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神剧中的神剧”回归了。

这部剧在去年出第二季的时候,我就给大家安利过一次。

今天之所以再次聊到,就是因为这样的好剧值得反复推荐——《使女的故事》第三季。




这部剧改编自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同名小说。

小说本身的设定就很有意思,作者拿人类历史中发生过的各种真实社会细节,拼凑出了一个未来的虚构国度。




故事讲的是,在不久后的将来,由于环境污染,一种使人不育的瘟疫横行,世界人口出生率骤降。人类面临着自然消亡的威胁。




为了种族繁衍,美国的极端宗教分子发动了一场政变。

一夜之间,美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兴的极权国家——基列国。




这是一个一切奉行“生育至上”的国度。

在这里,女人被视作男人的所有物,而拥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就是“使女”。

使女不具有独立人格,而被看作国家的财产。

她们被集中圈养,接受洗脑和教化,然后再分配给身居高位、妻子不育的男人们使用。




而一旦成功生子,使女就会被迫离开孩子,去往下一个家庭,继续承担生育的使命。

如果她们反抗,则会遭受生不如死的体罚。比如被挖去不妨碍生育的器官,或者被送往核辐射区做苦力。



被剜去眼睛的使女

总之,在暴力威慑和宗教洗脑这两重手段之下,基列国维持着稳定的运转。

剧中的女主角,在剧集开始时本打算和丈夫、女儿一同逃去国外。

但不幸潜逃失败,她被抓回去做了使女。




第一季的剧情,就是通过女主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基列国从上到下的社会风貌。

从一个自由人变成生育工具,她究竟经历了怎样惨痛的遭遇?

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她苟延残喘、忍受这一切?

除了使女之外,这个国家身处其他职位的男男女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可以说,大到社会分工、小到生活细节和人物心理,剧集里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摹。

正因如此,我们在看剧时明知基列国是虚构的,也仍然会为那些直指现实的情节感到不寒而栗,会对人物的痛苦心境产生无限共情。



感化院嬷嬷对使女的洗脑

而到了第二季,剧集已经没有了原著内容做底。

编剧另辟蹊径地开启双线叙事,并进一步扩展了主题的广度与深度。

一方面,剧集不再单纯着眼于女权,而是加入了对种族、阶级等社会问题的讨论。




比如在基列国中,并非所有男性都可以获得使女。

除了位高权重的男人之外,其余人无一例外,都会被物化成为某种工具,为这个极权社会的运转而服务。




在第二季里,女主角始终没能为她侍奉的大主教怀上孩子。

这让大主教的妻子怀疑是自己的丈夫没有生育能力,但她不敢明说。

于是,这个妻子只好让女主和家里的男司机去发生关系。

在她看来,不管这个孩子是谁的,只要女主生下来,就会被认为是丈夫和自己的。因此她也会把孩子视如己出……




可以想象,在这个家庭里,不论男女、主仆,都一样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

这种反人性的体制,才是威胁基列国稳定的根源,也是它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症结。




另一方面,剧集还通过两名主角的记忆闪回,展现了其宗教政变发生的过程。

我们得以直观地看到,一个信奉“自由、平等”的美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基列国的,这些改变并非只在那暴动的一夜之间。




正是在往日回忆与当下现实的双重折磨下,女主角的反抗意图越来越强烈。

她虽然做了“使女”,但那只是为了能再次活着见到丈夫和女儿。

女主的内心从未认命,也没有放弃过逃跑的念头。而像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在第二季里,她最终给大主教(其实是司机)生下了一个孩子,并在地下抵抗组织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个逃离基列国的机会。

而到了第三季,一开篇女主就成功将同伴和新生的孩子偷偷送走。

她自己,却在最后一刻关上车门,转身回到了黑暗里。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她的女儿还在国内,她不想丢下女儿独自逃跑。




但更重要的是,她还有别的计划。

这一季,女主被转送到了新的家庭。

她的新主人,正是基列国这一畸形社会制度的创始者之一。




可以说,她每天都生活在她最强大的敌人身边。

因此第三季的故事节奏更紧张,剧情也一改前两季的沉重苦闷,变得更加激燃——蛰伏已久的女主,终于要开始搞事情了。




在已经放出的几集中,女主不仅协助了一次女仆的逃跑计划,而且还暗中寻找伙伴,壮大“革命力量”。




而另一边,原本处在统治地位的“上层人士”,也渐渐走向了分崩瓦解。




比如前两季中的大主教之妻,终于因为无法面对畸形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环境,离开丈夫,滑向了女性阵营。

她不仅一把火烧了房子,还有过一次轻生的经历。




但最终,她没有走向彻底的绝望,而是从冰冷的海水中回过神来。

这样的情节,或许正意味着人物的一次“重生”。




可以看出,新一季剧情将围绕着基列国里的反抗运动展开。

这一主题,也再次与当下的现实达成了高度契合。

《使女的故事》自开播以来,就如同一颗炸弹,不仅引发了收视狂潮,也直接改变了近两年来美国电视界的格局。



为流媒体赢得了第一座艾美最佳剧集奖杯

它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影响力,不仅因为剧集本身质量精良,更因为编剧在故事中传达出的忧虑,能够引发普世共鸣。

虽然故事设定于未来,但却处处都像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基列国对于女性的种种压迫,诸如荡妇羞辱、对女性性欲的打压、对生育能力的工具化以及剥夺,其实离我们从不遥远。




在剧中,政变完成之后,帮人堕胎的医生会被直接处以死刑……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近年来通过的反堕胎法案。前段时间,阿拉巴马州通过时,我也专门在一篇文章里和大家聊过这个问题。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法案最初只有一个州通过,现在扩展到了好几个州。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2017年时,美国肯塔基州通过反堕胎法,规定禁止怀孕20周以上的妇女堕胎;

2019年5月7日,美国佐治亚州“心跳法案”生效,规定胎儿有心跳后不许堕胎;

再到后来的阿拉巴马州,变成了妇女不得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堕胎(即便是强奸或乱伦导致的怀孕),而协助堕胎的医生将被判处10-99年监禁。



身穿“使女”服装抗议“反堕胎法”的女性

这足以说明,即便现实中的情形看起来并没有剧中那么极端,但如果我们因此就对种种践踏人权的行为后知后觉、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基列国对所有人来说,都不会仅仅只是一个恐怖的幻想。




其实,在《使女的故事》小说原著中,还有个重要的角色,在剧中被弱化了,那就是女主角的母亲。

她是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曾在60年代为了女性堕胎权而四处奔走。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那样的抗争,所以她很早就警觉地预见了基列国的到来。

她时常警告女主,不要觉得当下的平等是理所当然的,它是由无数人惨痛的奋斗争取而来的;也不要以为历史只会前进、不会倒退。




但在当时,母亲的这番警觉被女主看作是“反应过激”。

她甚至经常开玩笑嘲笑母亲的“女权”……直到有一天,她所不以为然的噩梦真的应验。




而如今的女主,跌入绝境才开始觉醒。

虽然有点晚,但好在她已经足够清醒、坚定。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高举反抗大旗的女主就像是走上了母亲的老路。

不论故事还是现实,历史也似乎总倾向于自我重复。

正如书中的一段文字所说——

“历史的车轮并非都是朝前进,它也有可能会倒退,会去碾压平等、正义和自由。但如果故事有一天变成了现实,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那温水中慢慢被烫死的青蛙,而是一只敢举起弱小手臂、阻挡黑暗与邪恶的螳螂。”

1.《(基列国是什么国家)列国变法是什么时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基列国是什么国家)列国变法是什么时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32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