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通5月30日电今年端午节期间,江苏省南通市市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去处,千年古镇——路洪扎镇在重建后重新开放了街道。人民日报记者了解到,路洪扎镇是南通市最古老的古镇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当地政府对古镇进行了部分重建和保护性修复。如今,街道对外开放后,古镇再现了它的历史风采,既展示了古老的街道文化,又展示了悠久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市民来感受古镇的风采。值得一提的是,路洪察古镇也是革命将领刘瑞龙的故居,现已恢复原貌,对外开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据当地文献记载,路洪扎镇的前身龙王庙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相传为唐代开国功臣尉迟恭所建。相传,人们曾称镇海寺为“龙王庙”,庙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小镇。但是龙王庙周围洪水频发,人们修建防洪闸防洪时,就无法相处。这时,有一个叫路宏的人,跳进他头上的铁锅里,向城门献祭。之后,水闸被修复,洪水退去。为了纪念路宏,每个人都把这个城镇命名为“路宏门”。古镇先有庙,后有门。原来的龙王庙在上世纪初改为路洪察小学,成为南通最早的小学之一。历史上古镇虽然经历过战争、文革等破坏,但直到2015年当地政府才投入1亿元进行改造。

“千年古镇改造后,让我们重新找回长久的历史记忆。我希望政府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在适当的时候向公众展示古砖、古瓦和古石雕。”现场一位游客说。据了解,路洪察古镇改造是当地政府打造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休闲、文化、创意”为主线,以南通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为目标,以路宏镇休闲文化街区为主题。通过保护性修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最终形成集商业旅游休闲、历史文化展示体验、民俗文化传承、红色文化追忆为一体的场所。

老城的一对夫妇

千年古镇风格转变后

老党员参观刘瑞龙故居

老街居一坊

刘瑞龙故居

古镇红色自习室一角

1.《南通投入亿元再现千年古镇陆洪闸昔日风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通投入亿元再现千年古镇陆洪闸昔日风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6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