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可持续发展理论 智库观点 | 张晓玲: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

“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用代际公平来定义,而应该关注国际公平。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梳理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其在人类需求和自然供给能力之间的沟通价值,并结合各种经济学原理进行了论证。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仍然模糊,尤其是在空之间的维度上缺乏“先验”思维。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level 空”的平等维度引入“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和研究策略,以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背景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尚未被普遍接受。但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定义,就是1987年的《布伦特兰报告》提出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后续研究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大多集中在人类的需求和价值观上,强调未来,具有时间依赖性。然而,吉丁斯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形成不同的“衍生物”。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被不同的政府机构、私营企业、社会和环境活动家所采纳,他们从各自的立场中抽象出多重内涵。

同时,施潘根贝格指出,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它们的重要性和意识形态各不相同。这种差异一方面源于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属性,另一方面源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詹金斯指出,解决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问题需要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如金融、政治、运输和其他领域的合作),但这可能与保护人权和消除贫困等问题重叠。以上问题虽然互不矛盾,但关键在于如何设定其“优先级”,如何制定具体方案权衡各方利益。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少。

事实上,很多经济学家提出的“双赢”概念,可以称之为“乌托邦”。因为“权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进行补偿。因此,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给社会和决策者留下了许多问题。比如:需要维护什么?人类系统的快速膨胀会对什么造成伤害?必须追求什么目标?必须保护什么?这样做的共同基础是什么?当然,在一个狭义的语境下(比如一个特定的组织),可持续发展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在省、市、国家或整个世界这样一个更大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将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可能是因为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本身缺乏对空之间规模的洞察。

作为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区域规模的重要性可以从我们这一方感受到。例如,人口增长是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后果是“高度地方化”;再比如,历史上东南亚勉强经历过水稻种植的转型;还是近几年废物转运处理的公平性。从空的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受到其他地区(尤其是缺乏可持续性的地区)的影响。

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的不可持续性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人口迁移,犯罪率上升。同样,“可持续变化”现象作为一种应对措施,被定义为向可持续社会的根本转变。这一现象见证了地方特色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空属性,包括政治环境、自然资源禀赋、资源管理以及地方技术和产业专业化。

虽然这种“地方特异性”已经逐渐得到认可,但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狭窄的城市或地方尺度上,尤其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跨界影响”。而这种“跨境影响”对于某个地区是否是负面的?如果有,这在回归可持续状态的过程中是如何平衡的?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地理”影响过程通常只发生在特定区域,即实际地理位置对其有重要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强调,空之间的相关性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回顾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变,提出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用代际公平来定义,而且可以以国际公平为基础,这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追溯,本研究思考并强调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基于交叉空视角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科学看法的一个范式转变。

2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被认为是确立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点。当然,任何概念的引入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随着参与者和环境的不同而进一步修正和重铸。根据梅布拉图的观点,可持续概念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前斯德哥尔摩时期(1972年以前);②从斯德哥尔摩到WCED(1972-1987);③后WCED时期(1987年至今)。下面分阶段阐述。

2.1斯德哥尔摩前时期

2.1.1人类越来越关注生存

据梅布拉图说,可持续性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可持续和不可持续做法之间的歧视。朗姆利和阿姆斯特朗还指出,早在18世纪和19世纪,国际和代际公平、自然资源保护和对未来的关注等问题就一直是欧洲哲学家激烈辩论的话题。例如,韦伯和弗洛伊德认为,人类需要选择牺牲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才能实现更安全、更平衡的社会生活。这个想法与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另一个例子是,1864年,马什在他的工作中发现,地方一级的变化将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这一想法得到了谢勒的支持,他开始强调当代人的道德义务:为子孙后代争取更美好的未来(即“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平衡”)。此外,基德认为,对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退化的担忧是几个世纪前就预测到的。博尔丁还强调,未来的地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封闭实体,所以人类必须找到维持循环生态系统的方法。

2.1.2关于环境限制和承载能力的讨论

马尔萨斯(1766-1834)被认为是第一个预见到资源短缺会导致经济增长受限的学者。他和(1772-1823)共同提出了“环境限制”的思想。马尔萨斯认为,土地是绝对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粮食产量会下降;当人类的生活条件降低到仅能维持生存时,人口就会停止增长。与此同时,大卫·李嘉图认为,如果自然资源变得稀缺,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因为,一旦农地人均产出下降,人们就会被迫迁移到其他产出较低的土地,进一步阻碍经济发展。虽然上述观点都有缺陷(如默认总生产曲线不变),但这种环境约束理论有足够的理由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先驱。

