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看到了不少关于“白手起家”的鸡汤。除了一部分是真材实料外,大多数都是“烧水太多”——,特别是在我们中国,重视“人脉关系”和“人情世故”的社会“吹”足够大。
在现实中,对于真正的“白手”人群而言,想要起家,靠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勤奋,有人说是眼光,还有人说是机遇。
似乎这些答案都没错,但是如果真到了一穷二白的时候,连最基本的起家本钱都没有(想借钱极难),就算有眼光有机遇够勤奋,最终也只是惋惜。
所以,要学会借鸡生蛋。
如何借鸡生蛋?我们来看一个段子。
这是登在《巴伦周刊》上的一则小故事,因为真假无从考究,姑且当作段子看之。
美国一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
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
第二天,出版商花重金登了一则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效果显而易见,三天就把滞销书给清空了,而且还要加班加点去印刷以适应供不应求的市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于是故技重施,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
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花重金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
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这本书又从无人问津变成了超级爆款。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
你以为这样出版商就没辙了吗?非也。
这一次的广告词是:“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
结果居然又被一抢而空。
或许这种方式有点像“碰瓷”,但着实也属于借鸡生蛋的一种。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别说接近总统了,想接近个稍有名气的人都是难上加难。因此,这个段子只是打了个比方而已。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有非常接地气的通过借鸡生蛋而白手起家的案例。
下面就给大伙说两个:
第一个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名古屋有个叫见村善三的人,他属于典型的穷二代,手中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脉。但是就这么一个人,却巧妙地利用了“借鸡生蛋”的技巧,干出了惊人的事业,成了百万富翁。
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的日本正迎来二战后各大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不少人想抓住机遇开工厂谋事业。但日本寸土寸金,对于很多手中有想法有项目的人,因为兜里资金不多,根本买不起土地盖厂房。
进城办事顺便逛了一圈的见村善三了解到这一消息后,马上想起了自己家乡有很多闲置的土地。一个念头闪现在脑海中:如果有办法把两者联系起来,工厂只租用土地而不用购买,那些企业主才能够负担得起,因而肯定会大受欢迎。
于是,见村善三开始找土地。
他找那些偏僻没人要不值钱的土地。这些土地,有的是被圈在别人土地之中,没有出路、不易卖掉的。他与这些土地的所有者一一商谈,提出改造与利用土地的计划,土地所有者听了十分高兴,愿意转让土地,有的土地主人还拿出资金借给见村善三。
有了土地,见村善三就开办起见村产业开发公司,组织人员上门推销土地,表示签订长期租赁合约后可以按对方要求盖厂房出租。那些企业家正愁没有办法盖工厂,见有土地出,不用动用巨额资金,十分高兴,便纷纷上门与见村善三签订合约。
与厂方达成协议后,见村善三就向银行贷款建房,然后按分期付款的方法归还银行的贷款。由于见村善三的主意很符合地方发展的利益,能给当地工商业带来繁荣,所以贷款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协调支持,很快得以审批。
厂房租金和土地租金之间的差额,除去营造厂房的费用,便是见村善三的盈利。实际上,由于土地所有者一开始要求的租金不高(毕竟有人愿意租总比闲置着没钱收好),而企业家为了抓住良机,愿意支付的租金也不会太低。
仅仅第一年,费用分摊和扣除后,见村善三的税前利润就多达20多亿日元。有了这笔钱后,就不用向银行贷款了。就这样,见村善三从营造小厂房到营建大厂房,直到营建大规模的工业区,公司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三年的时间,这位四无青年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大企业家,而这一切其中的奥秘就是他运用了“借鸡生蛋”的技巧:借用别人的土地,借别人的钱,盖起厂房,租给需要办厂而缺少厂房的人。
不只是日本,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案例,而且更接地气。
在贵州,年纪大一些的朋友或许还在新闻中看过一个叫“张顺来”的名字。
张顺来是贵州一个偏僻山区的农民,只有小学文化,每天都在养家糊口的生计中愁眉不展。有一天,他到舅舅家做客,看到舅舅家的手扶拖拉机在屋外风吹日晒,就问舅舅为什么不开起来挣钱。
舅舅说坏了,现在运输也不好跑,就不想花钱修。
这事在张顺来心里一直搁着,他总感觉这种浪费可以转化成财富。
过几天,他再次来到舅舅家,跟舅舅商量:我把拖拉机修一修,修好了,你借我用一年,我给你租金,月租金80元。
有人出钱帮忙修拖拉机还能每个月拿租金,有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舅舅当场就拍板成交。张顺来花200多元钱修好了手扶拖拉机,将它开回家。
他再花500元买了台碾米机,将拖拉机的发动机拆下来装上,开了个碾米房。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张顺来发现自己村子三四百户人家,却没有加工碾米的机器,米是石碾子碾的,费力又费时。碾米房一开张,生意果然火爆,家家户户都挑谷来碾米。
到了农忙时,他又把发动机装回手扶拖拉机上,有偿帮助附近乡亲抽水、犁地。一年下来,他就成了这个村的第一个万元户了。
有了钱之后,他干脆以二手的价格买断了舅舅的拖拉机。自己的业务又拓展到了周围的几个村子,后来干脆组建了家庭作坊,买了好几台拖拉机,开了好几个碾米的店。仅仅三四年的时间,这个穷得叮当响的青年变成了整个镇数一数二的大富翁,他的事迹还受到了多家媒体的报道。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最吸引人的贷款段子】两个真实故事+一个爆笑段子告诉你:想要白手起家先学会借鸡生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最吸引人的贷款段子】两个真实故事+一个爆笑段子告诉你:想要白手起家先学会借鸡生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23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