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逐渐加快,职业枯竭一直在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尤其是在一些高危行业,发病率尤为突出。
在意大利罗马“积木的艺术”展上,一名男孩在作品《呐喊》旁模仿画面里人物的动作。新华社资料图职业耗竭有哪些表现职业枯竭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圣地亚哥大学。哪些表现属于职业枯竭的范畴?
职业枯竭包括三个症状维度:情绪枯竭和衰竭;二、人格解体,陌陌疏离,冷嘲热讽;第三,缺乏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低。
具体而言,生理症状包括疲劳、疼痛、消化系统症状和体重变化、失眠;情绪症状为焦虑抑郁、易怒和脾气暴躁、自卑和缺乏自信,有时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和认知下降;行为症状包括人际关系不良、不愿社交、家庭关系危急、工作质量下降、频繁跳槽或辞职,甚至依靠烟酒咖啡因和毒品进行自我麻醉或自残。
一项涉及5575名受试者的研究表明,疲劳评分、抑郁严重程度和疲劳各维度的症状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且症状相似。但严格来说,职业枯竭和抑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职业枯竭与工作压力高度相关,摆脱高压环境后其症状可明显改善和缓解。抑郁症也与工作环境的压力密切相关,但即使脱离了这个环境,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也会持续存在,需要心理和药物治疗。
职业耗竭带来的风险可以说职业枯竭体现在各个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枯竭程度比其他行业更为突出。对全国10个省市1537名医生的调查显示,医院级别越高,医生职业枯竭越严重,三级医院医生严重枯竭的人数比一级医院高12.8%。其他统计显示,美国医生职业枯竭的发生率超过50%,是其他行业的两倍;对上海21家医院457名医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0.6%的医生有轻度疲劳;5.9%的医生出现严重疲劳。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应及时纠正。如果长期不改善,会对医疗安全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职业风险会增加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增加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增加医患之间的不和谐,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损害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同时也会增加身体疾病的风险,导致抑郁,增加个体酗酒、药物依赖、自杀的风险,并且存在劳动力不稳定、人员流动增加、劳动力成本较高等诸多现象,女性的风险明显高于男性。
职业枯竭导致的慢性应激会对参与学习记忆活动的神经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使人的大脑退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坊间传说中“工作太辛苦大脑会崩溃”和“人会变得“笨”可能有些道理。
发生职业耗竭怎么办职业枯竭的原因很多,所以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的来说,综合预防是消除职业倦怠症状的关键。
改变主意。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是很难避免的,要学会改变思维,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凡事不要过于情绪化,不要一概而论,不要把负面事件带入日常生活。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一生,更不是唯一。改变思维是改变行为的基础。
好好睡觉。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恢复体力,修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良好的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增强免疫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产生针对各种入侵抗原物质的抗体,并通过免疫反应将其清除,从而保护人体健康。因此,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维持人正常的心理活动是极其重要的。
健康饮食。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健康的饮食不仅可以促进健康,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所谓食物补充,就是食物能起到药物不能起到的作用。
定期锻炼。与其他预防措施相比,科学规律的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职业倦怠最快、最经济、最普遍的方法。运动可以优化睡眠,释放或缓解各种压力,改善和恢复前额叶皮层的功能,释放多巴胺、内啡肽、BDNF等“快乐因子”,提高认知功能。
适度的社交。适度良好的社交可以消除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收获资源的“共享”。只有通过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与人相处融洽,合作共事,创造“人与人和谐”的境界,保持良好的心情,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消除职业倦怠的症状,需要进一步看心理门诊,待医生确诊后再给予规范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1.《北京生活压力大 上班族工作压力大 小心“职业耗竭”正在侵蚀你的身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生活压力大 上班族工作压力大 小心“职业耗竭”正在侵蚀你的身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81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