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高校毕业生城际流动特征 大学毕业你往何处去?

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直是城市和地区竞争的焦点。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可以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创新和经济增长。为此,2017年以来,各城市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也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常住人口比例仅为19.1%,但区域GDP创造的比例高达40.2%,而其他城市和农村以80.9%的人口创造了59.8%的GRP,36个主要城市的生产效率是其他城市和农村的2.85倍。所以以北方、广州、深圳为首的大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很有吸引力。

在各种就业流动中,城际流动是大学毕业生非常关注的一种流动。那么,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的现状如何?毕业生就业中城市间流动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目前的收入有多大?基于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的数据,参照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的城市类型分类,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学习和就业决策提供参考,为政府进一步开放劳动力市场,鼓励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大学毕业生不流动,谁流动,怎么流动

按照家庭所在地、学校所在地、就业所在地的组合,高校毕业生流动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持续流动,即学生从原籍地流动到大学所在地读大学,毕业后再从大学所在地流动到原籍地和大学以外的地方就业;二是回流,指学生为了上大学,从原籍流向大学所在地,毕业后再回到大学所在地就业;三是前流动性,即学生从生源流向高校所在地,毕业后留在高校所在地就业;第四,后期流动是指学生留在出生的大学,毕业后流动到其他地方就业;第五,没有流动,就是学生在原籍读书,毕业后留在原籍就业,没有任何流动。

总的来说,根据笔者的调查,87%的大学毕业生在学习或就业过程中经历过城市间流动,而同年只有42%的毕业生经历过省际流动,这表明45%的大学毕业生在学习或就业过程中经历过省际流动。经历过城际流动的学生中,32.7%是继续流动的大学毕业生,21.9%是返乡,28.9%是早期流动,3.5%是后期流动。

根据高校毕业生家庭所在城市的类型,毕业生流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毕业生回流和不流动的比例越大,毕业生继续流动和早期流动的比例越小。

具体而言,一线城市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达到72.2%,其中44.9%的毕业生在学习或就业期间没有在城市之间流动,27.3%的毕业生在异地学习后选择回家。城市就业;二线城市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比例达到47.1%,继续流动和提前流动比例分别达到22.3%和27.1%;而三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毕业生不到30%在本地就业,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流动或在学校所在城市工作。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在学习或就业过程中经历过城际流动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是流动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在这两类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可以看出,与三线城市等城市相比,一线和二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拉动作用更强。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趋势是向上流动,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在三线城市和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工作,这表明积极有效的就业激励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吸收作用。

影响大学毕业生城际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就人口特征而言,大学毕业生在城市之间的流动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倾向于不流动,而男性更有可能继续流动和随后流动。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户口对大学毕业生选择城际流动模式没有显著影响。

从家庭背景来看,与农村家庭相比,县城和城镇家庭的毕业生更容易在前期继续流动、回流和流动,而城市家庭更容易在前期选择不流动而不是继续流动和流动。与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毕业生相比,年收入在5001-10000元之间的毕业生更倾向于继续流动,后期流动;家庭年收入在10001-20000元的毕业生回国的可能性更大。家庭年收入2001元及以上的毕业生更容易继续流动和回流,家庭年收入2001-50000元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前期流动。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容易在城市之间继续流动、回流、早期流动。与本科生相比,专科生继续流动、回流和后期流动的概率显著较低,而研究生早期流动的概率显著较高,后期流动的概率显著较低。高校类型是影响高校毕业生跨城市流动的重要因素。高校“层次”较高的毕业生更容易跳槽。与前985高校毕业生相比,前211高校毕业生、普通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继续流动和返回流动的可能性显著降低。

从区域经济因素来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大学毕业生城际流动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持续流动、早期流动和后期流动。就业城市对大学毕业生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就业城市人均GRP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RP的比例越高,毕业生异地工作的可能性越大,但回流的可能性越小。从家乡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均GRP和第三产业产值在GRP中的比例越低,毕业生越倾向于异地工作,这反映了家乡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显著推力。

大学毕业生跨城市流动的成本和收益是什么

在分析了不同流动模式毕业生的收益和成本后,作者发现不同流动模式毕业生的收益和成本存在显著差异。从月起薪来看,继续流动的最高,5271元,前期流动的次之,返回流动不流动的月起薪较低。从求职成本来看,归国毕业生求职成本最高,其次是后期移民,前期移民成本最低。

从毕业生家庭所在城市来看,对于一线城市家庭毕业生来说,之前的农民工毕业生月薪最高,成本最低;对于二线城市的家庭毕业生,连续流动和提前流动的月起薪较高,后期流动和不流动的求职成本最低;三线城市的毕业生,提前流动和继续流动的月起薪较高,提前流动和不流动的成本较低;对于其他城市的毕业生来说,月起薪较高,前期流动成本最低。可以看出,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提前流动和持续流动是获得较高起薪的主要流动模式。

