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首次阅兵。这将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15次阅兵。六十六年前,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是共和国的第一次阅兵。毛泽东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大门口,向浩浩荡荡的人民解放军挥手致意,欢呼雀跃,举国沸腾。最震撼的一幕来自战车的隆隆声。几十辆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坦克炮塔上,旗帜是打猎的,车身上画着“英雄”三个大字。这个坦克的制造者是日本侵略者,但拥有者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中国人民。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从战争中走出来,成绩斐然。辽沈战役破锦州、下沈阳,平津战役关天津...是人民装甲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最好见证。
“老头坦克”东安位于中苏边境。日本占领东北时,在安东建立了大型军事基地,抵御苏联。东北坦克旅选择这里作为驻地。
坦克旅扩编为战车团时,朱瑞来作了动员报告。延安炮兵学校的校长,此时是东北民主同盟的炮兵司令。他带着延安炮兵学校的1000多名师生来到东北。两年时间,一支700多门炮、15万多发炮弹的强大炮兵部队诞生了。朱瑞因此被称为“中国炮兵之父”。
东北坦克旅也是朱瑞直接领导的。他根本没有兴趣扩展成战车团。他对新成立的战车团的指战员说:“我们现在有一个坦克团,以后还有坦克师和坦克军。你们都是老母鸡,坦克必须靠你们来下蛋!”
东北坦克旅确实按照朱睿的要求,开始在安东“下蛋”,培养第一代坦克驾驶员和解放军装甲兵干部。
董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培训团队学习坦克驾驶。
东北坦克旅只有两种坦克,一种是97式中型坦克。后来收集了好几个100款,其实是后来97款的改进款。士兵不喜欢叫日本人的名字,就按100的重量叫18吨坦克。
高科拿到的第一辆97型,有自己专属的名字——“老人坦克”。是97式老款的第一代,也是坦克大队的“老资历”,但也是车龄很长的“老人”,零部件老化严重,各种病都有。
另一种坦克是94型,在日本被定义为超轻坦克。其实是很舍不得放在坦克里的。94型坦克只有3吨重,只有3米长,还没有现在普通汽车那么大。小得惊人的94式在坦克大队被称为“小斗坦克”。
“红小豆坦克”的武器只有机枪,平均装甲厚度只有6 mm,火力和防御力都比较弱,在战场上比较尴尬。即使在坦克匮乏的东北坦克旅,“小兜坦克”的主要用途也只是初级驾驶训练。
“小豆坦克”真的被送上了战场,但它的对手是东北土匪。当时东北武装土匪很多,但是土匪手里只有小武器。强盗不可能像电影《智取虎山》那样装备坦克、飞机和反[/k0/]炮——对了,电影里刻的坦克是97式。
派坦克参加不过,颇有“杀鸡用牛刀”之感。一是战车团用这样相对轻松的战斗演练战术,二是对训练队的学员进行实战考核。
1946年11月,东北坦克旅派出4辆坦克参加支援山区、农村打土匪。董来帮忙开了一辆“小豆子坦克”,随队出发了。没想到,火车一把坦克运到车站,董的“小斗坦克”就掉链子了。
油箱刚启动,化油器就着火了,驾驶舱里浓烟滚滚。车外的指导员拉着董的衣领把拉了出来。饶是如此,的头发还在烧,手上和手臂上还冒出了一个水泡。
坦克的炮火很快被扑灭,但董和这个“小豆子坦克”没有得到参加战争的机会。另外三辆坦克与剿匪部队合作,成功而轻松地结束了战斗。
回来的路上,董担心拿不到毕业证。然而,几辆坦克相继抛锚,这让他展示了他在维护和支持方面的独特技能。
其实东北坦克旅收集的坦克大部分都是患有各种疾病的“老人坦克”。这些宝贝疙瘩的保养主要是几个日本技师抓的,大部分人“想看就别碰”。幸好董对略懂日语,又能凑过来观察和帮助。保养是坦克司机的基本功,而董已经为偷师打下了基础。
一个“小豆罐”的发动机气缸有一个坏了,平时是大修理项目,途中无法进行。董想了个办法,把坏缸拆了,一边研究一边修。虽然没有完全修好,他还是让坦克“脱裤子”。两个坦克的电池都充不上电,关机也不能启动。董用两个纸卷支撑着继电器,确保发动机能给电池充电。
战后,没有参加战斗的董获得三等功,顺利毕业。
但是,从集训队毕业并不意味着会有坦克。东北坦克旅能操作的坦克只有十几辆。
董开始了把“老人坦克”放在车库里的念头。
一战功成1948年9月,辽沈之战即将打响,真正的决战来临了。东北战车团奉命参战,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首次参加大规模城市战斗。
战车团把钱都拿出来了,分配了14辆97式的车训练团,连作战用处不大的“小豆坦克”都分配了。只有一个97没人要,那就是“老人坦克”。