同时,为了界定可持续发展的起源,基德强调了承载力的概念。他指出,这个概念早就被用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地球的承载能力决定了增长的极限,从而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塞尔进一步解释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与自然的承载能力的概念一直存在,当时的学者对山地部落承载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机械或熟练技术提高这种能力有着深刻的理解。本特利和史密斯在牧场环境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工作,区分了“原始承载能力”和“实际承载能力”,前者被认为是固定的,后者可以通过投资来提高。此后,承载力的解释与可持续性概念颇为相似,都强调“当前使用不应造成长期损害”。

2.1.3环境运动走向政治舞台

从60年代到7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于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展示了杀虫剂对鸟类和其他动物群体的不利影响,指出不考虑其长期影响而向环境中释放有害化学物质是某些人类的严重错误;她认为,人类的贪婪是大规模环境损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不应该把自己当成地球的主人,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地球系统的一部分。这本书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赞扬,他们认为这本书对理解“极端污染不是增长的必然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阶段,美国爆发了环境运动,这源于污染企业的发展,导致石油泄漏、火灾等环境灾难。与此同时,受物质财富积累和越战的影响,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被迫出台各种法律法规来应对空空气污染、水污染、荒野保护等问题。并最终签署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为可持续发展的正式出现奠定了基础。

2.2从斯德哥尔摩到WCED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对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人们意识到环境管理迫在眉睫。会后,美国保护基金会出版了《粗心技术:生态学与国际发展》一书,书中展示了工业化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一系列案例。它表明,技术进步是通过无情地开采自然资源而产生的,它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在工业发展中得到优先考虑和充分考虑。与此同时,“罗马俱乐部”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强调如果继续保持60-7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未来几十年大部分工业社会都会超越生态界限。此外,自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人们很少将“环境”和“发展”定义为独立的个体。在随后的几年里,该术语从“没有损害的发展”变为“没有环境的发展”,最终导致了1978年环境署审查报告中首次出现“生态发展”。可以看出,这次会议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Tryzna的说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1980年首次试图将环境和发展纳入保护领域。然而,“可持续发展”一词仍然没有以书面形式出现。根据这一改善环境和发展的概念,WCED于1987年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在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曾被广泛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官方定义,但它也是当前许多辩论的起点。

2.3 WCED后时期

毫无疑问,WCED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仅从1987年到1992年,就先后产生了大约70种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比如雷德克利夫等一批学者逐渐将“可持续发展”解释为一个真理;然而,奥赖尔丹认为这是一个矛盾的概念。霍尔姆伯格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还在发展演变中,需要根据空和时间的差异来完善。同时,霍尔姆伯格强调,不符合跨国公平的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

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又称“里约会议”或“地球峰会”)是继WCED会议之后的又一次突破。会议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21世纪议程》;(2)发表《里约宣言》;③开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④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随后,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机构间委员会和可持续发展高级别咨询委员会机制。首脑会议成功地鼓励了一代研究人员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并鼓励各国政府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正如戴利所说:虽然“可持续发展”获得了新的政治共识,但这个名词在很多地方被吹捧(甚至制度化);将它视为预期变化的指南仍然是危险和模糊的。他进一步强调,这种模糊性不再是共识的基础,而是分歧的滋生地。布雷塞和罗森鲍姆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在讨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的实际影响时,他们往往会得出模棱两可的辩论结果。因此,可持续性经常被批评为过于模糊、复杂和脱离实践。但Costanza等人认为,人们被批评家误导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这一概念适用的前提,如具体时间和空之间的范围。虽然长期以来,“规模”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但事实上仍然存在模糊之处。因为可持续发展可以用不同的“尺度”来看待,其相关信息可能会因“尺度”而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国际环境的影响。但在此之前,有必要简要讨论一下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和相关的经济学原理,这是理解国际空公平的唯一途径。

3种形式的可持续发展

威廉姆斯和米林顿指出,人类的需求和地球的供应能力不匹配(“环境悖论”)。为了克服这种不匹配,我们需要减少需求,或者提高地球的供给能力,或者找到一种折中的方式来沟通两者,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理论上讲,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弱可持续发展”和“强可持续发展”两种类型。前者涉及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增加供给;后者涉及控制需求,即干扰经济增长。虽然理论上是互斥的,但实际上可以共存。

