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陈眠

前阵子,都市剧《都挺好》中,姚晨饰演的女主苏明玉控诉父母:

你不爱我,当初又何必生下我?

她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从小便是毫无地位的一方,被母亲责骂、父亲无视,兄弟更是施加伤害的一方,因为缺乏爱,一直对亲情淡漠。

而苏明玉最终在和家人的磨合中,实现了心灵上的救赎,她将原生家庭缺失的爱自己找了回来。

可原生家庭还有一种爱,过于沉重令人难以喘息,这种爱将亲子关系化作了牢笼,每个家庭成员都成了挣扎的困兽。

01

看起来最爱你的人,

却对你撒了弥天大谎

Hulu美剧《恶行 The Act》,讲述了一个极度黑暗的亲子故事。

18岁的女孩“吉普赛”,从小就患有各种疾病:

瘫痪、癫痫、心杂音、肌肉萎缩、脊髓损伤、贫血……

因为身体瘫痪,她日常只能靠轮椅出行。

因为对糖分过敏,她无法口服任何东西,只能通过导管进食。

因为患有睡眠呼吸综合征,睡着后,她很有可能会在梦境中去世。

可怜的吉普赛不能像同龄的青春期女孩一样,享受这个年纪该有的美丽和自信,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余生。

所幸,她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她的亲生母亲Dee Dee蒂蒂,十多年来一直贴心照顾她,给了女儿最全面的爱与呵护。

曾经,24岁的蒂蒂和高中男友奉子成婚后又离婚,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吉普赛出生不久后就验出呼吸衰竭的症状。

但蒂蒂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以单身母亲的身份抚养她长大。

由于吉普赛身患多种疾病,蒂蒂更是学会了复杂的医学名词,当别人问起她时对答如流,她们家里有着偌大的药柜,蒂蒂俨然成了半个专业医生。

当和吉普赛居住的房子因为飓风摧毁后,蒂蒂写信向政府求救,申请搬到了Springfield社区一处温馨的粉红色房子里,给予女儿最大限度的庇护。

蒂蒂在陪伴吉普赛外出时,总是十分小心地看顾吉普赛。当发现吉普赛误食了纸杯蛋糕,迪迪差点吓晕过去,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胰岛素针给女儿注射。

母女俩相依为命坚强生活的事迹传遍了网络,蒂蒂总是推着女儿的轮椅,到处参与慈善活动,募集医疗费,在数年的努力下,吉普茜被评选为年度儿童,蒂蒂也成了社区公认的“完美妈妈”。

然而,这个传奇一样母慈子孝的故事,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谎言。

吉普赛,其实根本没病!

两张诡异画风的海报透露了真相,看似苍白孱弱的轮椅女孩吉普赛,完全是一个健康的青春期女孩。

而她的母亲蒂蒂,才是母女中那个真正患有疾病的人。

外表坚强乐观的蒂蒂,实际上是个控制欲狂魔,她一直用充满深情的教诲和残酷的死亡威胁,让女儿相信自己有病。

而对邻居、医生,她坚称“女儿的智商和7岁小孩差不多”。

故事的另一条主线也展开来,吉普赛意外地得知了自己健康的真相,她仍然欺骗自己。

“我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她一心只想护我周全。”

与此同时,吉普赛从对同龄女孩的正常生活心生羡意开始,一步步地发起反抗。

趁蒂蒂睡觉后爬起来偷偷看美妆视频,深夜大口狂饮可乐,却被蒂蒂识破受到阻拦,还将她囚禁在家里,她逐渐对蒂蒂产生杀意。

最终,忍无可忍的吉普赛伙同网恋男友,将蒂蒂杀掉了,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一切。

当天,她在脸书上更新了一条状态:

The Bitch is dead!那个婊子死了!

02

真相远比故事更黑暗

孟乔森综合征有多可怕?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该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母亲将健康女儿伪装患者骗取善款虐待18年,女儿最终指使男友弑母。

此案当时震惊了全美,HBO还拍摄了纪录片《妈妈死了,亲爱的》。

真相公布于众后,母亲蒂蒂被判定有“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Münchausensyndrome by proxy,MBP)。

何为“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得先从“孟乔森综合征”说起。

“孟乔森综合征”则是指幻想自己患有疾病,会伪装或制造疾病,从而博取他人关注和同情心的心理疾病。

而《恶行》中的母亲蒂蒂患有的“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则是为得到周围人的同情和关注,故意让身边人装病或者制造伤病,从而满足自己照顾、关爱对方的欲望。

