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读书笔记结束篇
未来万物互联,会产生一个全球范围的新型思考方式,一种全新的心智模式,它有数十亿硅制“神经元”,有人称之为全球化超级有机体,作者则给它起名叫“霍洛斯”(holos)。
在开始阶段,这个不完美的互联网实时覆盖510亿公顷的地面,触及150亿的机器,占据40亿人类的心智,消耗地球上5%的电能,以非人类的速度运行,在白天的一半时间里追踪我们,并且是货币的主要流通渠道。
这个组织的规模已经大幅超越了我们目前建造的最大的系统——城市。
作者用物理学上的相变来比喻。
相变就是分子状态的不连续变化,比如从冰到水,或者从水到水蒸气。
冰变成水,并不是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直接导致的,真正的原因是分子间的基本关系在临界点上发生重组。
互联网也是如此。
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网络平台就像传统社会的自然延伸,我们只是扩大了朋友圈,增加了新闻来源,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数字化。
事实上,就像温度和压力慢慢升高,当这些事情持续稳定地发展,我们会到达一个拐点,或是一个复杂的零界点,相变就会发生——我们会突然处在全新的阶段,一个具有新常态的不同世界。
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夜晚的照片上,我们能一窥这个巨大机器的模样。
骚动的城市群中,耀眼的灯光勾勒出这片黑暗土地上如同有机体的图案。
城市边缘的灯光逐渐变暗,只留下细长的高速公路与遥远的城市群相连。
向外发散的灯光道路就像树突的形状,让人倍感熟悉。
城市群就像神经节细胞,而高速公路则是向突触所在的位置延伸的细胞轴突。
城市就是霍洛斯的神经细胞,而我们身处其中。
文章的最后,作者谈到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硬奇点”和“软奇点”。
“硬奇点”指的是未来将由超级智能的胜利所奠定。
理论上,当我们创造出的人工智能可以创造比自身更聪明的智能时,它就能一代一代地生产越来越聪明的人工智能。
事实上,人工智能将会引导自身以级联的方式无限加速生产,使得每一代更聪明的智能都比上一代生产得更快,直到人工智能变得极端聪明,用上帝一般的智慧解决一切现存问题,从而把我们人类远远地甩在身后。
有人把这种智能称为我们“最后的发明”。
考虑到各种因素,作者认为这个设想不太可能实现。
“软奇点”更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对未来的这个设想中,人工智能不会像聪明的坏人一样,试图奴役人类。
人工智能、机器人、过滤技术、追踪技术以及书中列出的其他一切技术将会融合在一起,并且和人类结合,形成一种复杂依存关系。
在这个层级中,许多现象发生的等级将高于现存的生命以及我们的感知水平,而这就是“奇点”出现的标志。
这是一种新的系统,在其中,我们创造的东西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同时,我们也离不开自己的发明。
如果把我们今天的生活比作固态的,那么这种生活就是液态的,是一种新的相态。
这种相变过程已经开始。
人类会紧密相连并汇入一个全球性母体。我们正义无反顾地向着这个方向前进。这个母体不是人造物,而是一种过程。
我们正站在开始的时刻。
1.《相变warazu什么意思、日语相变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相变warazu什么意思、日语相变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35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