用户最吻合,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它能够缓解用户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有70%的女孩子痛经是原发性的,她是没有病的,只是注意一些水分的代谢,或者是一个暖宝宝就好了。暖宝宝就有区分了,是缓慢发热的,还是快速发热的。所以,我们会有限选择这些东西。
吴声:产品的本质是形成心理诉求的隐喻、指引和解决。我们很多男孩子泡妞的时候,不要跟她说多喝水,这会认为最没用的话,第一个要用大姨吗,第二,要形成更加深层次的一种心理关系的一种的连接,并不是在于实际解决的一种可能性,而代替的一种关心的一种深度和强度。所以,这种选品依据,的确让我们去理解,场景首次成为了电商选品的法则。假如把大姨吗变成一个电商,这个会不会类似于新网红,类似与IP,还是说,很多深不愿意承认我是混大姨吗的?
柴可:最近这个问题越来越得到了我的这个新的认知,以前我们为人,大姨吗一定是匿名的,因为不好意思嘛。其实我们发现,这些用户,我们请了一个专家,他开了一个公众号,所有用户愿意把自己最私密的问题,说我最近非经期出血,我想怀孩子,会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她把自己最隐私的问题放在上面,她觉得这个焦虑和隐私相比,隐私的问题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但我这个场景和新浪微博不一样,我这个场景是女性健康的号召引领和解决问题。
吴声:某种问题上,在这个非常小的产品的切入点,女性生理周期的管理,然后形成情感出动,然后在这个互动形成一种新的连接方式,在这个链接方式里面,流量、物品、电商,新的商业的机会被重新地定义了,被重新格式化了。那么假如你畅想,大姨吗真的能成为女性去理解什么是遇见最好的自己的一个平台,那么下一步会定义什么样新的场景?
柴可:4月14号可以揭秘,吴声老师问我的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真正我们切入到这个入口之后,随着我们2009年开始创业,然后做到女性的月经管理,为什么要做月经管理,就是因为她背后的诉求,她背后更大的诉求,我们总结三大块,第一,内分泌,第二,体重,第三,皮肤。
那么如何通过这个月经周期的管理来改善她的体重和皮肤。再长远来看,应该是女性对自我健康意识觉醒的一个阵地,我们提供了服务,我们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是号召鼓励这些女孩子,我们不光会有软件,我们4月14号会发布一个特别好意思的东西,然后李银河老师会过来。
吴声:重要的在于大姨吗暗合了今天我们基于这个经济表达的逻辑。
柴可:我在加拿大留学的时候,有一个很火的牌子,一个瑜珈的服装品牌,在我大概应该是2007年的时候,这个品牌非常火热,然后在加拿大本土企业起得非常快。他第一个称之为爆品的东西,除了瑜珈之外用一个海藻纤维,然后用这个材料做了一个瑜珈裤,这个海藻纤维材料的瑜珈裤,可以很好地吸汗,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最后被批判的是他没有加很多纤维。这个当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吴声:我们针对女性的这样一种关注点,我们把它定义的一种细分的切口,那么这种细分的切口,会慢慢长出很多新的场景的变化,在这个场景变化里面。刚才柴可先生给我们展示的这个蓝图,我们可以切入到他的心理,切入到整个的产品的变化,从用户心理的焦虑到生理的焦虑。你用一句话概括大姨吗,它最有可能是什么企业?
柴可:最有可能的,是我们认为叫远程健康和女性健康的辅助,或者叫引领者。
吴声:很绕!移动健康和远程健康的辅助管理者。但在很绕的表达里面,我们能感受到大姨吗就在于只要我抓住了一个真实的场景痛点,我就可以把它长成一个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这个时代的规则,我们必须真正地去理解用户的痛点,我们才能形成平台的可能性。所以新的问题在于,假如给我们中国的时尚产业和服装产业和大姨吗这样的社区电商、场景电商,女性健康辅助决策平台形成一个更好的孵化机制,你认为,最方便的一种连接方式是什么?
柴可:健康与时尚。
吴声:健康再也不是关在门里面说,因为我今天痛经,所以我关起门来需要休息,我们女性朋友们应该更好地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不是吗?