分析结果表明,“就业流动性”可以显著增加收入,而“学校流动性”本身并不能显著增加收入。与非流动高校毕业生相比,继续流动、回流流动和后期流动的收益明显更高。其中,后期流量收益率最高,为14.5%;其次,持续流动的收益率为10.7%;后期流量收益率为4.91%。

市场主导,政府微调,鼓励大学毕业生自由流动

笔者认为,实证研究结果对推拉理论的支持表明,市场在大学毕业生的城际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大学毕业生的拉动作用越强。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市场机制,畅通流动渠道,规范流动秩序,完善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城市之间合理有序流动。

根据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率越高。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2017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54.8%,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城市化率分别为81.5%、51.8%和32.4%。另外,经济越发达,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现象越突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主要发达国家人口密度越来越高,高层次人才集聚。美国各州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布很不均衡,但并没有造成地区/城市发展的很大差异。反之,人均GDP收敛,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不高。虽然美国的经验可能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大学毕业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但没有证据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由流动会拉大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的差距。因此,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应该更有效率。

同时,笔者认为,由于市场失灵,对于特殊行业、特殊单位、特殊岗位、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别是对于三线城市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城市,除了积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通过弱化流动壁垒、出台激励政策等方式,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当地就业。有为政府应为有效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发展市场失灵的行业和部门,努力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最佳结合,实现更好的经济和就业发展。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作者建议,大学毕业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能力,增强流动意愿和流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创新意愿,需要创业的毕业生,大城市越多,创新人才越集中,技术和资金越丰富,创业环境越好,成功的概率越大。因此,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城市就业时,要考虑是否能更好地结合个人兴趣、专业和工作,充分发挥所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效用,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1.《高校毕业生城际流动特征 大学毕业你往何处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校毕业生城际流动特征 大学毕业你往何处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025199.html

上一篇

开始上班的心情说说 下班心情说说 朋友圈语录大全

下一篇

男子骑马追尾轿车 飞速逃逸现场

5G智慧城市 住在这里面谁不喜欢?

5G智慧城市 住在这里面谁不喜欢?

中新网11月28日电(记者吴涛)5G的应用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应用正在成为现实,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来你可能会生活在这样的智能城市。喜欢吗? 500多个智能城市正在建设中 201...

复兴号通达27个省会城市 发送旅客4.5亿人次

送4.5亿乘客到复兴动车组到达27个省会 目前,我国铁路配备复兴动车组695标准组,直达27个省会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共运送旅客4.5亿人次,平均载重系数比其他动车组高1.6%,深受旅客欢迎。这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

猎狐电视剧的北江是哪个城市

猎狐电视剧的北江是哪个城市

猎狐电视剧《北江》在天津。猎狐是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宁蒙电影公司、宁蒙辛凯、优酷、阿里电影公司联合出品,赵冬玲编剧,刘鑫执导,王锴、安吉尔、胡军、刘奕君主演,邓佳佳、傅晶、王同辉、乔大伟、陈楚翰、张涛主演的以经济调查为主题的电视剧。该剧以2014年公安部猎狐行动为蓝本,讲述了以夏媛、吴家齐...

黄岛是哪个地方的城市 潍坊和黄岛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 黄岛是哪个地方的城市 潍坊和黄岛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 黄岛是哪个地方的城市 潍坊和黄岛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 黄岛是哪个地方的城市 潍坊和黄岛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资阳市 资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

  • 资阳市 资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
  • 资阳市 资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
  • 资阳市 资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
渴望城市保姆小萍第几集

渴望城市保姆小萍第几集

渴望城市保姆小平出现在第五集。《望城》是一部由曹慧生和胡楠执导,白柳汐主演的现代都市家庭剧。这部剧由12个独立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以一个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为中心,描述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望城》第一部真实地展现了她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助:进城当保姆的农村妇女深陷婚姻牢笼的悲惨境地;努力帮人开黑车却...

人口英语 全美6700万人回家不讲英语 五大城市近半人口在家说“外语”

人口英语 全美6700万人回家不讲英语 五大城市近半人口在家说“外语”

家里非英语人士比例最高的城市地图。 根据周三公布的一项新研究,居住在美国的6700万人在家不说英语,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五大城市中,将近一半的城市在家不会说英语。 根据人口普查局2017年新发布的数据,移民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显示,去年在家说外语的比例为21.8%,比...

春节上调出租车费 全国共有13个城市推出此方案

注意经常打车的乘客!今年春节出租车将涨价,一些城市将涨价。据统计,全国共有13个城市推出了春节期间提高出租车票价的计划,通过明确提高价格来鼓励出租车司机和规范行业。全国共有九个城市证实,春节期间出租车价格将上涨。其中,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