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苏区出发长征,有30多名女同志随军参加此次艰苦卓绝的长途行军,她们中有王泉媛、邓六金、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周越华、钟月林、贺子珍、钱希均、肖月华、康克清、曾玉、谢飞、谢小梅、蔡畅、廖似光等。
部分女红军于1949年在北京合影
国民党军对突出重围的中央红军壁垒森严,围追堵截,经过一个多月后惨烈的湘江之战,红军主力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由于红军女战士得到保护,极少有女红军战士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牺牲。
有一次,彭德怀当着几名女红军的面风趣的说:“无虱不成军啊,我们身上的虱子是不是从你们头上爬过来的呀?”艰苦的长征日夜急行军,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预想不到的敌情,女红军们像男同志一样在毫无规律的行军宿营中,根本顾不上自己的衣着和打扮。她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齐肩的头发里长满了虱子。
经彭德怀这么一说,女红军们在行军的间隙,一有空闲就开始捉虱子。她们围转在一起,互相捉虱子,有人提议搞捉虱子比赛,看谁捉的虱子多谁就是第一名。有位岁数大一点的女战士想了一个妙招,她对大家说:“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让我们的长发成了虱子窝,不如剪掉它!”
这个主意一呼百应,大家纷纷开始剪头发,一下子女红军全成了光头。有一次,女红军们经过一个村子,村子里的老百姓出来迎接红军队伍,有位老乡惊奇地说:“真是无奇不有啊!尼姑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之后,部队有了帽子,优先给女红军战士戴上。
随着中央红军转移的形势越来越险恶,指挥部作出决定,如果红军在中途受伤的、掉队的,就地寄养到当地老乡家中,特别是女红军战士。组织上还规定,凡是留下来的,给八块银元作为寄养的生活费用。女红军战士听到后,她们抱成一团,发誓一定要跟上队伍,不拖红军部队的后腿。她们提出一句“四不”口号,即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不拿八块钱。
晚年邓六金
部队进入贵州后,有一天,邓六金突然肚子疼得难受,接着又发起了高烧,她开始咬着牙,坚持跟上队伍赶往大渡河,但很快就身体虚脱,走不动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连长发现后劝她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六金同志,你还是留下来吧,等病好了再联系队伍。”说着连长就命人拿八块银元给邓六金。
邓六金说什么也不要这八块银元,她说:“连长,请你让我走吧,我就是爬也要爬着跟上队伍!”看到这一切的女红军战士危秀英,主动请求照顾邓六金,她们先在一个安全的寨子休息一会,再追赶队伍。
危秀英
身材不高的危秀英,连拉带拖地搀扶着邓六金在后面追赶着大队人马,她们在风雨中不离不弃,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肚子饿着咕咕叫,邓六金因持续拉肚发烧,身体已经脱水,实在撑下去了。她看着疲惫不堪的危秀英,雨水和着泪水央求她:“好姐姐,把我留下吧,要死就死我一个!”
比邓六金大一岁的危秀英坚决地说:“傻妹妹,别说这种丧气的话!我们都要活着干革命,一起见到革命成功之日!”说着,她继续背着行李,扶着邓六金深一脚浅一脚地追赶前方的队伍。
邓六金与曾山
邓六金在危秀英的舍命帮助下,病情好转了,高烧也退了。她们俩人经过四天五夜的艰难跋涉,终于赶上了红军主力部队,最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后,危秀英还做了邓六金的媒人,介绍她与曾山同志相识相恋,成了生活伴侣。他们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个个是英才,长子曾庆红官至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是正国级干部,次子曾庆淮是部级干部,著名文艺家,还出了三个将军,其中一个是女将军。
虽然危秀英个头矮小,却成为长征途中救人最多的一名女红军战士。她的事迹被美国记者索尔兹伯写进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书中形容她“像小白胡桃一样娇小”。
1.《邓六金 此人长征中不要八块银元,被危秀英舍命救下,长子是正国级,还有三个子女是将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邓六金 此人长征中不要八块银元,被危秀英舍命救下,长子是正国级,还有三个子女是将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52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