柴可:最近也有一些这个,有一些服装厂商在找我们,聊这个合作。他要么他用了这个碳纤维织带衣服里面,然后一个一个小钮扣可以让衣服直接加热。还有一个,加入了一些健康的元素,或者中药涂层去做内裤,或者是做内衣。所以我最好的连接是功能,可以解决用户焦虑的一个功能点,我认为这个是桥接点,量化越高的,有可能成为爆品。
吴声:所以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柴可的两个用心,他的核心表达,我们是不是真正洞察到了目标用户潜在从胜利到情感,从产品的痛点到成长的焦虑这个关系的桥接。也就是说,要么我们去定义这个产品,比如瑜珈产品会催生某一个服饰品牌成为一家大公司,或者我们定义这种关系,缓解女性经期焦虑的管理工具。
或者是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个价值点,就是我们基于新的材料,碳纤维还是加热,或者是所谓的这种智能化,所谓的衣服本身的一种温度感。那么在这种温度感,即便是生理的,即便是科技的,更可以成为情感的。所以女性最好的朋友不是那个背后插你一刀的闺蜜,而是大姨吗。
柴可:对,女性健康的引领者。
吴声:女性健康的引领者,远远超越了生理周期的健康,也超越了痛经形成解决方案的健康,这种健康已经成为了女性自我表达最好的方式。所以,一个最小的场景,可能是一个最大的场景,一个最小的可能性,就一定长出最新的价值,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地迭代,去理解它们,真正和它们形成更好的连接和交互,所以从这个时候,大姨吗什么时候上市?
柴可:2018年?
吴声:为什么她有这么确定的判断呢?因为他和中国女性的成长共同去同步和共振,好,感谢柴可先生!
柴可:谢谢,谢谢大家!
吴声:大规模为什么能成功?他了解消费者的痛点,通过这个去衍生出很多场景,同样这也是我们今天时尚企业在座的同仁可以借鉴的!再次感谢柴可先生!大姨吗的吗不是妈妈的妈,吗是表示可以有疑问,到底有什么样的产品是需要我们重新去定义呢?我们有请今天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者,而我更没有资格回答者,因为最好提问的本身,就是回答!苗总,要不您先来一个?
苗鸿冰:我给您一瓶水!
吴声:我给您一个话筒,您给我一瓶水。
苗鸿冰:从今天上午,我觉得思想一直在高速地旋转,被吴声老师的这种快节奏的、高频率的、信息量极其大的演讲被征服。另外,看到很多年轻的企业创始人和策划领域的一些朋友,我觉得,给行业提供一些建议。让我想到了一个感觉,今天早晨,我从亚运村开车到这儿参加论坛的路上,从安定门外到安定门内这条大街上,我看到了10个重庆小面。我怀疑我还在北京吗?
刚才从这个论坛从早上9点到现在的11点20,在上面谈话的所有人,都不是服装界的人,我在想,这还是中国服装论坛吗?
吴声:简直是岂有此理。
苗鸿冰:但是我听完之后我感受到王军先生和行业协会的人的用心良苦,他是让我们大家坐下来听一听不同行业的想法,我听完以后,我觉得作为企业,作为时尚产业的企业家挺不容易的。最早所有人都是设计师,后来干着干着就变成了企业家,但是现在发现,必须成为思想家、演说家、冒险家,还应该成为投资家,甚至要成为政治家!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越听后来发现,我们不太配在这个行业里混了!我们行业缺思想家,我们行业里缺演说家,我们行业里缺很多的冒险家,大家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工作,而且有时候背离了我们曾经的初衷。比如说我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是小平南巡讲话给了我一个机会,把我们推下海。
我们想做事,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我有感觉的这样一个行业。而且有很多利润回报的行业让你去做,做着做着发现变形了,我们要把企业作答,我们要把企业做上市,我们要把企业做得多么有影响力,我们要跟马云一起去讲话,我们要跟李彦宏一起去对话等等这一切,还是我们最初的夙愿吗?
