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Naes是为数不多的能与宝洁等国外巨头竞争的中国企业。
自1994年以来,Naes一直是国内洗涤产品的龙头企业,拥有吊牌、超能、Naes等知名品牌。其2015年销售额超过190亿,全球排名第五。
宝洁总裁曾经惊叹刁牌洗衣粉把水不流的地方都卖了。巅峰时期,刁牌洗衣粉的销量一度是跨国公司在华销量的5倍,而宝洁、汉高等财富500强在华工厂都是Naes代工。
不接受命运的人
奈斯的成功归功于一个不接受命运的人。他就是庄奇川。
1985年,经过职工民主选举,33岁的庄其川成为丽水吴起化工厂(Naes的前身)厂长。
当时丽水化工厂只是当地的一个小型国营工厂,在全国118家肥皂生产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二。另外,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交通不便,前景极其暗淡。
庄奇川上任前,因为肥皂积压,工厂倒闭。他不得不面对两个选择:一是让上级安排,关闭,停止,合并,转弯;二是站稳脚跟,等待进攻的机会。
没有被任命的庄奇川选择了后者。他希望把工厂做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
在当时,这个想法有些“大胆”。毕竟化工厂需要资源却没有技术,地理上的偏远是致命的。庄奇川知道,要扭转这种劣势,必须走出去。
于是,他找“老大哥”上海肥皂厂合作,互相代工,一边赚钱一边学做肥皂。有了一点钱后,他从瑞士引进先进技术,开发出第一个私人品牌——Naes香皂。产品送检后,被国际商业组织评为“世界一流产品”。
对于一个国营小厂来说,这是莫大的荣幸。但庄奇川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三无”(无定点、无投资、无物资供应)警告,因为“重复建设”。当时肥皂是国家定点企业生产的,丽水吴起化工厂没有上市。庄奇川没有被吓倒,顶住压力,大胆投产。在他的领导下,化工厂转危为安,逐渐步入正轨。
这时,灾难又来了。1989年,全国煤炭供应紧张,许多肥皂厂因缺乏材料而不得不停工。固执的庄琪川决定以柴代煤。
一个寒冷的冬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李泽民视察工厂时,看到工人们浑身是血,还在不停地劈柴,烧得锅炉通红,不禁称赞他们的企业家精神。
本着这种精神,奈斯仅用两年时间就取得了浙江省肥皂行业的第一名。
后来有记者问:奈斯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他为什么会成功?庄奇川回答:因为有一群人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在他看来,命运包括两个方面。“命运”是与生俱来的,人无法选择,但“运气”取决于人的努力,人可以通过改变“运气”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
“左撇子”
根据庄齐的传说,他是一个“左撇子”,因为他总是与别人相反地看待问题。这种逆向思维让他有时候显得与众不同,同时也能捕捉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末,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企业习惯先建市场,即先建基础设施,生产产品,然后寻找市场。但庄奇川意识到,市场环境在变化,“皇女不想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必须改变思维,先市场化,后建设。
所以,庄奇川在做Naes皂的时候权衡利弊,决定借200万做广告。这种“赌徒式”的方法即使在今天也是一个冒险的举动。不仅如此,他还推出了“高档产品普及”的策略,把价格定在国外同档次产品的一半水平。
庄琪川赌对了。在广告稀缺的那个时代,企业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获得了巨大的价值回报。再加上便宜实惠的价格,Naes香皂很快成为热销产品。
1992年,奈斯公司成立后,庄奇川将注意力转向洗衣皂。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用黄色肥皂洗衣服,外观粗糙,质地坚硬,味道不好,俗称“臭肥皂”。
庄琪川抓住这个痛点,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香皂——吊牌超级香皂。新肥皂外观为蓝色,中间凹陷。它不仅质地柔软,去污能力强,而且还覆盖有塑料薄膜袋。外包装上有一个大雕塑,表示快速去污,创意新颖。
就是这么革命性的产品,上市初期却遭到冷遇。这时,庄琪川的逆向思维又发挥了作用。他急中生智,决定捐出100万元。具体办法是在浙江日报上放个广告,读者剪下报纸上的广告就可以免费得到一个超级肥皂。
这种做法,今天在我们公司空似乎很普遍,但当时却打破了石破天惊。很多人无法理解,一个利润不到一百万的企业,竟然白白给别人一百万。当时内外争议不断。有人说庄奇川爱显摆,有人说他胡来,连县领导都受不了,骂他“败家子”。
庄琪川压力很大。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顶住压力,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坚决推动了送礼活动。于是,很多之前不了解Super Soap的消费者在试用后赞不绝口,成为雕刻品牌的忠实粉丝。
事后庄奇川感慨道:失败了,那就只有上天了!
