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金融夜谈,是海龙债务偿付危机的最后一个偿付期限,备受关注。最后一刻,山东海龙宣布“11海龙CP01”赎回公告,4亿余元本息即将正常赎回,危机解除。但对于这个消息,网络上后悔的声音铺天盖地。诚然,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不善,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海龙本身也难辞其咎。其主体评级和债券评级屡降屡降,主体评级最终调整为垃圾级,评级展望降至负面,“11海龙CP01”信用评级降至“C”,而短期融资券赎回在即,面临赎回危机,没有办法重返天空。似乎一切都指向即将出现的中国第一次债券违约。在很多人眼里,这不仅是一个违约,更是一个将给中国债券市场带来巨大变化的福音。就在众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紧张甚至兴奋等待的同时,赎回公告从天而降,“定时炸弹”危机流产,业内和舆论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有人一直在大声疾呼,说眼前付款虽然是投资者的幸事,但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却是一场悲剧,“这将使中国债券市场再次错失市场化的机会”。似乎只有真正看到违约,中国的债券市场才能成为真正的信贷市场。我国似乎有看不幸的传统,从鲁迅的“人血馒头”就可以看出来。每个人都在人群中欢呼,看着人们死去。似乎只有有人被杀,他们的血才能真正成为围观群众治病救人的“馒头”。但是,即使在鲁迅笔下,“人血馒头”也不是良药,既救不了遇险病人,也唤醒不了无聊的围观者。山东海龙违约也是如此。海龙债务违约并不能保证真正的市场化信用债券市场的到来。反之,可能导致中小企业未来融资成本增加,损害地方政府信用。债券市场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当中小企业的民间债务真正有了,违约的可能性依然难以消除。这样的危机可能会经历很多次,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信用危机最终是可以顺利赔付的,并没有坏处。业界也不用失望。在未来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压力下,如何设计更合适的偿债保障措施,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保障债券违约后债券持有人的权利?
1.《馒头事件 山东海龙:海龙债兑付危机与人血馒头事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馒头事件 山东海龙:海龙债兑付危机与人血馒头事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87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