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贵教授是第三届中医硕士,国家劳动模范,博士生导师。我有幸和李殿贵教授一起学习了几个月。现在我介绍一组李殿贵教授治疗肝病用的角药,供各位同学学习。“三草”是白花蛇舌草、垂盆草、龙胆。李殿贵教授临床应用此角药治疗肝病,取得显著疗效。
一个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又称田基黄,是藤黄科的全草。味苦,性平,属肝胆。功效:利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可用于治疗黄疸、热淋、肿痛、毒蛇咬伤。根据中国药典,其煎剂用量为15~30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具有抗病毒和抗肝损伤作用,可降低ALT和AST活性,同时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从而起到保肝作用。
2
瘦长的石松
垂盆草是垂盆草的干燥全株。甘淡,性凉,属肝、胆、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肿痛。根据中国药典,其煎剂用量为15~30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垂盆草具有抗肿瘤作用,其生物碱粗提物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抑制增殖发生在细胞增殖的G1期。
三
龙胆
龙胆是龙胆科植物龙胆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性寒,肝胆经。功效:清热利湿,泻肝胆火。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尿淋、阴肿痒、头痛、眼肿痛、胁痛苦、发热抽搐等症。根据中国药典,其煎剂用量为3~6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胆草具有抗氧化作用,其提取物能提高肝脏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MAD含量。
“三草”治疗肝病
白花蛇舌草、垂盆草、龙胆草均属肝胆经,功效及主治相似。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它们都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因此李殿贵教授经常将这三种药物用于临床。
从性味的功能层面可以看出,三药具有清热除浊、利水退黄、治疗湿热黄疸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这三种药物具有保肝、降酶和抗肿瘤的作用。三种药物合用,效果重叠,用于治疗各种肝病,事半功倍。
《中草药志》中的“血吸虫腹水的治疗”;《新版本草纲目》说:“龙胆,其成药在水,祛湿,除黄疸...所有这些都得到促进”;《本草纲目拾遗》说:“垂盆草,散寒消痈消肿,治湿水肿”。
白花蛇舌草、垂盆草、龙胆草是李殿贵教授治疗肝病的基本药物。若临床见到肝硬化,可加鳖甲软坚散结;如见腹水,可加泽泻、大腹皮等药物,利尿消肿;如有出血,可加入阿胶补血止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加入不同的止血药物。
临床病例
学校,女,44岁,2018年4月19日首次确诊。右侧肋不连续疼痛不适持续2个多月,加重5天。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20年,可在以下几个章节找到:右侧疼痛不适,全身乏力,双下肢轻度水肿,睡眠不好,大便粘稠,一天3-4次,尿黄,舌红,苔根黄腻,脉弦滑。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肝功能分别为449微克/升和150微克/升..
诊断:疑病症疼痛。
治疗:清热利湿。
处方:百合12g,乌药12g,当归9g,川芎9g,白芍30g,茯苓15g,白术6g,茵陈25g,白花蛇舌草12g,垂盆草12g,龙胆草6g,三七2g,五味子15g,鳖甲15g。15剂,每日1剂,水煎。
患者描述:服用15剂后,第二次诊断:胁痛缓解,疲劳症状改善,双下肢肿胀,睡眠不好,每天排便2-3次,尿色减少。舌红,苔根黄腻,脉弦细滑。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增加鸡内金12克,豆蔻12克。21剂,每日1剂,水煎。
服用21剂后,患者确诊3次:胁痛基本消失,下肢微肿,大便一天2次。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肝功能在河北中医院检查:LT180u/l,AST90u/l..指导患者服药2个月,巩固疗效。在随后的随访中,患者没有出现疑病症疼痛等症状,经检测肝功能已恢复正常。
压
该患者胁痛,大便粘稠,尿黄,舌苔黄腻,脉滑,均为湿热毒浊之症。因此,李殿贵教授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去浊解毒,从而达到保肝护肝的目的。所以白花蛇舌草、垂盆草、龙胆草、茵陈等。具有清热除浊、保肝降酶的作用。
李教授考虑到患者20年乙肝史,邪气长期消耗正气,遵循“见肝知肝,传脾”的传变原则,故加百合、乌药、当归、白术、白芍等药物滋补肝、脾、胃。茯苓用于健脾利湿。
李殿贵教授在诊病时不仅辨证施治,还结合现代检查方法;在治疗和用药上,我们既注重中医疗效,又注重现代药理研究,不受中医或西医的限制,将古今医学的技术应用于临床,以疗效为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垂盆草能治肝病吗 “三棵草”就能治肝病?看看国医大师的经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垂盆草能治肝病吗 “三棵草”就能治肝病?看看国医大师的经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70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