其实我坚决相信所有人干这个行业的时候是因为你喜欢,还有因为坐在这儿所有人为什么不是政治家,为什么不是演说家?是因为他们喜欢浪漫的人生,他们愿意坐在巴黎的街头,拿一杯咖啡,拿着手机拍下他们所看到的美好,分享给他的团队,分享给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喜欢和浪漫,所以他们选择这样一个特别让人感觉美好的行业,才去做这件事情。
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我坚决相信,有90%的人不做了,不需要再做了。因为他很辛苦,你想想,我坚决相信,最近这一两年,在座的各位一定遇到和很多思想和心理上的折磨,而这种折磨,不是所有人能够承受的。你看看,现在多么火的互联网思维,又多么火的互联网+,又多么火的大众创业,万人创新。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转型?转型不是口号,转型不是课题,转型是实实在在地干。干什么?我觉得作为我来说,我也借机会,也是向吴声老师请教和报告,我觉得这两三年来,我很痛苦,但是今天,我可以告诉大家,正是因为我们三年前预感到市场的今天,我们三年前开始转型,到现在,我觉得,我比别人稍微早一点点见到了效益。我们整体大幅度地增长,可能在所有人都面临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大面积地增长,这是这个行业的利好消息。
很多朋友觉得压力很大,我觉得是三年前压力就开始大了,当然那个时候,很多企业确实做得不错。我们为什么感觉到压力?因为我们很多顾客都在监狱里呢,你跟他失联了,是因为我的很多客户都被双规了,如果我的客户都在,我就不需要转型。我怎么转的,也向你汇报。第一,产品转型,绝对不能再高大上,但是高大上这个格调必须在!如果你失去了高大上,你就不是白领!
而且对产品,我自己的思考,一定让它变成一个让产品回归本质,它就是卖衣服,别瞎扯了。很多人都说,它是艺术品,它是这个,它是那个,胡说八道!顾客买的就是一件衣服!第二个转型,把渠道转型,把产品一定放在有人的地方。在座的各位好好想想,在座的各位,你在百货商场去,还有人吗?再想想,购物中心有人吗?说,有,那都是吃饭的,看电影的,滑冰的,跟买衣服有关系吗?所以一定要把产品放在有人的地方。
第三,销售渠道的转型,品牌推广的转型,其实在座的各位都傻呵呵的,我们都砸钱砸了二十多年,请最贵的模特,最贵的摄影师,我们很多人都在傻呵呵地做这种事情。我们认为靠几个模特或者是摄影师就能改变这一切,其实不可能。
第四,服务的转型,其实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服务是产品,我特别高兴看到王军先生提出的,你看价值创新 驱动产品与服务。服务终于成为正宫娘娘,很多人把服务认为端杯水是服务,错了,是发自内心为客户服务才叫服务。
我们大家都说,什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我们来讲,就一条原则,所有的参与销售,你参与销售,你的工资就有提成,当所有人都参与销售的时候,他的工资涨是应该的。你没涨,你问谁呢?所以来应聘的人说,我在这个公司,你发多少钱?我先请问,公司给你一个平台,你能挣多少就挣多少。所以这个转型让白领变到今天。
但是今天听了上午的演讲,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都想在一起去了,昨天下午我去了百度,去了联想,也在跟他们聊一些问题,我发现,这些行业已经在改变,当我们还在谈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的时候,人家已经在谈深度学习型驱动的人工智能的产品。刚才于扬老师也讲了,没有智能,以后都不好意思说。但我们现在还在研究衣裳,衣裳研究没错,但未来不研究智能,一定出大问题。
所以我们要更加清楚意识到我们的行业要做什么,更要感谢服装论坛主席会,感谢王军先生,用这样一种方式刺激我们,让我们努力。我也要向其他朋友传递一个信息,你们没做时尚行业,你们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做的,这帮人其实挺玩命的,这帮人其实非常努力!
你发现没有发现,在全中国,任何一个论坛上,能如此静静地坐下来听的,而且拿着笔记的,没有!只有中国服装行业,所以这个产业,我对它的未来抱有足够的信心,也预祝我们在座的各位成为思想家、演讲家、投资家、冒险家,我们一起努力!
吴声:你讲得好对,我竟然无言以对!刚才苗兄讲到关于产品,关于服务在转型当中的思考,商业回归到原点,我们到底创造了何种价值?我们完成了何种服务?我们怎么样定义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服务?人是什么?