超级香皂之后,Naes推出了透明香皂,比较小,可以单手握着,有淡淡的香味。这个升级版也很成功,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到1994年,Naes已经跃居国内肥皂行业第一,再也没有让其他人染指这个位置。
“价格屠夫”
随着雕花洗衣皂的成功,Naes不仅赢得了全国龙头的地位,还将肥皂市场90%的利润揽入怀里。这个富裕的家庭基础,为庄琪川日后横扫洗衣粉市场奠定了基础。
1998年,去青岛参加全国洗涤行业大会的庄其川专程去参加洗衣粉会场,看看有没有机会。结果大部分人抱怨洗衣粉市场饱和,建议国家提高准入门槛。
听到这里,大部分人都会死下去,但“左撇子”庄奇川从中看到了机会。他的逻辑是:“任何害怕竞争的行业都必须有一个无限增长的市场空”
然后,从青岛回来后,他就聚众研究洗衣粉项目。
当时的洗衣粉市场,城市已经被宝洁、联合利华、汉高瓜分,农村被奇强主导,可以说格局是固定的。
但庄奇川还是在这个看似铁板一块的市场中找到了一个缺口。由于长期垄断,国外洗衣粉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缺乏中低档产品。庄奇川决定牺牲低价杀手。
1999年,Naes建造了当时国内最大的自动喷粉塔,生产叼卡洗衣粉。在产能和效率的支持下,刁牌洗衣粉的价格已降至每箱29元。
与之相匹配的是,庄奇川打破了国外品牌简单介绍功能的惯例,打出了一句“妈妈,我可以帮你工作”的情感牌。一股暖流滋润了成千上万下岗工人的心。
低廉的价格和感性的广告使刁牌洗衣粉在短短一年内成为中国第一。到2002年,销量超过100万吨,是所有跨国公司在华总销量的5倍!
因为销售火爆,奈斯不得不在国内找20多家委托加工厂,而国内的财富500强工厂,如宝洁、汉高等,都是奈斯代工。
宝洁总裁也惊叹刁牌洗衣粉把水不流的地方都卖了。他们拿出空白合同,和Naes谈资本合作,让对方开条件,但是被庄奇川拒绝了。在庄奇川看来,这不过是外资老把戏的重演。一旦招募成功,民族品牌就会一夜之间“翻身烧饼”。
看到招募失败,P&G开始反击,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雕刻射击”运动。之前从未降价过的潮汐能,突然从3元降到1.9元,紧随其后的是雕版和配货。哪里有雕刻,哪里就有潮汐。当时有一种“乌云压顶,踏平雕牌”的大趋势。
对此,庄奇川强烈回应:有本事就杀了我。如果你杀不死我,我会变得更强。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闲着。自2001年以来,Naes先后在湖南益阳、四川成都、河北正定、吉林四平、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与丽水总部形成了“六墙围”的趋势,实现了产地销售,大大降低了生产和物流成本,增强了竞争力。
后知后觉,的压力不仅没有让庄琪川屈服,反而激起了他内心的斗志,促使他带领那转型为高端日化领域。
是时候挑起事端了
肥皂和洗衣粉达到全国第一后,庄奇川心里开始有些“躁动”,渴望把奈斯打造成宝洁这样的大公司。为此,他选择了两个方向的突破:一是高端洗涤产品,二是高附加值的个人护理产品,如牙膏、洗发水、沐浴露等。
“卖便宜货做大市场不是一门技能。只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卖的最多,这才是英雄。”他说。
当时庄奇川的想法有些危险。毕竟生命力28的殷鉴也在不远处。上世纪90年代,这家洗衣粉企业曾是中国日用化学品第一品牌。后来由于产品线的扩张,盲目进入洗发水、卫生巾、纯净水市场,最终被德国企业击败收购。
面对疑惑,庄奇川不为所动。在他看来,企业的发展是阶段性的,不具备条件。靠一时煽动是不对的;但没有躁动的长时间积累能力也是不对的。
“为什么外国人去中国就可以做,成为禁区?”庄奇川反驳说“如果这方面没有突破,我们永远处于价值链的低端”,“Naes要动心体现它的实力!”