3.1可持续发展薄弱

“弱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观点。其中,“自然”被视为一种资源,它的效用可以最大化,以实现人类的目标。本质上,这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本”和“人工资本”之间是存在可替代性的,即只要资本存量的总价值保持不变(或增加),从而可以为后代保留,它们产生的利益类型就不会有差异。比如假设科技进步可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那么就没有必要遏制人类的需求。

理论上讲,在弱可持续发展中,“人工资本”可以无限替代“自然资本”。然而,尼尔森指出,这种选择实际上是有限的。这个想法得到了WCED的支持。科学发展虽然可以增加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但是有限。因此,需要强调的是,人类的实践需要循序渐进、可持续地进行,需要科技支撑来缓解自然压力。

3.2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为中心的观点。它认为“自然”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有利于人类的需求,人类没有剥削“自然”的固有权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类应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鼓励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而它的倡导者认为,自然资本是无法被人工资本完全取代的。人造资本仍然可以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来逆转,但一些自然资本,如物种,一旦灭绝,将是不可逆的。因为人工资本的生产需要自然资本作为原料;因此,它永远不能全面替代自然资本。

虽然“强可持续发展”限制了自然资源的利用,但其限制程度取决于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区域特点。事实上,几乎没有哪个社会不把经济放在自然之上,所以“弱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通常占主导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一直在关注如何节约关键的自然资本,甚至不惜牺牲经济。

4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的强弱理念都围绕着自然资本和经济增长。接下来,继续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自然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4.1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倾向于简化机制。根据这一理论,自然资源可以被估值(取决于它们的交换价值)。比如庇古强调自然资源的货币效用,考虑用货币分析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基于这种思想,人们对市场价值较高的资源给予更多的偏好,将缺乏市场价值的资源排除在计算之外。基于对资源消耗的关注,索洛表明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即市场中的资源稀缺,价格会上涨,消费者会转向购买其替代品。这种做法是“弱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效用和消费不会下降,因为它认为自然资本可以被完全替代。然而,这种方法受到了批评。例如,纳瑞多指出,这种方法缺乏对自然界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忽视了金钱或技术无法替代的资源。

4.2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可以用来处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它拓展了新古典方法的分析范围,发展了一系列评价外部环境成本和收益的方法,从而包含了更全面的环境经济价值。比如在大坝的成本效益分析中,Krutilla对景观设施的损失给出了很高的经济价值,而这一点通常被忽略。然而,环境经济学仍然被认为是实施“弱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因为通常作为技术标准开发的监管工具(例如指挥和控制机制),或者政府和行业之间关于标准的自愿协议,在经济价值方面不具有成本效益。虽然这些缺陷可以改善,但货币收益往往占了上风。

4.3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区别还是有争议的。在实践中,两者似乎都是用相似的技术方法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然而,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在质的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生态经济学把经济概念化为生态圈的一个开放子系统,它整合了能源、物质和社会生态系统。同时,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生态经济学强烈坚持自然资本是不可替代的。它认为,没有自然资本的投入,就无法复制人工资本;因此,自然资本必须得到保护。这与“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5 空可持续发展层面

随着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人类需要从空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早在20世纪初,洛特卡就提出了一个担忧:从政治上讲,人们可能只生活在自己的国家,但从生物物理的角度来看,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维持全球生物过程所需的10倍。很多研究表明,这种矛盾源于空之间的尺度上缺乏“先验”思维。

Cash等人认为,虽然可以假设人类行为在某些地理区域空是有边界的,但实际上这些空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如果为了一个地区的利益而消耗另一个地区的实际生产能力,则缺乏“level 空”的公平性。当WCED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它强调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资源”和“社会公平”。接下来,本文将“level 空”的平等维度引入“可持续发展”,以期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

5.1努力实现各级之间的平等空

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和《里约宣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然而,它也因缺乏经验适用性而受到批评。比如Kairiukstis指出,可持续发展只能在合适的区域尺度上实施,因为小尺度更容易理解和控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倡导者也以类似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21世纪议程》是1992年在《里约宣言》中提出的,其宗旨是“放眼全球,立足本地”。虽然这些地方行动的规模已经从社区扩大到国家,但它充满了领土意识;然而,这种地方参与和地方行动的数量开始增加。如果不考虑内部空的作用和不同空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虽然“内部空相互平等”或“内部空相互平等”等术语在可持续发展文献中没有明确使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空的维度对于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逻辑概念非常重要。比如最早的研究者之一牛等人就指出了跨界不可持续性问题空。南亚引水工程造成的下游后果和亚马逊雨林破坏造成的全球影响表明,特定地区的行动可能不会对当地产生影响,但它们需要对另一个地区基本资源的可能减少或社会经济损失负责。因此,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应具有空之间的属性。此外,Kates等人指出,有必要将关键资源从当地整合到全世界。布拉施克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过于以人为中心,不关心其后果;空的前景对于理解人类与生物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祖indeau还指出,周边国家之间存在不平等和不平衡。只有将“外部可持续性”包括在内,区域可持续方法才有意义。

