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城市
变幻多姿
有些目不暇接
有些猝不及防
让你我的目光
穿越钢筋水泥的丛林
看一看过往
阅读一座城的
沧桑之变
眉千度
建于1952年的制粉大楼,高33米,作为绥化市区第一制高点,一直保持到1998年,如今依然巍然屹立。
李朋祥当年在老挝战场上飒爽英姿的身影(根据资料片翻拍)。
已经建成的具有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标准粮仓。
说起制粉大楼,或许有很多市民不太清楚;说起“火磨”,有一定年纪的市民,就会脱口而出:噢,那不就是粉米厂的“大磨楼子”嘛!是的,正是这栋谷黄色的建筑,65年前,在绥化市区的东北部拔地而起。那时,绥化城区最高的建筑仅为三层,高度不足10米,而制粉大楼的净高达33米,成为绥化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入夜,主楼上亮起的灯光,几十公里之外就可以看到,俨然茫茫大海上的灯塔。
这栋被称为“火磨”的制粉大楼(图1),当年是绥化粉米厂的生产核心。绥化粉米厂的前身是成立于1923年(民国12年)的绥化广信电灯厂火磨,原址在今沃必达大厦附近。其于1935年被日本人强行霸占,改名为日满制粉株式会社绥化分工场。直到1945年,苏联红军到绥化,这个厂子才又回到中国人手中,后改名为黑龙江省绥化制粉厂。
1950年,解放战争已经结束,开始恢复国民经济,敌伪时期留下的制粉厂已经不能适应当时人民生活的需要,于是经省里批准,决定修建新的制粉厂。1951年4月,图1中的制粉大楼开始正式修建。大楼是由一位叫拉宾的前苏联工程师设计。由于要对抗大功率机械的长期振动,因此,大楼不仅建设规模大,而且对工艺技术及质量的要求较高。虽然如此,大楼的建设速度却很快,从破土动工到开工试生产,只用了12个月时间,这在当时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情况下,可称得上是奇迹。到1952年3月,制粉大楼已经达到了日产面粉145吨的设计要求,成为全省最大的面粉加工厂之一。制粉大楼主楼为6层,高33米,建筑面积4746平方米。绥化县制粉厂最初是省直属单位,后来数度变化,最终归绥化市(原绥化县)粮食局领导。1968年,绥化县制米厂又并入制粉厂,绥化制粉厂最终定名为绥化粉米厂,直到本世纪初粉米厂改制。
绥化制粉厂的新址之前曾是伪满时期的日本神社,也就是供奉死去的日本人的地方。绥化粉米厂建成后,又相继建设了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等。因为是神社旧址,当年职工宿舍很长时间一直有闹鬼的传闻,后来证实不过是冷冷的夜风吹门弄出的声响。不过,据绥化粉米厂前办公室主任李喜朋介绍,确曾在职工宿舍附近挖出过刻有日本人名字的巨大墓碑。
绥化粉米厂生产规模最大时,拥有3000多名员工,日加工面粉500吨,大米200吨,玉米联产品180吨。计划经济年代,产品除少量配给当地统销的商品粮之外,全部按计划外调,支援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在那个年代,制粉大楼成为粉米厂创造辉煌的一个平台。那时,粉米厂的职工们曾编过一段顺口溜:大磨一响,黄金万两;大磨一转,黄金百万。由此可见,制粉大楼当年在职工干部们心中的份量该有多重。绥化粉米厂对周边的人文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粉米厂东侧的两条较大的巷路,就被命名为磨东一路和磨东二路。
因为规模大,管理较为严格,当年绥化粉米厂员工素质较高,因此,绥化粉米厂也出现过很多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李朋祥应该算是一个。李朋祥从粉米厂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中层管理干部,退休前还担任过人事科长。虽然他很普通,但他参加抗美援老(挝)的经历,一直被老粮食人津津乐道。李朋祥1970年从粉米厂奉召入伍,转年就奔赴老挝前线,参加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作战。作为一名空军高炮兵,李朋祥在老挝战场共参战462天,他所在的师共击落美机35架,击伤24架。李朋祥也因战功卓著,受到过三次嘉奖。完成任务后,李朋祥和战友们归建回到重庆的部队驻地继续服役,三年后转业回到了粉米厂。如今已经68岁的李朋祥虽然早已经退休,但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共和国的功臣。今年春节前夕的2月16日,绥化军分区的主要领导还专程到李朋祥家走访慰问。
自己虽然毫发无损,但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李朋祥的心情还是略显沉重,因为他的许多战友,都已经长眠在那片异国的土地上。由于那些战友的遗骨无法重回故土,如今,哈尔滨有一座专门的抗美援老(挝)纪念园,李朋祥和健在的战友们,每年都要去举行一次纪念活动。
李朋祥做过粉米厂的人事科长,他对从粉米厂走出去的人物了如指掌。讲完自己的故事,李朋祥说,粉米厂算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他掰着指头细数了从绥化粉米厂走出的比较著名的人物:市政协副主席张晓舜;原庆安县委书记李沛夫;原烟叶经销公司总经理高福厚;省交通厅大(庆)齐(齐哈尔)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程景君;原市执法局副局长鄢玉君;市畜禽屠宰管理所所长李文国;原北林区外贸局局长吴家富(副处级);北林区粮食局局长白学明,原北林区粮食局、物价局长李国庆等等,截止到现在,从粉米厂走出来的副科级以上干部约有近30人。如今,他们工作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当年,他们都曾在粉米厂工作过,并在工作期间为粉米厂的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都对粉米厂怀有一份深厚的感情。离开粉米厂多年,如今在绥化日报任摄影记者的徐文革对记者说,如今到城市的东部去采访或办事,回程的时候,无论绕行多远,他都喜欢从粉米厂门前的庆丰路上走过,为的就是看一眼那熟悉的大门,仰望一下如今依然雄伟的制粉大楼。
当然,制粉大楼虽然雄伟,但如今它已经风光不再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了转动起来的动力。由于建厂较早,粉米厂的设备已经比较陈旧,加之南方沿海省份的制粉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绥化粉米厂的规模已无法与之匹敌。同时,由于粮食计划经济的取消,粉米厂的经营全面走向市场。新世纪之初,绥化粉米厂改制为绥化市第二粮库和黑龙粉米有限公司,全面自主经营,且以收储为主要的经营项目。由于承担国家的储备粮的收储和保管任务,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在这里投入了数亿元资金,用于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绥化粉米厂院内的大型现代化粮仓(图2)正在取代制粉大楼成为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面对着粉米厂大院的巨大变化,制粉大楼安静地注视,默然无语。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它创造了无数辉煌,它生产的产品曾支援祖国各地的建设,也曾支援过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虽然它如今已经走入了暮年,但它为自己的经历而自豪,它不仅见证了绥化粮食工业的茁壮成长和华丽转身,也见证了绥化市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历史变迁。
(本文鸣谢黑龙粉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绥化市第二粮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宏友先生提供的资料支持。)
1.《千度灵异主播为什么不播了,干货看这篇!制粉大楼:在半个世纪里雄踞绥化第一制高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千度灵异主播为什么不播了,干货看这篇!制粉大楼:在半个世纪里雄踞绥化第一制高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30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