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敦煌学家魏泓的《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中文版近日出版。该书用公主、作家、画家等12个人的身份和视角,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澎湃新闻邀请演员李晓峰为大家朗读书中《公主》一章的片段。
演员李晓峰
唐朝军队配备了强劲的弩机、精良的甲胄、钢铁打造的剑,还有火药与投石机。士兵也像草原民族那样学习骑射,而且很多本来就属于游牧民族。尽管如此,当与侵犯边境的各个民族势力对峙时,他们却从未占过上风。因此,除了动用军事力量,他们还长期采用外交和贿赂的手段来守卫边境,和亲便是其中一项策略。早在几百年前,各王朝就开始选派公主和亲,以巩固盟友关系,单在唐朝就有二十余名公主被送去和亲。7世纪时,一名突厥可汗要求唐朝派皇子迎娶他的女儿,惹怒了朝廷。有官员谏称:“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之女者。”结果持异议的官员遭到了流放,武则天女皇选了一名侄孙前去草原和亲。不过此前被派去异国和亲的都是帝王的远亲或者低级嫔妃的女儿,直到与回鹘联姻时,唐朝才开始派公主去和亲。
821年秋,太和正在奔赴的目的地位于长安的西北方向,但队伍先向东北走,到达位于黄河河谷的河中府。黄河流域及其周边肥沃的平原是中国的心腹之地,夹杂大量黄土的河水为平原带来了养分。接着,队伍向北途经河东道前往太原。和亲队伍在河中府停留数日,一边休整,一边补充物资,包括备好葡萄与葡萄酒以便公主在途中享用,并为下一段行程做好准备。他们继续沿黄河东岸北行,前往一个军镇,避开危险莫测的鄂尔多斯地区。接下来,他们沿黄河北岸西行,北方的地平线上尽是高耸的山峰。队伍穿过这一带后,在黄河由北折向东的拐弯处,转向北面行至鹈泉。这是唐朝的北方边界,在这之后,公主一行得花好几个月跨过戈壁沙漠才能看到多一点的水,更别说河流了。
短暂的夏季已近尾声,地面因霜冻而变得越来越硬,好在天气仍晴朗干爽。队伍每天行进的路程十分有限,很早就停下来扎营,让牲口吃草。之后的路途中,骆驼只能吃草料,因为它们掌上的肉垫很柔软,不能像马那样刨去牧草上的冰和雪。除了牛羊肉以外,回鹘人还会捕食羚羊。第二位可汗立摩尼教为国教时,除了下诏“应有刻画魔形,悉令焚爇”,还提议臣民应“化为蔬饭之乡”。摩尼僧均食素,俗世信徒虽然未受到严格限制,但也应该对肉食有所节制。然而,不管是在路上还是今后的生活中,太和都未没发现这项诏令有丝毫实行的痕迹。大家仍大食肉脍,牛、羊、牦牛、骆驼、马、羚羊、狐狸、野兔,所有饲养的、猎获的动物,无不在他们大快朵颐的行列。在喝酒方面,他们也没有受限制,公主的队伍中便携有大量马奶酒。
随着一步步深入回鹘的疆土,太和眼前几乎没有什么熟悉的事物可以勾起对故土的回忆。虽然她涉足过的祖国山河并不多,但从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她对自己的故乡是了解的。在她眼中,故乡有翠绿的河谷,有葱郁壮美的山峰,雨水在芭蕉叶上滑落,秋天片片红叶中夹杂着一朵两朵菊花,竹子林布满山坡,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花鸟鱼虫。可如今,每当她早上醒来,眼前只有雪和荒芜,周遭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如此鲜明的对比令她触目惊心。她不禁想起八百年前一位和亲公主的诗句:“吾家嫁我兮天一方……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
魏泓/著 王姝婧、莫嘉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理想国2020年4月版
公元8世纪到10世纪,唐朝盛极转衰,西域局势动荡不安。在盛唐漫长的身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葬身海洋的中东船长塔泽纳、败走铁刃城的吐蕃士兵赛格拉顿、远赴漠北的太和公主、一生飘零的妓女莱瑞诗卡……无论是贵族还是民众,都在试图抓住命运的节奏,努力活下去。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命轨迹照亮了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随着历史涌至现在。本书作者是知名敦煌学家魏泓,她实地行走中亚土地,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考察众多重要的考古遗址,到访中亚的其他遗址,重走汉人与吐蕃士兵的战争之路,从今天阿富汗的阿姆河到巴基斯坦亚辛河谷的古代王国,经洛瓦里山路进入奇特拉尔地区。魏泓用丰富详实的材料,以故事的形式趣味地向我们讲述了古老的过去以及遥远的地方,激发读者对这段迷人历史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历史的欲望。
1.《李晓峰cherry 《丝绸之路》:一位唐朝公主的漫漫和亲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晓峰cherry 《丝绸之路》:一位唐朝公主的漫漫和亲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47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