根据美国的司法统计,自2000年以来,每年大约有600-1000名受审者被确诊为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的患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未成年子女的虐待案。在这些虐待案中,98%的加害者都是孩子的亲生母亲,2%左右为继母。同时,根据这些案犯的过往记录,有25%左右患有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的儿童虐待犯,都曾经是自身型孟乔森综合症患者。

这种特殊的心理疾病隐藏很深,严重者会危害孩子生命。美国曾有几个案例,像是妈妈故意多次喂食五岁小孩过量的盐,制造小孩体弱多病的模样;当医疗人员试着解决小孩的病症、找出病因时,妈妈表面上看起来很慈爱及关心小孩,却会持续暗中加重孩子的伤势,小孩住院时症状会缓解,但一回家又变糟。

令人无奈的是,患者通常难以意识到自己正身患心理疾病,往往变本加厉地折磨身边人,令病情日益加重。

实际上,他们亟需与医生沟通,进行心理分析和认知行为治疗,来改正这些行为。对于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患者的自觉,更重要的还是医护人员甚至整个社会的监督。

03

警惕畸形亲子关系

别让控制欲掌控了一切

就像剧中以爱为名控制健康女儿的蒂蒂一样,现实中也有很多家长正在用控制欲迫害自己的孩子。

一些家长一遍遍地重复“我都是为了你好”、“我可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下一代身上,逼迫子女做不情愿的事

变相的情感勒索,其实是当了家庭的“独裁者”。

演员朱雨辰就曾因妈妈疯狂的控制欲,私生活登上热搜。

朱妈妈是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对家庭付出所有,对儿子的付出可以说接近疯狂的程度。

每天早上凌晨4点就起床,为朱雨辰炖养生梨汁,炖一个半小时,十年如一日。朱雨辰外出演戏,朱妈妈都会跟组,帮他做饭。

看似生活被照顾的面面俱到,朱雨辰的心路历程却是这样的:

小时候被逼学钢琴,其实自己根本不喜欢,却没法反抗妈妈,最后想用手摸电门,直接电死自己。

学了十多年钢琴,他长大后,却说钢琴是自己的噩梦。

朱雨辰和妈妈一起接受采访,朱妈妈自曝:怕儿子上大学后睡不好,会挨个问寝室里面的舍友打不打呼噜;因为窗外的爬山虎招虫子,她怕咬到儿子甚至想用开水全给烫死。

朱妈妈不想儿子走辛苦的北漂路,都没有商量,就把儿子的户口直接拿回了上海。

朱妈妈称自己“我是用我的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的,我没有自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的位置就是顶两个菲佣”。

过度的母爱令人窒息,他一度因孤独情绪痛哭,感慨“为什么就没有人愿意留在我身边”?

但是,即便朱雨辰一度挣扎,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意见,都不被接受。

母亲告诉他这是爱,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妥协,哪怕要背离自己的初衷:哪怕我做的没有错,但是妈妈不喜欢的,我就不能做。

强控制欲的父母,是用自己“爱”织就了一张网,永远不让子女飞出自己规划的天地。

但孩子并不是橡皮泥捏就的,可以不断随意变换模样,如果一直不能认识并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永远替孩子做所有决定,阻拦孩子和外界互动……

这本身,就是一种恶行。

恶性的亲子关系,终将爱人和子女拖入望不见底的深渊。

希望天下父母们都能反思和孩子的交流,是否孩子毫无话语权,只有单方面的“要求”与“顺从”;

是否一直在以大众的“唯成功论”指引孩子的生活,是不是该放开双手,给孩子机会尝试,通过体验与教训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标准;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由的灵魂,他们应该被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尊重是最基本的爱。

后记:吉普赛入狱后接受采访,称自己并没有后悔:“我以前和妈妈住在一起就像是个监狱。我不能走路,我不能吃东西,我不能有朋友,我不能出去,在监狱里,我觉得比和我妈妈住在一起更自由。因为现在,我可以……像个正常的女人一样生活。”

最近很多读者都在看这些文章

情商 焦虑 愤怒 自尊 同理心 幸福 交友

玩耍 友尽 小团体 欺凌 数字生活

12个主题模块 50个真实案例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临床心理学博士

美国《父母》杂志顾问

艾琳·肯尼迪-摩尔

从幼儿到青春期

从儿童心理健康到社交能力发展

手把手教你培养自信独立的孩子

视频课+音频课 可单独购买

点击原文,立即订阅课程

1.《罪母讲的是什么 罪梦者讲的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罪母讲的是什么 罪梦者讲的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35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