5.2走向“可持续发展科学”

“可持续发展科学”是卡茨开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强调以发展的名义有机整合和强化“自然-社会”互动机制;它旨在建立一个南北合作和交流的全球平台,并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跨领域成就,为制定适当的可持续方法和促进相关机制的改革做出实际贡献。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核心领域是跨学科、综合性的。通过系统创新和新知识的联合研发,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中间路线。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科学是通过采取必要的步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必然会超越古代南北半球的谈判。

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相关研究以“健康”的方法为特征,具有不同尺度(从局部到全球)的过程效应。而且必须强调的是,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而且在实践中是交叉学科或者预备性交叉学科,也就是说研究者的想法离不开技术专家和管理者的实施。我们已经清楚地表明,在过去30年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如何从“注重经济和社会目标”转变为“注重环境”的。虽然空尺度的研究没有明确提到它们对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贡献;然而,后者发现基于地理位置的多学科整合是最有效的。下面,笔者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套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将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全面理解。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张小玲(终身职位)。主要研究兴趣是:大数据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转型、企业环境管理、能源经济与管理战略、可持续城市化、房地产和建筑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等。目前,已有近120篇SCI/SSCI学术论文发表在《自然主题》、《能源政策》、《应用能源》等杂志上。,并获得香港城市大学颁发的“校长奖”和“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奖”。曾应邀赴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短期学术访问和交流。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等多个项目;同时,他还担任多种SCI和SSCI国际期刊的编辑。

1.《可持续发展理论 智库观点 | 张晓玲: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可持续发展理论 智库观点 | 张晓玲: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031253.html

上一篇

官方回应残疾人领证结婚遭拒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下一篇

一个骗子的自白:我是怎么掏空老人钱包

工程师回应举报家乡环境问题获刑 对此大家怎么看?

  • 工程师回应举报家乡环境问题获刑 对此大家怎么看?
  • 工程师回应举报家乡环境问题获刑 对此大家怎么看?
  • 工程师回应举报家乡环境问题获刑 对此大家怎么看?

Throttle Debounce,Throttle概念及应用

  • Throttle Debounce,Throttle概念及应用
  • Throttle Debounce,Throttle概念及应用
  • Throttle Debounce,Throttle概念及应用
魔鬼鱼恐怖复仇 疑似为了自卫主动攻击人类

魔鬼鱼恐怖复仇 疑似为了自卫主动攻击人类

据台湾省媒体报道,桃园发生一起离奇谋杀案。16日下午,人们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以为他在睡觉。只是打电话的时候,他很惊讶自己已经僵硬死了。警察赶到现场,发现姓陆的男子手臂上有两个洞,2米左右的地方还躺着一条死雷,尾刺上有血迹...

桑德环境 为环境,无止境——桑德环卫

  • 桑德环境 为环境,无止境——桑德环卫
  • 桑德环境 为环境,无止境——桑德环卫
  • 桑德环境 为环境,无止境——桑德环卫

菌丝 蘑菇菌丝概念创造新材料

泉州金改概念股 泉州获批国家级“金改区”后这五年里,拿下全国、全省多个第一

  • 泉州金改概念股 泉州获批国家级“金改区”后这五年里,拿下全国、全省多个第一
  • 泉州金改概念股 泉州获批国家级“金改区”后这五年里,拿下全国、全省多个第一
  • 泉州金改概念股 泉州获批国家级“金改区”后这五年里,拿下全国、全省多个第一
长安福特回应被罚 规范经营活动切实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长安福特回应被罚 规范经营活动切实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长安福特回应处罚,官方网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对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福特)的处罚决定,对长安福特罚款1.628亿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公告,对长安福特实施纵向垄断协议,依法处罚1.628亿元: 近...

网红运垃圾进公园摆拍 保护环境的照片为伪造

网红运垃圾进公园摆拍 保护环境的照片为伪造

昨天是世界环境日,那天有这样一条新闻,“把垃圾运进公园摆姿势”,真的很让人吃惊。一个女生被控在微博上发布“清理”垃圾、保护环境的照片,以此来宣传炒作自己。然而眼尖的网友挑了出来,她的部门和同伴先把垃圾运到公园,然后拍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