庄奇川把第一个突破点放在牙膏上。2003年,Naes推出以“营养”为主要功效的牙膏,以透明膏体赢得消费者青睐;然后在2006年推出了雅雅乐,一举拿下了儿童牙膏第一品牌;2015年新推出的健双白牙膏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也是在2003年,Naes推出了超天然皂粉,一种高端洗涤产品。这款新产品是对传统合成洗衣粉的颠覆性突破,使用天然油脂为原料,环保又不伤手。在孙俪“用一次就知道是我想要的”广告的轰击下,天然肥皂粉迅速成为家庭主妇的首选。
2008年后,随着洗衣液的兴起,Naes迅速跟进,推出了超级洗衣液。
当然,庄奇川知道,追上宝洁是不够的。洗发水、沐浴露和其他化妆品是P&G的大财主..但是对于做洗涤用品的Naes来说,就像隔着一座山。庄琪川没试过。2002年前后,奈斯推出了自己的洗发水,但她讨厌战场。
不得不,他不得不曲线“救国”。2006年,奈斯收购了香港傲尼旗下的百年润发、西亚斯等品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又抛出5亿多人民币,拿下央视专题片的冠名权,准备大干一场。
奈斯的“赌局”让人想起多年前夺冠的秦池。很多人担心奈斯会步秦池的后尘。那一年,秦池连续两次获得央视标王,一夜之间从无名小辈变成了中国最畅销的白酒品牌。后来因为“川酒勾兑事件”的曝光,迅速从巅峰回落。
面对疑惑,庄齐说:“秦池因为‘为王’而陨落,这是个案。问题出在秦池,而不在‘为王’。今天的奈斯绝不是过去的秦池。Naes会用实力炫耀‘标准王’,还真魅力。”
庄琪川没有食言。运行百年,润发焕发了生机。虽然没能延续之前肥皂和洗衣粉的奇迹,但也极大的丰富了Naes的产品线。
经过多年的努力,Naes逐渐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到2015年,其高附加值产品占产值的67%。同时,公司销售额也突破190亿,在全球日化行业排名第五。
乳水文化
庄琪川喜欢水。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句话:“海纳百川,容乃大。地位低而不卑,吸尽江河,不满。只有它不打,世界才能与之抗衡。”
这段话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生活中,他是一个低调的人。很多人评价他:“理想很伟大,语气很低沉。”虽然他经营着日化行业的龙头企业,但他的个人财富却鲜为人知。多年来,胡润富豪榜一直试图找出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答案,只好把他列为“隐形富豪”。
在单位,他崇尚水文化,视员工为企业第一资本。这种观点源于他早期的经历。
那时候他刚当上厂长,工厂倒闭,很多人靠卖肥皂赚钱。一天,他从医院出来,看见一个女工带着孩子在门口卖肥皂。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女工们给孩子打着伞,却顾不上肥皂。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弯腰趴在肥皂堆上。
这种情况直到30多年后仍萦绕在庄琪川的脑海里。也就是从那以后,他把员工视为奈斯最大的财富,小心翼翼地维护他们的利益。
当年股份制改革时,他把股份卖给员工,让员工在工资之外分享企业成长的果实;看到有些员工为了省钱从家里带咸菜来吃午饭,他点了免费的午餐。
庄奇川还在公司提出,要打造一个“没有爸爸”的企业,让有能力的员工得到自己的位置。
庄奇川和他的企业被外界批评了这么多年。贷款做广告的时候,谣传Naes“靠贷款生活”,“资不抵债”;后来洗衣粉市场被猛攻,有人说Naes是“价格屠夫”、“广告杀手”、“赔钱赚钱”。
面对谣言和批评,庄琪川从来不打口水战,也不讨论是非曲直。他说:对于奈斯来说,更务实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有效地应对和超越对手。
不说不代表不做。一位熟悉庄奇川的人士表示,他“内心很努力,遇事会咄咄逼人”。这里的攻击性不是指说话,而是指做事。
庄奇川高度赞扬了日本企业家一夫道的一句话:只要做得好,诸神就会帮助你。在庄琪川看来,大家都是惰性的。要根除,就要把事情想透,然后切断后路,逼自己向前走。
从Naes的发展来看,真的是走这样一条路。
创造另一个Naes
成为像P&G这样的企业是许多日化工作者的梦想..今年早些时候,庄奇川在他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中国的商业土壤上创建一家好公司,成长为世界级企业。
这是他对全世界的号角。虽然这样的说辞在去杠杆化和重组的经济形势下已经过时,但符合他的“左撇子”性格。长期以来,庄奇川一直坚持一个理念:不要过早放慢发展速度,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
得益于这一理念,Naes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但Naes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尽管近年来P&G的表现和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它在洗发水和沐浴露等个人护理产品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国内的对口单位,2008年后的李白发展可谓迅猛,如今与奈斯并驾齐驱。
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线非常相似。Naes是洗衣皂全国冠军,而立白是第一个到达洗衣粉的,成为新科冠军。与此同时,两家公司都在扩大个人护理产品市场,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宝洁也是一家肥皂制造企业,有179年的历史。洗发水的制作直到创立100多年后才开始。坏消息是,P&G第一次生产洗发水时,没有这么强的对手。事实上,即使在今天业绩下滑的情况下,P&G近5000亿元的销售额仍然是Naes的25倍!
虽然差距像鸿沟一样深,但庄琪川和奈斯需要的可能只是时间和一点点耐心。
本文来源于华商策略,经创业家族授权,略加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下载企业家APP,阅读中国最赚钱的7000家企业】
1.《纳爱斯广告 借200万贷款打广告,把一块肥皂做到全球第五,他说自己是一个不认命的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纳爱斯广告 借200万贷款打广告,把一块肥皂做到全球第五,他说自己是一个不认命的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79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