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于东明黄董浩
“平均每周在外面跑三四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上海新鸿桥公证处副主任吴刚描述了他的忙碌。两年半前,吴刚和一大批年轻的公证员投身于合作公证处的建设,他们的热情和智慧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据悉,2018年初,上海启动公证体制改革,首批成立两家合作公证处,刺激了公证行业的鲶鱼效应。一大批国家领先的新技术和服务,如智能公证、公证“一次不跑”和区块链证书存款等,脱颖而出。
上海的实践证明,公证制度改革进一步刺激了行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品牌建设,特别是通过科技赋能,两年来积累的经验形成了上海认可的工作品牌。
压力产生动力
2018年4月,上海市司法局发布《关于试点合作公证机构并组织登记遴选的通知》。同年6月,上海首批合作公证机构试点单位新鸿桥公证处、张江公证处获批成立,正式开启了公证行业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
张江公证处主任章雷和《法制日报》记者走进档案室,一排排高高的档案柜里堆满了各种公证文件和文书。2020年1-10月,张江公证处共办理公证案件14129件。
"合作公证处成立之初就面临生存压力."章雷坦言,“合作公证处不享受国家筹备和资助。除了公证员的工资,办公家具、机械设备,甚至纸质印章都必须自己购买,完全是自力更生,这就要求公证处有更好的服务。水平和创收能力。”
此外,经过多年的努力,传统的公证处已经在自己的领域站稳了脚跟。年轻的合作公证处要想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要做好现有的公证业务,又要积极探索新的公证业务。
章雷告诉记者,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公证案件,合作公证处可以积极接手,尽力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树立良好的信誉。
如果说压力催生了公证员的动力,那么行业内的党建引领公证员正确前行。新鸿桥公证处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商务区。虽然公证处的面积很小,但公证处主任徐雪梅还是腾出了一个空的房间,并精心建造了一个市委大楼的角落。
据介绍,2019年8月,张江公证处在上海率先推出自由意志公证月,党员、公证员率先为18至80岁的当事人办理自由意志公证;新鸿桥公证处成立了“周六见面公证处”,党员公证员每周六为社区提供公证服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公证改革,党建第一。”上海市公证员协会会长杨昌林说:“合作公证处是对公证行业市场化的有力探索。鉴于公证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加强行业党建,可以进一步发挥党员在正确道路上的先进示范作用。我们将树立服务意识和便民意识,推动公证制度改革取得成效。”
监督和保证质量
新鸿桥公证处的账本上有大量的质量保证书,这笔钱的总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根据上海合作公证处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合作公证处,每一个参与合作的公证员不仅要按比例承担注册资金,还要缴纳大量的款项作为公证质量的保证。
徐雪梅告诉记者,一旦质量保证记录在案,就不会随意使用。只有当公证员办案失误,涉及赔偿时,才会从中扣除相应的份额,然后由公证员补足差额,保持总额不变。
“以前申请公证和自律是不够的。我以为只要检查没问题,进了合作公证处后心态就变了,因为注册资金是大家共同出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休息分享’的团队责任。”徐雪梅表示,质量保证是每一位公证员提供优质服务的承诺,也是加强自律的筹码。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公证机构的监管,除了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公证员协会定期开展公证监管专项检查外,各合作公证处还建立了一系列自我监控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新鸿桥公证处建立的公证案件报告制度规定,同一类型公证申请超过10件的,公证员应向公证处报告,进行风险估计。此外,两家合作公证处还成立了质量监督委员会,定期对虚假证明、错误证明和公证缺陷进行检查,并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
“虽然‘公证’和‘公正’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公证质量,‘公正’的服务是无法保证的。因此,公证质量是公证行业的生命线,是推进公证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在推进公证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上海全面设计了公证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上海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处长张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针对合作公证处的有效投诉、公证复议和撤销证书的数量一直为零。
市场激发活力
近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上海张江公证处成为首批入驻单位之一。早在2019年5月,张江公证处已获上海市司法局批准成立上海自贸区公证法律服务中心,也是全国自贸区挂牌的第一家综合性公证法律服务中心。
另一方面,新鸿桥公证处在两会期间大展拳脚,先后组织“精兵强将”坐镇现场,为社会各界参与者提供了一系列全面的公证法律服务,一度因“公证服务与市场服务联姻”而广受赞誉。
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激发行业活力,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品牌价值,如何拓展业务赢得市场尊重,已经成为新时期公证行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合作公证机构是泉水取暖的“先知鸭”。
“这是一种渐进发展的认知。市场和客户是前提。品牌和服务是根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特别是对于合作公证处来说,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市场化属性,需要有足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来把握市场,赢得客户。”上海市公证协会副会长高健洪认为,以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当事人的需求不仅是公证服务的初衷,也是开拓市场的需要。
两年半来,上海两家合作公证处一直在积极寻求与其他领域的“联姻”。2019年12月,张江公证处与上海金融法院签订《公证法律服务中心审判辅助服务协议》,实现审判辅助业务无缝对接,帮助加快和提高金融司法审判执行效率;2020年8月,新鸿桥公证处与上海四维马乐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为律师办理公证提供快捷便利的渠道。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对遗嘱公证作出了新的规定。两家合作公证员都很早就进行了业务调研,希望不断拓宽思路,积极对接和创新服务,努力在未来的遗嘱公证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
“上海公证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特别是合作公证处的成立,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孕育了动力。两年多的改革实践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董海峰表示,公证体制改革要逐步进入深水区,上海公证行业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加大减证惠民力度,进一步推进公证领域“配送服务”改革,推动行业服务理念、制度和方式全方位、深层次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高质量的法律服务需求。
1.《品牌提升 服务质效和品牌建设双提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品牌提升 服务质效和品牌建设双提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7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