人不是面部模糊的用户,而是变成了通过大数据所重新勾勒的一种社群。产品是什么?产品已经不是我们讲的更多某种意义上的产品,而是成为可以呈现用户需求的单品。我觉得白领的转型升级只不过是因为只有用心的人,才值得我们用心对待。我相信中国服装产业是一群用心的人,用心的人能不能被这个时代用心对待呢?取决于我们用没有定义我们自身的赛道。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讲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提问本身,而在于我们找到自我的一种能力。其实,我已经,我非常地反互联网,互联网的方式其实在于真的有人随机地里提出我们的交互,所以下面,我们看看,还有谁主动地与我们分享?夏华老师。
夏华:这个我给圆回来,我把这个场子给你圆回来,我确实觉得,我跟苗总一样的感受,确实今天一群完全不懂这个服装怎么出来都不知道的一群人在这儿用各种方式来评价,吴声用了各种的词语来描述。我觉得有几个点,值得我这个行业学习。我昨天参加那场对话,我觉得这个行业的语境与互联网人的语境已经开始拉开距离。而今天吴声给了我们很大的感受,很多人都记不下来你语言表达的方式。但今天有几个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是效能,我们服装产业所有的老板,我们就想想所有服装产业很少发生兼并购的。很多设计师,老板,品牌都会给自己一个理由,我觉得这样挺好,因为源于热爱,源于初心,源于我们这样一个平静的心。这个时代,我觉得不仅仅是平静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我觉得这个时代你会发现,产生了一个产业需要重新集合和组合,它会产生更高的效能,更高的能力。
但这个产业,其实合作非常难,因为,它的类型,设计师很难合作。昨天我在门口遇到设计师,他们还聊起来,这个论坛应该给我们设计师多一点声音,因为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角度。然后工厂,包括晨风,这都属于对外制造最强大的工厂,那么工厂满满的订单,我觉得我们活得很好,但我认为,这几年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我一直说其实在说投资里面什么第一?
我认为产业投资,情怀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人都不缺吃,缺穿,明明摆着好日子不过还做事情的,明明对这个产业还有那么点情怀,除了热爱之外。我觉得如何让供应链和设计之间互动,如何让设计和个性化互动,如何和那些网红一起互动?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可能这个我们这个产业现在其实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平台式的机会。
确实我觉得,在释能上,和赋能上,这两个词,今天也是吴声谈了,我觉得在释能上,这里面包括白领,包括这个我自己做的依文,我觉得在这么多年消费者的影响力上还是很大的,我们影响了一代人关于优雅的思考,一代人关于时尚的感受。那么应该说,在前面几年,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影响力,在这两年互联网时代没有快速转化成市场。
所以我前两天跟董明珠展台,爱上中国造,她也讲,这种匠人精神,要去支撑,但是,她对个人释能的发挥特别强。好多八零后的小孩就因为董姐姐的我就买,因为董姐姐这的较劲就能做出好产品。我觉得我们在这个方面没有做得很好,所以我们依然还要成为演讲家,还要成为思想家,所以依然我们还要加强人格魅力,我觉得这一点,还要有特立独行的精神。
我觉得这都是一个真实的表达。另外,我就特别想对所有产业的伙伴们说一句,我们真的认为,互联网拉大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但是大梦想下,我们解决每一个消费者问题的能力其实很小,就是你能解决哪一方面问题的能力去放大你的梦想,你才有可能真正干件大事。
别把这个梦想自己空放很大,只因为互联网的玩法。所以在这里面,吴声今天一句话,我觉得都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时尚界确实应该是基于这个不管是基于热爱也好,基于梦想也好,我觉得,都需要有一颗勇敢的心,这颗勇敢的心确实需要从颠覆自己开始,谢谢!
吴声:感谢夏华老师!什么是效能?什么是释能?什么是赋能?只有开放的一种协作,才能形成一种相互赋能的一种价值,只有更多的连接才有基于可合作、可连接的一种释能。释能的本质是被连接的意愿。也就是说,当我们站在这里,我就要主动地去连接大家,我希望能够借助于这个举动形成自我多样性、差异化的一种快速的表达,在这个时候,这并不是一个平台和品牌的关系,也不是平台孵化品牌的能力,而更多是代表释能。
效能是基于组织方式,基于供应链的能力,和基于传统的结构摆脱从我们的房子里面走出来,摆脱以往的一种又是设计师,又是品牌独立,又是形象代言人,又是情怀表达者,而是让我们的效率交换到C2B,而不是B2C。事实上,互联网的一种连接的价值和基础设施,让我恩自身的一种成就能够价值最大化。我相信,夏华老师刚才总结的这三个词,从效能到赋能,也能代表大家的观点。
提问:您好,这几天给我们比较大的冲击,其实,坐在这一排的这一圈,我好像算是比较年轻的。我是八零后,从这个角度,我们看到所有的职位都是董事长兼CEO,所有人都是创业的第一代。其实这个行业的传承是需要有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从昨天到今天,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九五后,其实今天讲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尚未解决,我们这个行业没有解决很基本的问题,就是职业经理人的情怀和热情,还有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魅力。
现在另外一个问题出来了,互联网怎么运用?同时又出现了一个代际的融合,所有的问题一下子全都爆发了,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怎么样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我觉得现在的恐慌不是说2016年我们的市场多么难做,因为对于我们的企业品牌来讲,就像苗老师讲的,也是有很多品牌在,不管是大幅上升也好,还是小幅上升也好,其实危机就是转机。来到这里,我也是希望能获得启发,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秉承一个什么样的原则或者是角度?
