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之谷》上映后,先前为了制作《风之谷》而专门临时组建的团队“Topcraft”不得不面临解散,为了让宫崎骏和高畑勋能有一个专用的动画创作平台,铃木敏夫在德间书店的出资帮助下,于1985年6月在吉祥寺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原意为“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取名自二战时期意大利的一款侦察机。由于宫崎骏的家族曾经营过飞机零部件制造厂,因此宫崎骏自幼便对天空和飞翔心生向往,这也是为什么宫崎骏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各式各样的空中场景和飞行器的原因了。《风之谷》里女主角娜乌西卡驾驶的那架滑翔机想必大家一定印象深刻吧,而最后宫老也是以一部以飞机为话题的《起风了》作为“封笔”之作,但真正让天空和飞翔和宫崎骏划上等号的,我想还是那部在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吧。

《天空之城》是吉卜力成立后宫崎骏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也即吉卜力的开山之作。和前作《风之谷》一样,这部巨作依然是宫崎骏的一场个人秀,宫崎骏一人包揽了编剧、导演、人设几乎所有的重要岗位,这使得《天空之城》这部作品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宫崎骏的理念。

《天空之城》以幻想中的19世纪工业革命下的欧洲为背景,叙述了可爱纯洁的小女孩希达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巴鲁的陪伴下,寻找失落在尽头彼岸的故乡天空之城“拉普达(Laputa)”,最终明白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人类始终都无法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故事。人与自然的主题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和升华。

作品中的天空之城“拉普达”的原型一般认为是英国爱尔兰作家,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知名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飞岛国,这一点在《天空之城》这部影片中也有隐约提及。为此,在开始创作此片前,宫崎骏还曾亲自到威尔士取材,当地废弃的采矿城镇以及一望无际的天空和草原给宫崎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被他反映在了影片的场景设定中。另外,在宫崎骏到访威尔士前夕当地正好发生了旷工罢工事件,于是在宫崎骏回来后便将他在威尔士听到的罢工事件的相关元素融合进了《天空之城》这部电影的创作中。2005年,宫崎骏在接受英国综合内容日报《卫报》的采访时曾表示:“我钦佩这些人,我钦佩他们为了挽救生活而战斗的方式,就像日本的煤旷工所做的。”

最终,宫崎骏以其身体力行的创作态度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近乎完美地再现了《天空之城》中那些具有时代和科幻、过去和未来双重色彩的神奇景物,诸如高架铁轨上奔驰的蒸汽火车、各式各样的飞行器、酷似泥塑玩偶的机器人……以及那由自然和科技结合而成的天空之城“拉普达”。

天空之城“拉普达”象征着人们心中的一个美好梦想,然而当众人寻找到这个“梦想”的时候,却发现它早已是一座荒无人烟的废城,人们只能通过巨大的飞行石、不计其数的机器人、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来想象当年的繁华盛景。然而,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七百年前的拉普达人要放弃他们的繁华盛景而重返大地?而答案正如希达最后对慕斯卡所说的那样:“……植根厚土,沐浴清风,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唱。无论拥有多么厉害的武器,操控多少可怕的机器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文明的生命之树就不能够生存。”这种回归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倒退或者说是消亡,但究其本质,却是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因为它表明文明在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也证明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文明正是在人回归自然的行为中得到了升华。

在宫崎骏看来,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就如同树木与泥土的关系。如果不植根于大地的泥土,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无法存活。同样,妄图脱离自然、控制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文明也一样无法生存。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风,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唱”,文明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正如在希达和巴鲁一起念出咒语的刹那,天空之城“拉普达”土崩瓦解,只有那棵象征着自然和生命的参天大树依然牢牢地扎根于天空之城上,随它升入更高的天空。同时,也是这棵树的树根救下了希达和巴鲁二人,其意早已昭然若揭。在影片中,看似是飞行石提供了天空之城飘浮于天空中的能源,而事实上,是那棵参天巨树强大的生命力维持着整个天空之城的生态,才支撑了它的存在。因此,当海盗们说出要去抢那棵树的时候,宫崎骏正是在以一种反讽的方式揭示,那些去天空之城上掠夺财富的人们,甚至不及这些海盗来的识货,因为只有这棵树才是天空之城上真正的财富。

至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再次在宫崎骏的作品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拉普达”在瞬间土崩瓦解的呢?表面上看是希达和巴鲁的一句咒语,而事实上,无尽的贪婪、欲望和野心才是毁灭天空之城的真正元凶,也是导致一种文明归于消亡的根本原因。如果说自然会赐予文明以生命力的话,那么贪婪则会夺取文明的生命力直至彻底毁灭文明。

宫崎骏经常会在他的作品中反复思考一个问题:

科学技术到底是会拯救人类,还是会毁灭人类?

