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一…
上海变化很大
石楠区已经消失了
闸北区木寮
。。。。。。
原闸北区位于上海市区北部,东与虹口区、宝山区接壤,西与普陀区、宝山区接壤,南与黄浦江、静安区隔苏州河相望,北与宝山区接壤。
2015年11月,原静安区、原闸北区“拆二建一”。随着新静安区的建立,老闸北也只是在那时才被人记住。
“新静安”时代的到来
说明310108的身份证已经绝版了
闸北区
+
静安区(原)
↓
静安区
此时,中心城市上海出现了
第一个真正“治理苏州河”的区
地区名称的来源
闸北一词源于苏州河(吴淞江上海段)上的两座水闸。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苏州河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在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河上修建了一座水闸,后称旧水闸。
老寨桥
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旧水闸以西三里的金家湾(今新闸路桥附近)又修建了一座水闸,称为新闸。
新闸桥
嘉庆时期,由于吴淞河贸易的繁荣,旧门和新门周围形成了两个市场。新闸市场是吴淞河下游的主要航运场所,有船只、铁店和商店,市场繁荣,而靠近市场的吴淞河北岸仍大多是田野。上海开埠后,新老城门以北开始发展,闸北的名字开始出现。
清嘉庆《上海郡志》“今上海郡全图”
老寨市和新闸市的位置首先被标出
1928年建成行政区,称为闸北区。上海沦陷期间,日伪将闸北区改为湖北区。抗日战争胜利后,第14、15行政区发生变化。1936年,两区分别更名为闸北区和北站区。解放后,1956年两区合并,称闸北区,面积6.70平方公里。之后面积扩大了好几倍。1992年彭浦乡(今彭浦镇)划入闸北区。
早期变迁
上海租界阶段扩展图
这标志着自1846年以来租界的逐渐扩大
1884年上海县租界全图(局部)
标记为美国租界的旧门以北地区已经修建了道路
那里有小巷和工厂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货船聚集在苏州河
贸易繁荣
有无数的货物装卸区
在上海现代工业快速发展之前,闸北在郊区待了很长时间。甲午战争后,上海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闸北开始走上城市化的步伐。闸北通商城的开业,吸引了一大批近代工业资本家,特别是民族资本家,在闸北设厂,使闸北迅速成长为上海繁华的工业区。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聚集;人口的集中导致了商业的繁荣。抗战前的闸北被称为“上海北部的工商业中心”。
北河南路靠近宝山路有银屋和人参绒店,边界路有21家寄售和报关行,店铺众多。
晚清北河南路街景
& lt& lt许多商人聚集在一起。
19世纪90年代,闸北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又一次发展,充分体验了铁路带来的发展机遇。
上海北站
京沪(沪宁)和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大楼
1928年上海市政府成立,全国市政统一,闸北也纳入全市市政规划。在市政府起草的《闸北区道路系统规划》中,中山路规划建设为东西向主干道。
中山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
历史印记
一个
宝山路
宝山路位于城市的北部,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横跨闸北和虹口。南起天目东路,北至同心路,全长1756米。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因位于保山县而得名。
20世纪30年代宝山路街景
1902年,由于商务印书馆的扩建,印刷所和编译所迁至美国租界闽北路的唐家巷(天童路)和浙北路的李湘林,定居闸北。
晚清商业出版社
1907年4月,商务印书馆在宝山路购买了80多亩土地,兴建新的总厂,然后在北京、汉口、香港设立了36个分厂。
东方图书馆(汉芬大厦)
民国21年(1932年),日本人入侵上海,轰炸、炮轰闸北,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首当其冲,损毁严重。
商务印书馆被日军轰炸
据统计,商务印书馆资产损失超过1630万元,占总资产的80%。最可悲的是,东方图书馆藏书共计46万册,其中珍稀古籍3700余部,共计3.5万余册;中国地方志有2600多种,共计25000卷,全部被烧毁。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价值连城的珍本孤本从世界上消失。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灾难。有学者认为,火烧圆明园、炸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文明悲剧。
2
上海总商会
上海总商会
上海商会不仅是当时上海工商界名人的聚集地,也是上海的民营经济中心。除了参与政治活动、表达商业观点和维护商人的利益之外,商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商业发展。为此,总商会于1914年创建了商品展厅,旨在推广、推广和改进国内产品。
三
混合法庭
混合法庭
清政府与驻上海的英美领事谈判《洋泾浜官员联合审查章程》,并在租界设立混合法庭,受理租界内除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国民为被告以外的所有案件。同治八年,上海英美租界混合法庭成立,简称混合法庭,也称庭审。最早位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的主任衙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混院从南京路迁到浙北路(今浙江北路)的新府。新大厦有西式庭审和羁押办公室,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四
玉明楼书店
玉明楼书店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原址在今闽北路2号。1956年为公私合营,1958年迁至天童路791号。
玉明楼书店
以前是河北大剧院,建于民国三十四年,主要演越剧。剧院里有500个木制座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书店关门了。1983年复业,重修藤椅400把。一百多年来,书店坚持表演评弹。这座在中国越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一页的大剧院,难逃被夷为平地的命运。
五
湖北千业俱乐部
1891年,湖北钱业社筹备成立完成。它位于温江市路(现塘沽路)和马铁路(现河南北路)的交叉口,占地16亩。是国内最早的“银行”咨询处。
湖北千业俱乐部
七
七浦路
七浦路东起江西北路,西至热河路。服装展销会沿东段设立,逐步形成全市著名的专业服装批发市场。现在七浦路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低档服装批发市场。
八
山西北路
山西北路位于闸北区东南部。分为两段:南段南起苏州北路,北至七浦路;北段南起海宁路,北至天目东路。山西北路是清末的“老街”,历史上曾住过达官贵人和文化名人。
走在这样的老街上,有没有一种回到历史的感觉?
九
天童路
天童路东起黄埔路,西至浙江北路。建于1864年以前,叫东塘甲巷。1936年,工商所拓宽路面,铺上石路。因为和虹口的天童路相连,所以改了现在的名字。
10
天目东路
天目东路,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长573米。原来是保山县和上海县的分界线。
11
安庆路
安庆路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全长560米。旧名埃尔金路,1943年改为现在的名字。这条路修建之前是一条小河。
12
横峰路大桥
横峰路桥是光绪30年由粤浙商人修建,3年拆除,5年重建。民国16年,大桥倒塌后,上海市特殊工程局修建了一座临时木桥,取名横峰路桥。
1989年,原横峰路桥拆除。你记得它长什么样吗?
13
共和新路桥
共和新路干桥建于1957年,以配合新开放的彭浦工业区。干桥直达彭浦工业区、新工业区、北郊铁路货运站、彭浦新村、宝山钢铁总厂,是全市南北方向最长的主干道共和新路上的第一座立交桥。这座桥每小时有2300辆机动车通过,使它成为城市南北之间的重要交通动脉。1995年因修建南北高架路而被拆除。
你的父母每天上班都会过桥吗?
永恒的
记忆
历史上的闸北,
经历了很多,
现并入静安区,
闸北这个名字已经不存在了,
但仍留在上海人的记忆里。
闸北找你,
又有多少回忆?
1.《闸北 聊聊老闸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闸北 聊聊老闸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24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