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食品家(FBC)记者 李珂
在咖啡行业热闹不断的当下,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旺)将一款15年前的即饮(RTD)咖啡产品再度推向了台前;在资深员工严重流失,业绩不断下滑的“现实”里,这个习惯了“中央集权”的老牌食品龙头企业,为何与时代脱节、颓势尽显?
重新力推上市15年的“老新品” 背后
左手米果,右手调味乳,驰骋中国快消市场二十余年的旺旺缘何将15年前的即饮“邦德咖啡”再次推向市场,不得而知,也无法预知其市场表现几何,但唯一可知的是,它让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有穿越回2003年的错觉。
近日,食品家(FBC)记者了解到,旺旺邦德咖啡准备投播电视广告,在这段广告里,出现了熟悉的旺旺字体,熟悉的镜头语言,熟悉的浮夸表情,熟悉的“尬舞”动作,只是“我咖啡,我年轻”的邦德,已不再年轻。
国内知名品牌营销专家沈博元对FBC记者表示,老品牌(产品)在定位及沟通策略上, 包括整个品牌的传播展现,如果没有给新一代消费人群带来耳目一新、潮流化的展现,在业绩推动上是比较吃力的。
鲜为人知的是,这款被旺旺官方定性为针对“年轻人”的邦德咖啡,早在2003年左右就已登陆中国大陆市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即饮咖啡“老兵”。15年后,旺旺再度将这款产品推向市场,故技重施的品牌传播是否能实现邦德咖啡的复兴, 外界都很好奇……
重要的是,时过境迁,今天的即饮咖啡市场,不是“试试看”就能有所收获。
首先,各大厂商早已完成了即饮咖啡市场的布局。雀巢咖啡可谓“老当益壮”,三得利的利趣咖啡、可口可乐的乔雅咖啡、统一的雅哈咖啡,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地位,5元价格带,已是“血海”。更何况,以味全贝纳颂为代表的冷链咖啡来势汹汹,雀巢和星巴克的联手也势必会有所动作,那旺旺派出一员“老兵”会收获什么呢?
事实上,邦德咖啡上市这15年来已反复在市场上折腾了多次。
沈博元告诉FBC记者,2003年,中国大陆市场的即饮咖啡还属于“蛮荒之地”,雀巢占据了即饮(RTD)咖啡市场的绝对份额;当时的邦德咖啡既无品牌地位优势,也无品牌活动推进,价格与其他软饮料相比也无优势(240毫升售价2.5元);现在看来, 当时带有前瞻性的邦德, 上市时间显得有些过早。
按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旺旺能在接下来的15年里,对即饮咖啡市场勤于耕耘,今天也该分得一杯羹。然而,“邦德咖啡自上市至今,业务团队已经历了多次的调整、撤销、重新找客户、重新做市场,导致市场服务和渠道开展一直缺乏持续性,其结果可想而知。
重要的是,邦德咖啡只是旺旺集团诸多业绩不尽理想的产品之一。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了近年来旺旺新品大多缺乏新的卖点和增长点,修修补补,重新上市,缺乏对市场和消费者应有的尊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旺旺共推出48款新品,还在旺旺天猫旗舰店罗列出“你没吃过的旺旺”新品专栏,实际上,都在“炒剩饭”。
“中央集权”下的旺旺:脱节并不意外
“内容不好,形式凑”的做法每个行业都存在,可旺旺是个“耿直”的公司。不仅产品创新不利,营销也成为其深深地“痛”。
“三年级六班李子明,李子明老师,你的妈妈拿了8升旺仔牛奶要给你!”
魔性广告“三年六班李子明同学”十年后推出续集,由“李子明”携“妈妈”等原班人马再度上演。只是,昔日的“同学”成了如今的“老师”。该话题在2017双十一前, 在微博赢得了几十万次的热搜及百万级的转发点击量,成为2017年互联网“病毒营销”的典范之一。可以说,“李子明”现象是旺旺将“旺仔品牌低龄化”营销进行到极致的产物,也是旺旺近年来屈指可数的、能给“年轻人”留下印象的营销事件。
反观近五六年, 旺旺在品牌及营销上的手段,确实没有什么亮眼之处,。这个广受好评的2017李子明广告的续集,虽是“穿越之作”,但还是到位的。
旺旺在营销层面的窘境,与其逐渐脱节于互联网营销时代的思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知情人士对FBC记者透露,究其原因,是旺旺没有很好地利用集团的资本、人才、创新资源,再加上多年来始终为人诟病的广告风格。其实,旺旺集团在台湾地区拥有主流媒体资源,不可能拍不出有水平的广告。
不仅如此,在旺旺内部,专业经理人的专业度和学历并没有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
相对其他企业,旺旺的决策流程较为“中央集权”,从品牌的打造到产品的研发,多数决策都要经过经营层,导致企业内外部执行效率低而丧失了许多机会,营销缺乏亮点。
在沈博元看来,今天这样的局面,是落后的营销思路和对决策权的过度把持造成的。
人员动荡背后的两难:谁来支撑旺旺的“绝处逢生”?
很多事情,看似无关,实则环环相扣,“中央集权”还带来了旺旺人员的动荡。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近几年来, 旺旺重要员工的离职并不鲜见。
人员流失,团队组织调整频繁,加速了其合作经销商的淘汰以及更换,一些大的经销商甚至都不愿意与旺旺继续合作,这直接影响了旺旺在业绩上的表现、也在持续发展的能力和配套服务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下滑。比如,“饮料事业部组建起来,市场、铺货、宣传、招商结束后,还没有成熟起来,马上又拆散,重新建立,这样一来,市场服务不能持续进行,还会让经销商失去信心。”
于是,旺旺陷入“两难”。知情人士揣测,一方面,内部有意见认为,目前在位的人无法支撑旺旺下一步的“绝处逢生”,另一方面,关键岗位的人在旺旺束手束脚,难以施展才能。
旺旺近年来的业绩报告显示,其 2013年营业收入超过230亿元,达到历史顶峰,此后开始逐年下滑。从2016年财报来看,旺旺全年营业收入仅197.10亿元,相当于2013年的85%左右,累计减少约33亿元。尽管旺旺近年来不断斥巨资回购,但都没能阻止股价的持续下跌。
就连其“王牌”产品,旺仔牛奶的销售额也在2014年-2016年由115亿元降至约85亿元,三年间,分别同比下滑0.8%,13.5%,12.0%。
换言之,曾经尽享大陆消费市场井喷红利、一步步成长为行业巨头的旺旺想要改变当前现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旺旺依旧是那个拥有几万名员工的食品巨头,旺旺不差钱,蔡衍明仍然是华人巨富,但想改变现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沈博元指出。
问题是,在这个连金宝汤、亿滋、雀巢、卡夫亨氏等全球食品巨头都要脱离保守积极拥抱变化的大时代里,旺旺的小“任性”还能坚持多久呢?
有关人事变动等相关问题,FBC记者试图通过旺旺官方进行邮件求证或实现电话沟通,但截至发稿,均未得到正面回复。FBC将继续关注。您对旺旺怎么看?欢迎留言。
1.《【旺旺为什么不播了】15年前“旧品”再战饮料江湖!旺旺何以颓势尽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旺旺为什么不播了】15年前“旧品”再战饮料江湖!旺旺何以颓势尽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30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