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药房经理
▍特别撰稿人:高丽丽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和粘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部水肿反应,其特征是不同大小的风团伴瘙痒,可能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每周至少出现两次,持续≥6周,少数可能为间歇性。
该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感染、过敏、假过敏和自身反应,但肥大细胞在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组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因其活化和脱颗粒而释放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的关键。
一、荨麻疹的分类
二.荨麻疹药物治疗
荨麻疹的治疗药物包括H1抗组胺药、H2抗组胺药、酮替芬(均阻断HI受体并抑制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白三烯、环孢菌素A、糖皮质激素、奥马珠单抗(抗IgE单克隆抗体)、甲氨蝶呤、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塞平和抗过敏药)等。
第二代H1抗组胺药是荨麻疹一线治疗的首选。当使用常规剂量的第二代H1抗组胺药1-2周后症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可选择二线治疗:改变品种或增加剂量2-4倍;联合一代H1抗组胺药;结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提倡结构相同的药物组合,如氯雷他定联合地氯雷他定;抗白三烯类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用药诱发的荨麻疹。选择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和omalizumab(抗IgE单克隆抗体)作为三线治疗。
经验表明,寒冷性荨麻疹首选赛庚啶,人工荨麻疹首选西替利嗪,诱导性荨麻疹适用阿托伐他汀。
⑴目前已确认使用4倍有效的第二代H1抗组胺药
有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比拉斯汀和鲁帕他定,但应谨慎使用。
⑵药物组合
①第二代H1抗组胺药联合H2抗组胺药
H2抗组胺药单独使用无效,但它们可以与H1抗组胺药联合使用,治疗一些顽固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②第二代H1抗组胺药联合白三烯
H1抗组胺药联合白三烯可用于慢性荨麻疹。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迟发性应激性荨麻疹或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有较好的疗效。
③第二代H1抗组胺药联合酮替芬
用于人工荨麻疹。
④第二代H1抗组胺药联合赛庚啶/多塞平
用于冷接触性荨麻疹。
⑤第二代H1抗组胺药联合酮替芬/甲喹嗪/达那唑
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
⑥第二代H1抗组胺药+白三烯+H2抗组胺药
国外用于难治性荨麻疹,如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和法莫替丁,经过一个完整的疗程,在完全控制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或种类,直至停药。
当怀疑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和ACEI可诱发荨麻疹时,可避免(包括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或用其他药物替代。抗幽门螺杆菌疗法可用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炎相关的荨麻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和人工荨麻疹可采用UVA和UVB作为抗组胺药治疗。
大多数急性荨麻疹需要与其他药物(如抗感染药)联合使用,抗组胺药应定期使用,至少1-2周,直至完全缓解。如果怀疑慢性荨麻疹与各种感染和/或慢性炎症有关,当其他治疗具有耐药性或无效时,可考虑适当的抗感染或炎症控制。
慢性荨麻疹的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可考虑减量,从每天一次改为隔天一次,间隔时间逐渐增加,直至停药。
参考文献:
1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年版)[[J]。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14,47(7):514-516
2[荨麻疹治疗指南[J]。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07,40(10):591-593
3任华立等.解读EAACI/GA2LEN/EDF/WAO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诊疗指南(2009年版)J .应用医学杂志,2010,26(4):531-533
4李,等.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治策略[J].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17,50(1):2-3
5皮肤病学中抗组胺药的专家共识[[]。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17,50(6):393-395
1.《荨麻疹药 特殊类型荨麻疹用药(附联合用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荨麻疹药 特殊类型荨麻疹用药(附联合用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2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