吴声:好,感谢你的提问,今天做企业的都是高速公路上换轮胎,不可能给你轻重换衣慢慢来。第二,高速公路换轮胎轻重换衣怎么判断呢?我觉得判断的首要法则,或者也是终极法则是人。在这个里面我尤其要强调,没有什么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九五后。年轻是一种心境和心态,年轻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判断,今天我们基于文化的一种表达和消费的一种洞察,是更加要还原到新的一种区委和圈子的表达。
所以在这个里面,我们的以人为中心,原始团队并不是核心团队,创始人未必是将你的企业走得更远的人。到底什么是我们要达成的这种情怀,将梦想照进现实呢?我们是什么样的格局连接到这个系统上面呢?我们基于年轻人是什么样层面的地位和位置?它告诉我们,所有的边界都是模糊的,也许你是董事长兼创意总监。
那么在这个消费格局里面找到自己的场位,最后总结成六个字,第一个字是人,第二个字是趋势,第三个字是我们的进化力,我们能与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完成新物种起源的进化能力,我们要创造新物种。人,没有人一切都是奢望,所以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认定义为我们自身的有限级呢?
第二,趋势就在于我们要理解这个时代真正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变化应该成为我们这种切入点?最后就在于,也许进化力本身就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接下来请叶总讲讲你的观点。请!
叶寿增:完全跟不上你的节奏,我一直都跟不上的。昨天有人问我,你们这两年转型升级非常好,我说,我十几年,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事,我们只是在继续往前在走,所以我们还在原处。世界可能是变得特别地快,但是,作为人活在这个世上,衣服其实是内心的一个表露。作为做一的,作为之禾来说,我们一直在做我们的本分,为人做衣。
虽然说整个早上这个吴老师的这个思路,我完全是跟不上的,但是我只能分享之禾做衣服本身这一块内心,或者是我们刚才也经常提到的初心是什么。那实际上,对于做服装这个行业来说,其实很多时候,是不会被这些技术所替代,比如说之禾的衣服,我们只用天然原料,用棉麻丝毛。
但是我们的纺织科技已经走了十万八千里了,我们就是不用,化纤的材料我们拒绝它。科技跑了那么远,我们就坚持用地里长出来的棉花,蚕吐出来的丝,所以有的时候,客人的需求,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的顾客很喜欢我们的产品,那其实,我们可能反过来看看这个世界,有些事情在飞速地向前走,但是有些它可以在原地去考虑的。
实际上,刚才开场讲的关于新场景,我不是特别明白,什么是新场景,不好意思!但是,如果说生活方式,说过日子,那大家都知道,那作为服装的从业者是为老百姓过日子提供支持的行业,如果我们回到这个最朴素的根本的话,那实际上,因为穿衣服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我遮羞,或者是御寒,这个最根本物理上的需求。另一个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一个外表的,每个人内心、外表的一个服和装的关系,装扮自己,或者是代表自己,是自己的一个自媒体。
那这样子作为服装本身来说,我们去满足我们的顾客这样的需求,那所以,刚才又说到那个大数据,将来会代替现在的服装,我也觉得,我们还可以留在原处,我们做物理原子的衣服,因为人和衣服之间,是需要去触摸,需要感受的。那个虚拟的,只是虚拟,但是人活在世上,不能不穿衣服。所以整个来说,这个是作为我站在原地去想的。
另一个,人在这个自然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可以去想,我们在获得一个,大家其实讲了很多快时尚,之禾是完全反对的,因为我们认为是在极不负责地消耗我们的自然。我们希望回到过去,因为,比如说经久耐用,我们帮助中国人的一些对穿衣服,对日常生活的一些美学的方面,我们可以把它当代化,我们可以为我所用。不多讲了,因为跟不上节奏,所以思路也是比较慢,不耽误大家时间了!
