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袁大才是诗坛数十年的领军人物,门下弟子众多,其“气”论也颇为盛行。毫无疑问,他对自己的诗极其自信,那封“自鸣得意”的信当然只是谦虚的说法。如果你不相信我,他接着讲了另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王延龙
据福建人林元峰说,他有一个亲戚,家里“很有钱”。一天晚上,一群小偷破门而入,把他们的主人绑起来后,开始四处寻找财物。突然,他的“贼魁”看到“灯下有宋版《文选》和两卷《仓山全集》”,马上意识到“这老头能藏古书,能读绥远先生的文选,不是俗儒。”于是,他下令释放他的主人,留下他的财产,只剩下这两本书。
众所周知,宋代刻书一直很珍贵,藏书家以收藏一两本宋代书籍为荣。到了清朝的时候,已经很难找到宋版的价格了。据说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曾经以一个庄园为代价,买了一本宋代刻书《二汉书》,曾被赵孟頫收藏。几经周折,这本书以1200金的高价被钱钱乙收入囊中。由此可见宋刻本的珍贵。
按照袁枚的言外之意,这群文贼实际上是平等对待《宋文选》和《小仓山居全集》的,所以《小仓山居全集》的价值和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这个故事的真相不得而知,但它表明袁枚至少对自己的诗集有信心,甚至自负。
以上两个故事与偷书有关。这让我想起了其他几个相关的事情。
首先是永乐大典的消失。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书。据说写这本书的时候有22877卷,11095卷。只有一本原版书。嘉靖年间,明世祖有一本临摹,是后来流传于世的书。原著被送回南京文远馆,然后就消失了。几百年来没人知道。
《永乐大典》本本散落于明代,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撰修时仅有八千多本。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被洗劫一空。大典也散了。到光绪元年翰林院翻修的时候,永乐大典已经不到五千册了。据记载,这本书之所以严重失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官员对自己保密。根据清朝的规定,一定等级以上的官员可以在翰林院查阅书籍。所以很多官员往往利用在翰林院查阅书籍的机会,穿着官袍扛着大礼,把它当成自己的。据说,晚清著名学者、诗人温从翰林院偷了100多本《永乐大典》。
第二个是关于康有为在Xi安卧龙寺“偷经”的。
1924年11月,康有为应陕西巡抚刘振华之邀,来到陕西讲学。其间有一次参观卧龙寺,发现卧龙寺里有一部宋代的藏经,上面刻着沙子,非常珍贵,但残缺不全,损毁严重。康有为随后与寺庙谈判,想将经文运到上海,以科洛版本重印。印好之后,将真经还给卧龙寺,寺里欣然同意。
但没想到的是,刘振华的下属在帮康有为背经文的时候,也在庙里背了一些别的经文。和尚们认为康有为故意借机在庙里“偷”经,联合声讨南海圣人康有为“偷经”,并向当地法院提出上诉。一时舆论哗然,康有为臭名昭著。
据记载,当时渭南著名学者吴念堂在康有为居住的会馆门口写了一本书,上书“社稷必亡,老有所死。”这副对联不仅巧妙的在后缀中嵌入了“有为”二字,而且有自己的出处。上联出自《中庸》。“国将亡,妖将有。”下面一环来自《论语》。“老而不死,是贼。”作者故意省略了“妖孽”和“贼”两个字,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当时,上海的陕西名人徐朗溪请人画了一幅《康圣贤窃经》,以“圣贤不死,贼不拦”为题刊登在报纸上。
这时,康有为遭到一伙人的攻击。虽然他愤怒地发表声明解释,但在舆论的压力下,他还是不得不原封不动地把经文送回卧龙寺。印完经书,我就睡。直到十几年后,在杨虎城等人的帮助下,这部珍贵的藏经才得以影印。康有为是否有意借此机会多运经书,历来争议颇多,一直难以弄清楚。但毫无疑问,这件事对康有为“南海圣人”的形象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已故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山在他的著作《康有为在安的演讲》中认为,这件事实际上是“因为康有为在安的演讲引起了‘新旧观念的冲突’,进而‘形成了反对康有为和他支持的刘振华的政治斗争’。至于康生仁的盗经论,不过是‘题’的发挥罢了。然而,这个世界充满了硝烟,90多年过去了。与此同时,真相是假的,也是真的,争论是模糊的。谁能说清楚真相?
鲁迅的孔乙己也是学者。当别人看到他偷了家里的书被吊打时,他辩解说“偷书不算偷...偷书!秀才的生意能被偷吗?”是啊,很难说是不是盗窃。
1.《盗经 康有为曾在西安卧龙寺“盗经书”?不过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盗经 康有为曾在西安卧龙寺“盗经书”?不过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81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