我想看过《风之谷》的朋友一定会觉得《天空之城》中的那些长得像塑泥玩偶的机器人似曾相识,因为和《风之谷》中那些被称为“巨神兵”的人形兵器除了在个头上,长得十分酷似。宫崎骏为什么要把它们塑造得如此相似,这并不是他的一种恶趣味,更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某种有意为之。《风之谷》中的“巨神兵”曾引发“七日之火”,进而差点灭亡人类,而当《天空之城》中的这些机器人暴走的时候,也展现出了它们惊人的破坏力,宫崎骏正是在借这些恐怖的机器人来向我们展示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威胁。而天空之城“拉普达”的最终毁灭,更似在告诫世人: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界里,人类所面对的其实只是未定的将来。这也是为什么拉普达人要设置下毁灭的咒语,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信任这股力量,然而他们却依然造出了它,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事实上,和今敏、大友克洋等创作者不同,宫崎骏本身并不憎恨科学技术,相反,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他对这种机械力量的痴迷和狂热。在《天空之城》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在希达和巴鲁刚登上天空之城时,一个机器人从他们的飞行器下面救下了被压的鸟蛋,而在《风之谷》的漫画版中,娜乌西卡也是借助“巨神兵”的力量最终拯救了人类。

在宫崎骏看来,科学技术到底是会拯救人类,还是会毁灭人类,从不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只取决于人类自己。就像影片中当慕斯卡说着满口仁义的假话来欺骗希达的时候,此时的希达却只关心着巴鲁的安危。这世上既有像慕斯卡这样贪恋权势的虚伪小人,也有似希达这样心地善良的人们,坏人利用科学技术可能毁灭人类,但好人借助科技的力量也可以造福世人,而这其中人心才是关键。

《天空之城》中有一段希达和巴鲁的对话,

希达:“那种石头,早点丢掉就好了。”

巴鲁:“不是那样的,多亏了那种石头,我和希达才能相见。就算丢掉了石头,天空之城还是会存在,飞行器也一直在进步,总有一天会被谁发现。”

天空之城最后的毁灭其实是一种隐喻,象征着欲望的天空石部分沉入海底,象征着梦想的大树部分升入天堂,而把象征着希望的希达和巴鲁还给了大地。

那么人类怎样才能抵御贪欲?宫崎骏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影片的最后,当海盗们望着被炸成碎片的天空之城,他们失落的并不是上面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他们唯一担心的只有希达和巴鲁的安危。而当两个孩子平安无事地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那一刻,心中的喜悦和激动超过了任何可以用价格来衡量的财富。

宫崎骏认为,能拯救人类的只能是爱,这种爱,不只包括爱情、亲情、友情,也包括对他人的同情心,和对自然万物的博爱。

因此,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抵御住贪欲的侵蚀,文明才能不断进步以至永远。

比财富重要的是伙伴,是家人,是你。

天空之城“拉普达”代表着一个美好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最终却以毁灭告结,故事的本源是凄美而带悲剧色彩的,一如希腊神话。然而,两位小主人翁追寻天空之城的历程,就是每个人追寻梦想过程的写照。虽然梦想最终破灭了,不过,我们有过追求,有一颗勇敢的心,有一个美好的过程,所以也就没什么遗憾了!而那首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主题曲《伴随着你》(《君をのせて》)所表达的也正是这么一种带着淡淡的忧伤,在凄美中充满憧憬、向往、奋进、不屈不挠,明知悲剧的结果,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

作为吉卜力的第一部作品,《天空之城》背负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使命,因此电影本身不免带有较多的商业元素,但这丝毫不减它的艺术魅力。宫崎骏通过清晰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悬念迭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经天纬地的虚构想象,将动画电影天然的娱乐性与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深深地感动了无数观众,同时也必然引发观众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反省和思考。因此,当《天空之城》在1986 年在日本上映时,获得了巨大反响和热烈好评,这不仅为吉卜力工作室的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局,也对宫崎骏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空之城》也成为了宫崎骏笔下最负盛名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因此,与其说宫崎骏成全了《天空之城》,倒不如说《天空之城》成就了宫崎骏。尽管宫老后来的作品还有超越《天空之城》的,但也许是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作为我接触的第一部宫老的作品,我对《天空之城》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1.《(为什么毁灭天空之城)我的世界天空之城毁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为什么毁灭天空之城)我的世界天空之城毁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30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