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残疾证现象猖獗,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承担责任。
来源|北清网
“我有四级伤残证,想找个靠谱的单位打电话。工资可以协商,可以帮助公司免交伤残保险。”一些招聘网站上发布了很多关于租赁残疾证书的信息。
据《北青报》记者调查,部分残疾人如果不去企业上班,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但是,为了避免为残疾人缴纳就业保障金,节省资金,一些企业还采用“假就业”的方法招聘残疾人。
对于这种看似廉价的方式,一些残疾工人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政府设立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的初衷,另一方面也说明残疾人自我生存能力差,社会缺乏完善的机制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能力。
讲述
残疾人卡“出租”每月可赚1500元
近日,北青报记者打开招聘网站搜索,发现不少残疾人张贴了租用残疾证的信息。“我家有残疾证。想挂单位,可以冒三个险。”“我有四级伤残证,想找个靠谱的单位打电话。我的工资可以商量。我不需要保险,可以帮公司免伤残险。”这些信息大多与持有残疾证书的企业挂钩,帮助企业免除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以换取报酬。
北青报记者联系了几个在网上做广告的残疾人。“我也看别人这样。”李女士说,残疾证是她自己的。她还在做另一份工作,但她没有使用残疾证书。“会放一边的。”她听说别人把残疾证链接到企业就能获得奖励,于是有点激动,把租残疾证的信息贴在了网上。
另一个想租残疾证的女人说,她的残疾证是外地的,但是北京也可以用。“如果有人来检查,我可以去那里。”她说,如果有人来检查,让她知道她可以去办公室工作几天。"一张卡只能连接到一个单元."她说她没有加入其他单位。“不行,现在残疾人很难生活。”李女士说,有些残疾人生活困难,残疾程度较高的人真的找不到工作。把残疾证租出去,可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自称是顺义区四级视障人士的刘先生说,他们村里有几个残疾人找到了挂靠单位,但也有年纪太大的人没有找到“下一个家”。“太大的人不需要。”
“我不指望和正常员工工资一致。”说到租残疾证,企业要交多少?一位残疾人表示,只要符合北京最低工资标准。而其他几个残疾人有不同的要求。“我每个月得给我1500块。”一个说家住延庆的残疾女的要求比较高,另一个残疾男的说一个月给她保险到300块就够了。“没有保险,一个月能多给几百。”
看残疾证和找工作哪个选择好?“当然,打电话合适。”方女士回答说,残疾人很难从事高端工作,找工作也就两千多块钱,还是比较辛苦的。我租了残疾证,同意每月收入近1500元,比上班更合适。
调查
个体企业不喜欢雇佣残疾人,只要他们有证书
在招聘网站上,北青报记者还发现了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企业招聘通知,上面写着“凡是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都可以应聘,不管他有没有劳动能力。待遇是每人每年5000元。你不用来公司上班,提交一份伤残证明,和公司签合同就行了。有常住户口者优先。"
《北青报》记者在相关网站上查询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规定: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1.7%的比例缴纳残疾人就业专项资金。单位安排的残疾人就业未达到此比例的,按年度差额数和上一年度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残疾人就业专项资金。
以北京市伤残抚恤金的征收为例: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公式: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数额=(上年度职工人数*1.7%-上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职工人数)*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残疾人就业不足1人的,按照实际差额比例计算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比如一个50人的公司,去年员工平均年薪12万元,企业上一年没有安排残疾员工。2017年要交50 * 1.7% * 12万= 10.2万,即企业需要交10.2万。用这个例子计算,某企业找一个有残疾证的残疾人打电话,月薪1000元,一年只要1.2万,企业一年能省9万。
“我认为老板这样做不公平。”深圳某残疾人就业基地负责人廖女士表示,一些残疾人听说过靠出租残疾证谋生。“为什么不能正常雇佣一个残疾人?”他觉得有些企业的老板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此外,残疾人的管理需要更加专业化,这也是一些企业选择“假就业”的原因。“残疾人和普通人不一样。”她说有些残疾人自卑感很强,一些无意识的话语或者正常的批评很容易刺痛他们柔软的心。残疾人会觉得你在欺负他们,心里会有更大的抵触。“如果你约束他们,他们会更反抗。如果你放松管理,他们会有点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廖女士说,企业很难掌握管理残疾人的程度,应该比普通人更加细心和全面。
视野
租用残疾人证有三个原因
“我确实听说有些残疾人会做这种事情。”盲人公共服务广播的负责人杨先生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企业、政府和残疾人。
“企业还是不了解残疾人。”杨先生说,有些企业想租残疾证是因为不想招残疾人,觉得真的招残疾人比较麻烦。“他们不知道残疾人的技能”。杨先生说。
"政府应该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杨先生说,政府应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如无障碍通行和开发盲文软件。杨先生说,目前,残疾人的素质确实参差不齐,与企业的就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使他们的就业范围相当狭窄。“只能通过教育解决。”
据杨先生介绍,目前残疾人就业以中低端为主,很多人做清洁或门房工作,部分智障人士洗车,视障人士主要以按摩和钢琴调音为主。"事实上,有些残疾人英语很好,可以当交通工具."
杨先生说,事实上,残疾人不想呆在家里,而是更喜欢工作,这样他们可以交更多的朋友,工作是对他们个人价值的肯定。
辣辣评论
出租残疾证的现象十分猖獗,政府、企业和残疾人都应该承担责任
残疾人向企业出租残疾证,即使在家闲着也能赚到报酬。看似双方捡了个便宜,实际上却违背了政府设立伤残保险的初衷。
有些企业“只需要证书,不要人”,有些残疾人“只挂证书,不工作”,应该批评。他们“挂”证,却挑拨法律法规保护残疾人就业。在租借残疾证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也要对此进行反思:在“挂证”的情况下,明显是“人证分离”。监管部门在审查企业招用的残疾人就业情况时,可能只看证不看人,只看从业人数不看就业质量,对企业“假就业”现象无知或视而不见。
除了反思监管的“软行为”甚至不作为,最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企业愿意依靠“挂证”来避免缴纳剩余保险费,为什么残疾人支持企业作弊。有网友问了个好问题:每年收多少剩余保险金?收的剩余保险金有什么用?真正的残疾人得到什么样的保护?2016年,据报道,深圳的剩余保险基金筹集了近50亿元,支出情况从未披露,引发了账户不清、对剩余保险基金使用缺乏监管的问题。
当剩余保险收益不透明,支出不公开时;当伤残抚恤金被用于其他目的,中饱私囊,或者被用作伤残服务机构的“小金库”时;当有关部门只关注伤残抚恤金的丰厚,只支付高额费用时,不管这笔钱是否真的能促进残疾人就业...企业支付伤残抚恤金的积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残疾人自然会想出万不得已的办法,直接向企业出租伤残证明换取报酬——至少这样可以解决尴尬的生活问题。
因此,对于残疾人“挂证”,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补漏工作。一方面,“一刀切”要求所有用人单位按照同一标准缴纳剩余保险费,是否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负担,是否有行政命令转移政府责任的嫌疑?让残疾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比如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两者,彻底杜绝乱用剩余保险资金,用残疾人就业专项资金取信于民。不要说“丢证”的残疾人和企业钻了/[/k0/】。不堵路谁钻空?
1.《残疾证挂靠 残疾证出租、挂靠为哪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残疾证挂靠 残疾证出租、挂靠为哪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1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