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头要从北京五个地方的对比开始…
东四十条1980年的东四十条↑2018年的东四十条,道路宽阔,绿树掩映,高楼夹道。马甸1984年的马甸路口↑2018年马甸路口已经变成马甸桥,成为北三环重要交通枢纽,桥旁楼宇林立,夜色中灯火璀璨。沙子口1980年的永定门外沙子口2018年,从沙子口北望,京津城际复兴号列车飞驰而过,与2004年恢复的北京中轴线标志之一永定门城楼交相辉映。复兴门1986年的长安街复兴门2018年的复兴门,自行车大军早已不见踪影,但共享单车的出现又让这种出行方式得到了复兴。西单北大街1986年的西单北大街2018年,统一涂装的出租车取代了“面的”,继续在西单为市民提供更环保舒适的便捷出行服务。这五组对比照片来自两代摄影师的合作,老照片的作者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1979年,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改革之风给北京带来了生机。这一年,刚刚满20岁的北京青年刘颖一被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宣传科,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了他的相机与道路的同伴生涯。
起初,自小热爱绘画的刘颖一,主要负责绘制交通安全海报和标语。刘莹仪和同事们踩着脚手架,花了几天时间在路边贴上了巨大的宣传海报。在交通安全宣传和媒体的配合下,刘颖一把画笔换成了相机,开始专职从事公安交通摄影工作。“那时候的路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路’。”现已退休的刘英益回忆说,当时经常有几节车厢跑进北京,满载乘客的无轨电车和公交车在空摇曳的马路上缓缓行驶。
1980年7月,北京郊区西直门的农民,赶着毛驴上了北京的立交桥。
翻看厚厚的专辑《大路》,刘颖一用作品讲述了北京的道路建设和城市变迁的历史。
各种立交桥是北京路网发展的最好见证。1979年9月28日,建国门立交桥竣工通车。在刘莹仪的镜头里,空废弃的建国门大桥上只有一辆大公共和三车,桥边有大型平房和工作塔吊。
1979年9月28日,建国门立交桥建成通车
次年12月22日,北京第一座三层立交桥西直门大桥通车。刘莹仪在桥上等了很久,想拍一张车流的照片,所有的车都缓缓驶过。据统计,1978年北京机动车约7.7万辆,私家车几乎没有。
1980年12月22日,北京第一座三层立交桥——西直门大桥通车。
当时刘颖一想不到北京的路会从二环修到六环。西直门大桥、朝阳门大桥、三元大桥、国茂大桥...城门塔消失多年后,这座桥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三四十年来,刘莹仪爬过几次楼梯,空也拍过熟悉的桥。过去,桥区周围的大庄稼早已是高楼林立,流浪之路空完全成了历史。“从期待交通,到渴望一路走来,这就是一个城市成长的烦恼。”刘莹莹感慨地说。
西直门大桥在2000年。
交通的变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注解。80年代,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是刘莹仪镜头里的主角之一,连执勤的交警都骑着自行车巡逻。当时刘莹仪为了给几家报纸发投稿的照片,不得不骑了几个小时的自行车。
1988年,交警骑自行车在街上巡逻。
20世纪90年代后,汽车逐渐进入普通人的家中,满大街跑的“面对面”成为时代的标签。交警也有了更高效的交通工具,开始开着“长江750”摩托车,“拉达车”和“北京切诺基”吉普车在街上巡逻。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交通管理设施和方法不断更新。刘颖一的镜头记录了几个“第一次”应用雷达测速检测超速的过程,第一次使用酒精检测器严格检查酒后驾车,第一次使用手持电台,第一次在长安街公交专用道,第一次从国外引进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立交通控制中心,北京交通指挥中心与国际先进水平和新的警车与全球定位系统定位...
1981年6月16日,交警首次使用车载雷达速度计检测车辆超速。
1981年8月4日,交警在沙河朝宗桥下首次使用酒精检测仪。当时所有的司机都对这种新仪器感到好奇。
现在把环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称为“路”显然不合适,但这个词是北京交通建设的起点,承载着几代人青春的回忆。
刘颖一的照片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道路的变化。从1980年乡土气息浓厚的京昌路,到今天的八达岭高速,照片里留下了近40年的历史。
1.《田明建照片 这组照片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巨变,北京马路见证一代人的青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田明建照片 这组照片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巨变,北京马路见证一代人的青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81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