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来,由于整个社会的变化深受西方的影响,我们很多传统的家庭观念、家庭文化、家庭训练、家庭作风等都被人们遗忘和否定,甚至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家庭风格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观念。“母国”、“家天下”、“天下一家”的概念都是从家开始的。这就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同的文化对人生的理解不同。
不同的文化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所谓对生命的理解,就是生命从哪里来,生命如何延续,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在中国文化中,万物自然生成,所以生命自然生成。天地和谐,万物出世,每一个生命都一样。人类也是如此。夫妻和儿子都是自己生的。所以,生命和生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有天地,再有男女,再有男女,再有父母,父母有了孩子才能有父子、君臣五种关系。都是在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中。生活应该是自然的,自我实现的,自我调节的,自我适应的。因此,中国文化非常重视群体生活、连续生活以及生活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点和西方文化有些不同。
西方文化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被另一种力量操纵的,就像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一样。万物的生命都是一个神创造的,造物主只有一个。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独立的个体。它与其他生命没有内在联系,只有外在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文化强调个体独立。就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言,西方与中国的差异就隐含了这个道理。
中国人的人生观是自然的人生观,是群体的人生观,是相亲的人生观,自始至终都不是独立的个体。
在中国,父母和孩子关系密切。在西方,父母和孩子只是上帝创造的两个独立的个体。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在中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双方组成的家庭的意义单位。从这样的人生观来看,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庭,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内在的血肉关系,用儒家的话说就是血缘关系。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儒家的血缘观念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因为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中国的血缘观念就是以家庭为世界,没有家与国之分。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一家一血缘,而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这样的观点显然不符合中国的人生观。中国的人生观是自然的人生观,是群体的人生观,是相亲的人生观,自始至终都不是独立的个体。
在中国的人生观中,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系,主要是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强调个人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西方文化中,主要是人的外在信仰的关系,我和你是什么关系,你和他是什么关系。大家只注重外在自我权利的维护。这些都是中西人生观差异造成的。中国家庭文化是由这种人生观形成的一种基本文化。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最直接的就是亲戚之间的血缘关系。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最直接的就是亲戚之间的血缘关系。《论语》中很多思想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魏晋哲学家王弼虽然寿命很短,但学术成就卓著。他对《论语》做了解释,但是丢失了,只保留了几篇。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孝道的定义:天生有爱就是孝道。《论语》中的“孝与孝”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是自然之爱的表现,属于人性,而不是我们强加的外在关系。家的结构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在中国,人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戒律、家庭仪式、家庭规则等。,从而形成了中国代代相传的家风。
我们和其他生命是从天堂和地球出生的相关生物。
如果我们的人生观没有改变,从来不认为“我”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独立个体,而认为“我”是父母养育出来的生命,我们就永远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内在的血缘关系。如果把这种想法扩大,就可以扩展到天地万物。所以中国文化中有万物一体的思想。
就人类而言,我们都是人类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和其他生命是从天堂和地球出生的相关生物。张载的《明希》里有一句名言“人是我的同胞,物是我的”,也就是说,万物是同类,都是天地生的生物。
这种想法在西方文化中很少见,他们更认同独立个体。所以西方并不特别重视家庭文化。但其实西方并不能完全避免家庭的问题,只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不太注重家庭文化和家庭风格的建设。
本文基于楼玉烈先生在京德学院2018春季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刘晶晶
1.《中国生命 楼宇烈:中国人的生命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生命 楼宇烈:中国人的生命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00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