吴声:感谢寿增兄,我们也能感受到,在互联网时代,有一种快叫做慢。所以所谓植物生长的智慧是在于我们真正理解一种原点的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形成一种以不变应万变一种表达的体系。所以,罗素曾经说,参差多态才是生活之源。其实我们都是基于生于何处,我们为什么成长于此?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就是在于,今天的互联网的连接的基础设施已经如此的一种成熟、完备,我们能不能去物尽其用?无误它是互联网的应用形态,还是我们讲的现实的一种形态,它能够服务于我们希望连接的人群和我们倡导的生活状态和我们审美的趣味。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叫不叫品牌不重要,叫不叫IP不重要,叫不叫慢时尚不重要,叫不叫生活方式品牌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能够被感知、接受,也能够形成超越价值敏感性的一种价值敏感性。我相信这也是时尚的依归,我相信也是我们的初心所在。最后一个问题,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吗?好,把话筒交给李伟。
李伟:谢谢!我也是带着一颗勇敢的心跟大家沟通一下,我一直关注吴老师的言论,也跟随您的想法,今天在传统的服饰企业里面,当我们看到新的趋势的时候,实际上很多的纯互联网企业的人和纯传统企业的人之间缺少一道桥梁。我们目前在做的是服装行业的一个超级导购的APP。
我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体验,当我去企业的时候,一定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把导购联系起来,从而把他们当作很现实的事情去经营的时候。他们说,这个事情来讲的人太多了,离我们比较远。服装行业的经营要素是人或场,如果你不理解他们日常积累的零售经验的时候,单纯谈到互联网,有时候确实让人感觉到空中楼阁一样。
有些时候你感觉不可触摸,可能跟时间有关系,比如说三年、五年,可能我们一定会往这个方向走。当移动互联这个工具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使用。首先要考虑利用这个移动互联的工具把所有人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深度学习的组织。当互联网和我们这些人连接到一起的时候,你所有的经营过程全部被数据化。
那么当所有的过程全部被数据化的时候,你才可能有机会往前走一步,到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驱动的纬度上,那么请问我们现在的驱动在哪儿?所以,我为什么要来圆这个场?夏总和苗总我们之前都有过沟通,如果我们移动互联真正为传统企业所用,那一定是深扎在这个行业里重度垂直原有的场景之上,比如说零售,更好地应用移动互联思维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就会被完全打开,所以在这里特别感谢吴声老师的引领,谢谢!
吴声:谢谢!我不需要圆场,敢于面对扯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
今天的确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总结的地方,我们在于思考中国的时尚产业何处去?一定是植根于我们内心坚定的相信,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品牌态度的自信是和我们的初心一脉相承。但这个初心和发心,并不代表着今天正在发生变成的态势的漠然和漠视,我们要以更加好的心态去看待两者的关系,以产品为本,以用户为中心,以亚文化为认知,为我们迭代的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更之道。
第三,还有什么企业不是媒体产业吗?还有什么企业不是内容企业?不是人格化企业?不是我们说的这样一种科技企业、大数据企业吗?它都必须是。这是一个极为残忍的,而且现实的要素和考量。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更加开放地去融入、融合,虚拟和现实本身定义的关键词,形成一种沉浸的能力,沉浸其中。但我们也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所以,我想中国服装论坛始致于能形成这个时代表达能力,新的游戏规则和生态体系,这个游戏规则和生态体系里面,应该长出很多新的物种,它应该诞生很多新的品类。它在我们引以为豪满满溢出小而美的情怀之外还有脑洞大开和长知识。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科技、情感、意义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是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连接方式,如何看待这个时代的内容的表达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我相信,有这样一种表达能力和话语体系,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够找到我们自身契合我们转型突围的情境之道,这个道,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场景不过是个小小的切口。就像今天所有人都从自己的心得里面去提炼出自我表达的切入点是一样一样的。最后,不仅仅是祝贺、祝福各位能够找到我们自身的一种发展之道,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够找到什么是五心安复是故乡,谢谢!
王军:非常感谢吴声先生今天上午全程的导航、带领,把今天上午这个论坛,让它温度、意度都很高,我们还是要基于这个产业,给予我们的切口,要站在我们的角度去思考。我想我们把这个世界上,或者说在我们领域范围里边各种领域好的,或者是新的一些探索都拿到这儿来。
我们并不求对错,只想找到映照自己最需要的,去找到自己应该发展的路径和方式。我相信,来自不同方面的认识,一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启发,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原点,自己出发的路径和方向,再次感谢场景实验室今天的精彩呈现,谢谢各位嘉宾的分享,也谢谢各位,谢谢大家,下午两点我们在这里准时见!谢谢,谢谢大家!
(结束)
1.《什么新品类会成为服装行业的势能级产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新品类会成为服装行业的势能级产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23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