战车团无意把“老人坦克”送上战场,但它太旧了,故障太频繁,以至于技师们对修理已经厌倦了,就干脆把“老人坦克”停在车库里,让训练队观察教学。
战车团人多车少,东莱的支援车组不分配给坦克。该列车组共有四人,包括队长牛生贵、司机董、机枪手李群、机枪手吴佩龙,组成97式列车组。四个人写了战书,要求开着“老人坦克”上战场。领导同意了,但是只给了一个星期去修“老人坦克”。
四个人去车库,很担心。“老人坦克”原本因故障停了很久,车内很多部件被拆下来进行演示教学。两节电池不见了,三个轮子不见了...差点就坏了。但是除了咬紧牙关别无选择。
四个人没日没夜的干了七天,其他坦克都在火车上准备出发,但是“老人坦克”还是启动不了。
营长过来劝他们放弃。看到他错过了战争,火车组的四个人都很焦虑。董立下军令状,只要“老人坦克”上了火车,保证下火车前修好。
营长最后一次宽限,把“老人坦克”送上火车。董没有食言。列车到达最后一站彰武,“老人坦克”顺利下水。
战车团在彰武下了车,行进了一百多公里,集结在锦州东北的小黑北村。他们即将参加的是辽沈战役的关键战役——锦州硬仗。
这时,一个坏消息传来。前几天,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朱瑞在锦州关口黟县战役中牺牲。
正在服役中,炮兵部队对新缴获的美军重型榴弹炮进行了一次小型测试。战斗还没结束,朱瑞就去前线考察这种重炮的要害作用,不幸踩到了一颗地雷。朱瑞是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军。中国炮兵的创始人,第一坦克部队的创始人,没能在锦州看到第一次大规模的炮兵战斗和坦克战斗。
“为朱司令报仇!”战前战车团的动员,因为朱瑞的牺牲更精彩。
1948年10月14日11点,总攻开始。
坦克通过两种方式与步兵合作进攻这座城市。“老人坦克”和其他三辆坦克负责一路攻击锦州站。
炮击拉开了战斗的序幕。东北野战军一次集中600门大炮,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斗。锦州外防线被子弹覆盖,硝烟滚滚。
咆哮的坦克卷起烟尘,冲开了去路。
一辆18吨的97型改进型率先出击,后面跟着两辆“小豆子坦克”,形成三角形攻击阵型。“老人坦克”放在最后。负责指挥的坦克连长对“老人坦克”还是不放心,怕半路抛锚影响冲锋。
金州铁路桥的桥口是预定的攻城入口,是敌人修建封锁的。18吨重的坦克直接撞在墙上,试图打破一个缺口。但是这堵墙有将近一米厚,无法拆除。一阵炮火袭来,18吨坦克轰然倒地。
这一刻,“老人舱”硬朗了。在董、的驾驶下,它一边全速出击,一边躲避炮火,轰击敌人的工事,一个个清剿。旅级步兵立即发起冲锋。在“老人坦克”的掩护下,工程师们炸开了铁路桥的桥口,“老人坦克”率先冲了进去。
巷战之初,“老人坦克”带着“小豆子坦克”,掩护步兵,迅速夺取锦州站和锦州新城。
人们终于挤在了有城墙有护城河的锦州老城区,激战更是艰难惨烈。
战车团用三辆坦克增援“老人坦克”。这次“老人坦克”作为指挥车,带队冲锋。
四辆坦克遭受了敌人最密集的火力攻击,炮弹和手榴弹追逐着坦克,遍地开花。一辆坦克被炸飞了,两辆掉进了护城河的火山口,动弹不得。“老人的坦克”被卡在沟里,车底卡住,打不开。
步兵还在英勇冲锋。没有坦克的掩护,敌人密集的火力将他们扫入血泊。
就连教官陈明也在“老人坦克”里。这时,他已经红了眼。“董,你要是不开坦克,我就开枪打你!”
“其实教官没说开枪打我,我已经绝望了。”董对说道。他打开舱盖,跳了出来。他顾不上密集的子弹,钻进地下的坦克,徒手清除了障碍物。
“老头的坦克”又一次阵脚大乱,炮塔上的火炮和机枪不停地隆隆作响。董来帮忙把坦克开过了沟,闪了一下,再一次带头攻城。
“老人坦克”也很绝望。敌人用重火力迎接它,子弹叮当作响,但它并不害怕,但它还是得到了几发炮弹。盔甲被炸毁,陈明的手指被炸掉。油箱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被炸毁,油箱泄漏。如果你继续开车,发动机很可能会报废。
然而“老人坦克”神奇地坚持了下来,却始终没有关掉。董弗莱一直开着它,绕着金州老城区的街道和走廊转了一圈。最后,他们击中了位于范的国民党军司令部,那里有几支枪经过,挂着一面白旗。范被活捉了。
短短31小时,锦州被攻克,辽沈战役开始“关门打狗”。
董奋勇作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老人坦克”的车身上,从此画出了三个大字“英雄”。
1.《功臣号 解放军第一辆坦克功臣号传奇:攻克锦州变功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功臣号 解放军第一辆坦克功臣号传奇:攻克锦州变功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83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