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华园、折叠园、柿子树园...四合院前窗下居民自发种植的角地,被美院师生改造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微型花园。
侯晓蕾老师和刘欣同学一起,帮助秦鸿胜大爷改造他家窗前的空中花园。于丽爽摄经过一年多的宣传和老东西改造盆栽、胡同微园设计展等活动的启动,胡同微园工程从4月22日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中央美术学院的侯老师和朝阳门街社区的居民在胡同中改造了六个微型花园。
走进时嘉胡同15号的内院,75岁的居民黄旭和他的妻子刘永杰,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生苏春婷,正在他们的窗户下整修花园。
徐大爷住在西厢房,三室,南北窗下空,门后一棵柿子树。“之前,我在树下这个地方种了一些丝瓜和葫芦丝。北窗下是煤棚,南窗下堆满杂物。窗台上有些花。”
萧肃带着工人师傅先拆了煤棚,然后运出了10多袋渣土垃圾。然后用老两口攒下的旧砖搭花池,柿子树下搭了个木凳。
改造基本完成的柿子树花园。于丽爽摄开始种花!萧肃带来了萱草、月季花、绣球花、薄荷、绣球花、倒挂金铃、天竺葵等。老两口准备了坛子、老脸盆、老花盆、老鱼缸、鸟笼等。将月季和绣球花种植在土壤中,将萱草和绣球花转移到容器中并放置在花池中
想不到许叔叔还救了一个废弃的厕所,他从来没想过要扔掉。萧肃汗流浃背,和这对老夫妇一起擦洗厕所,把土铺在上面,还种了矮牵牛。白色的马桶,红色的花,不好玩。
所有的花都种在窗户下面,在北墙下面,萧肃特意为这对老夫妇准备了一个木架子来放杂物。“这个花园把小院子搞得这么漂亮,你可以把你能扔的都扔了,把花放在这里!”看着眼前的美景,刘阿姨笑了。
22号花了整整一天,刘阿姨的柿子树园改造成功!
去年,历史学家胡同博物馆和历史学家社区联合组织了一次活动,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学生和居民用旧物件改造盆栽。刘阿姨来参加。后来美院师生在馆内举办了胡同微园设计展,刘阿姨很期待。申请胡同微园改造时,刘阿姨果断报名。街道为每个花园申请了3500元的材料,杨梅的师生免费指导设计和施工。萧肃和老两口讨论了刘阿姨家的装修方案。
同一天,时嘉胡同45号的折叠花园也在建设中。
史家胡同15号柿子树花园改造完成后,师生和居民合影。于丽爽摄“原来的院落装修升级的时候,拆除了违章建筑,清理了杂物。这个院子才造出这么大的花池,大概12平米。小区给苗,我负责养护。有花有草,但这里都是平的,没有美。”64岁的居民周华说。这一次,她希望通过改造达到立体效果。
和她配对的舒维辉,从三个维度努力。花池中间斜插一根竹篱,篱下种上月季,月季向四面八方生长,会和花池的四个方向产生不同的效果。花池的北侧有一棵丁香树,下面种着金银花,让花朵爬上树来实现地与天的连接空,同时树与树之间也有隐私空。
建设还在进行,周华美得合不拢嘴。路过的邻居也询问是否可以翻新门窗。
秦洪生大叔的窗户是背阴的,结合场地条件选择一些喜阴植物,收集雨水和空冷凝水进行灌溉。宗秀英奶奶家门口有一条很大的长条形空可以种植更多的攀缘植物...同一天,其他花园也开始建设。
“胡同居民特别喜欢种植,但缺乏审美的设计手法。美院师生参与,通过美学方法对原园进行重组,希望起到示范作用,激发大家对绿色的向往,给居民带来更多美的享受。”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侯介绍。
与新建花池、放置花箱的城市化改造不同,胡同微园工程强调旧材料的利用和生活气息的挖掘。“改造后,看起来特别漂亮。仔细看,基本都会用旧东西,包括旧砖旧瓦,没用过的锅碗瓢盆等等。这就是胡同居民的原始生活方式。”侯对说道。一期工程完成后,将根据居民意愿开展更多的胡同微园项目。
1.《国美天空 北京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四合院 美院师生进胡同当花匠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美天空 北京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四合院 美院师生进胡同当花匠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81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