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行车灯是重要的安全部件。德国交通管理部的调查显示,白天开着前灯开车可以避免3%的交通事故。荷兰交通部在国内一些城市进行了试点,结果白天开车时打开电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减少了5%至12%。

欧盟也颁布了法规,规定从2011年2月7日开始,欧盟境内所有新轿车和小型货车都必须设置每周驾驶灯。从2012年8月7日开始,欧盟内所有新的各种卡车和公共汽车必须设置每周驾驶灯。

每周行车灯是一个很受重视的功能,至少在国外被认为是这样普遍的,如果这个功能坏了,就要注意车主。下面介绍对宝马周行车灯不亮失效的看法。(威廉莎士比亚,美国作家)。

日间行车灯不亮而失效的原因:

1、设置关闭日间行车灯的车辆;

2.同伴灯的保险丝融化:保险丝融化后,通常左右两侧都不亮。如果一面不亮,就不是保险丝的问题。

3、线束故障:检查前照灯控制模块和日光灯之间的线束。

4、导向环驱动器故障:驱动器插头接头松动或连接不良。

5.日灯灯泡问题:如果灯泡的灯泡质量有问题,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增大,工作电流减少,日灯熄灭。

6、大灯控制模块,驱动器故障:例如,大灯模块受潮,大灯控制模块容易发生故障。

我们该怎么办?

1、消除设置、保险丝、线束问题。

2.如果是左右一边的问题,我们可以先调整左右车灯的驱动器,如果故障也跟着调,则是驱动器的问题。如果故障持续存在,驱动器没有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重新校准左右两侧的灯泡,故障也跟着调,就是灯泡的问题。如果故障依然存在,意味着灯泡也没问题。您可以执行以下检查:

a、尝试编程前灯控制模块。

b、检查导向环驱动器及其插头连接器。

c、更换前照灯控制模块;

3、如果左右两侧都不亮,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检查。

a、检查灯泡。

b、检查前灯驱动器

c、尝试头灯控制模块编程;

d、检查导向环驱动器和插头连接器。

e、更换前照灯控制模块;

提示:

一、每日关灯方法

1.对于没有idrive的车型(通过方向盘左侧的拉杆按BC键完成)

a、打开点火装置,保持停车状态。

b、左侧照明杆上有一个带有“键”标记的表盘。然后按BC键。

c,按“显示日光图标”按钮,然后按BC键。

d,按拨号按钮,选择关闭,然后按BC键。

2、对于带有idrive的车型。

这很简单。可以通过idrive直接设置。设置——照明3354日灯,不选择日灯即可。

第二,自己安装的日灯套件。

对于一些宝马车主自己安装的周行车灯套件来说,其开关是通过检测汽车的电源电压来实现的,发动机停止时电源电压一般不超过13V,此时周行车灯将关闭。发动机工作后,电源电压一般在14V左右,每周行车灯会自动打开。

但是,该套件可能与汽车本身的电力管理系统相矛盾,一些宝马型号配备了智能发电机调节系统(IGR系统),IGR系统以软件的形式集成到发动机控制单元中。与传统的充电调节方式不同,智能发电机调节装置有一定的充电策略。车辆有能量回收系统,蓄电池不再充满发动机的动力,只有最大值的80%。这样,车辆减速时可以利用车辆惯性给蓄电池充电。

在这种智能化发电机调节系统中,发电机在低电压下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只有在系统定期禁用智能发电机调节功能时,才允许使用电池1

00%充电,以使蓄电池全部恢复容量。通过IGR系统的电压变化规律可以看出,车辆的电源电压是在11.8~14.8 V变化的,这就造成了在电压较低的时候日行灯不亮。

三、用GT1诊断仪解除宝马日间行驶灯功能的编程方法:

1、点火开关ON,连接并启动GT1,在主菜单选择“设码/编程”功能项,进入下一级菜单。

2、选择项目“1-CAR MEMORY”,即车辆记忆系统类别,进入下一级菜单。

3、选择项目“4-照明”,可看到分为两个子项目:“内部照明”和“车外照明”。选择“车外照明”,其中有“日间行驶灯”子项目。

4、选择“日间行驶灯”项目,可看到车辆此时的日间行驶灯工作状态值,如果是处于开启状态,那么就点击“取消”。然后将GT1退回至“1-CAR MEMORY”的菜单界面。

5、选择项目“99-车辆设置”,点击后,可看到若干个子项目。选择“2-日间行驶灯”项目,点击后选择“未进入工作状态”,并确定。

6、关闭车辆点火开关再打开,外部驻车灯熄灭。转动灯光开关至小灯档位,驻车灯才点亮,说明日间行驶功能以取消,编程工作完成。

1.《【宝马3系日间行车灯怎么开】宝马每周行车灯不亮,失效的原因和相关知识介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宝马3系日间行车灯怎么开】宝马每周行车灯不亮,失效的原因和相关知识介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81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