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宁一

来源|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月薪一万,上街讨饭

年薪百万,刚刚脱贫

中国的中年人活得太不容易了。

人在家中好好坐着,突然就被同龄人抛弃了。

前几天,《80后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刚刚刷屏。

这两天,“30岁年薪20万很失败”又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看着一个有妻有子,一年就存下10万块钱的人,还在担心自己的人生很失败,我们这些年薪还不到20万的人,纷纷表示:活着没意思。

确实,在一线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下,焦虑感如影随形。

前段时间,上海相亲圣地的一位大爷一语惊人:月薪一万是讨饭。

至于北京,就更不得了了,有人说了,年入百万,只算刚刚脱贫。

当然,也有不食人间烟火烟火的朋友表示,一个月只要500块钱,任意城市都能养孩子。

希望他俩能打一架,要是能同归于尽,就再好不过了。

前些日子,知乎有一个话题,特别火。(唉,怎么又是知乎……整天欺负我们中年人)

原话是:30岁,如果你还没当上管理层,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那你一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再看看自己,不仅没当上管理层,30岁了,还在编稿子,还老加班,我这辈子是不是已经完蛋了?

据《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统计,社会上有超过80%的人,处于财富焦虑的状态中,说句大白话就是,天天在为钱而发愁。

图片来自《大猫财经》

怪不得在浏览网页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无论20岁还是50岁,无论年薪5万还是500万,都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很失败。

别紧张:月入2000就算中等收入群体

知乎看多了,人们对于自身的财富定位,多少会出现某种错觉。

一时身边都是土豪,只有我如此贫寒。

知乎“N大错觉”之首,便是月薪错觉。

在知乎,月薪两三万,基本活不下去。月入十万的,当属贫下中农。

毕竟“知乎大V”的年薪,三百万仅是最低配置。

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个富人遍地的平台上,讨论最热烈的装修问题却总局限在小户型,100平米上的讨论就很冷清了。

相比起来,其他网站用户就穷酸多了。尤其是豆瓣,严重地拖了我国人均财富的后腿。

早在2015年,豆瓣网友就曾提出过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当然,天涯群众谦虚地回答:月入12万算高吗?也就勉强活得下去吧。

互联网逛多了,感觉人生观已然被重塑。

毕竟,网络上的标准都是“普通家庭马化腾”。

但人们真实的收入水平究竟如何呢?

按照2017年世界银行的标准,年收入在2.5万-25万元人民币的范畴,可达到中等收入的标准。

在中国,处于这个收入区间的群体大约为3亿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薪达到了2000多块钱,在中国,已经是收入排名靠前的人群了。

国税总局规定,个人年收入超12万元,都是需要申报的。

2006年,“自行纳税申报”正式实施。申报的人数只有163万人。

到了2011年,申报人数变成315万人。

而在2017年,预计的申报人数在1500万人左右,这才是真正的“月入一万标准”。

1500万人占中国人口多少比例?1.1%不到。

而在总量大约为7.7亿的就业人口中,他们只占1.9%。

从数据上看,人们的收入焦虑,无疑被放大了。

其实,这些对收入深感焦虑的人,大多都晃荡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阶段。

一方面,他们抬头能望到上流社会的生活,怀抱着“更上一层楼”的野心和欲望。

另一面,他们担心房贷、担心子女、担心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担心年迈的父母。

心中怀揣阶层滑落的恐惧,总会有挥之不去的焦虑。

他们心中涌动着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在欲望和焦虑之间不停地打转。

望着自己20万的年薪皱眉,也不由会想想,那些年入10万、5万的人,生活该如何继续下去。

可有时候,也会发觉,那些比我收入还低的人,过得也并没我想象中落魄。

比你穷的人

根本没有空闲焦虑

真正贫穷的人,根本没时间去焦虑。

他们生活不易,陪伴家人之余,时间都投在了忙碌的工作之中,又哪里有时间在网上矫情,感慨月入20万的“失败人生”。

这家小小的包子铺,是一对农村夫妻用他们所有的积蓄开的。

起步的日子里,小店的生意惨淡。

路过的时候,偶尔也会瞥见老板娘拿着手机,偷偷抹泪的情形。

她手机的那一端,是留在老家上学的女儿。

为了能在诺大的城市,安下一个家,小两口像拼了命一样。

凌晨三点洗菜剁馅,早上六七点开门营业。

生意慢慢好起来了,日子渐渐有希望了,是他们最快乐的事。

在一个临时的劳务市场中,路人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浑身泥土的钻孔工,正趴在简陋的三轮上,练写毛笔字。

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张“偷拍”照。

在一个杂乱的棚子里,一位配钥匙的中年男人,正在拉小提琴。

他的日常生活如同他的屋子一样,是琐碎而杂乱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有一颗仰望星空的心。

前不久,深圳“中兴”总部一名离职员工欧建新,跳楼身亡的事情,震惊了国人。

一位一线的优秀工程师,经受不住生活的重重压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留下了妻子、子女,还有四位老人在身后。

在人们纷纷为其痛心,开始剖析中产阶级压力的时候。

一个“十八线”工程师在知乎上说:“看了欧建新的故事,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和欧建新同行业,不过十余年间,都混迹于华强北的小公司,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儿。

华为、中兴,这样的大公司,他从来没敢奢望过。

他羡慕欧建新的经历:

“人家在深证通讯行业塔尖上的公司混了6年,多么牛逼的事儿!那是我们屌丝工程是梦想的地方!”。

他羡慕大公司的福利,有股权,有加班费。

而他自己,经常免费加班之外,连健全的“五险一金”都没有。

他没什么大理想,幸福的来源也很简单,看到自己女儿的笑脸,就够了。

不久前,他离职了。

离职原因有点凄凉,因为老板拖着工资跑路了。

他有两个月的工资没拿到手。却轻描淡写地写道:

“我就这么原谅了老板,找工作的一个多月里,终于有时间练车了。考完了两年多都没搞定的科目二”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影子吧。

天赋不高,也没什么背景,拿着不高的薪水,在泥泞的路上步低头前行。

咬着牙、挤着笑。

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不同阶段的人,会有不同阶段的焦虑。

就像无论年入多少的人,都会质疑自己是否失败一样。

在这个层级分明的世界里,总有年薪1亿、100万、20万、5万的人。

他们每个人,都一边怀疑自己、一边被别人羡慕。

收入水平的确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杆,但它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网上常常看到有人问,“年薪xx万算不算很失败?”

其实,这是一道永远无解,又要永远争论的辩题。因为成功的意义从来都不止一种。

30岁时万贯家财是一种成功。60岁时身体健康算不算成功?

事业有为是一种成功。而一生平淡,妻儿和睦,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

花匠的满园芬芳,木匠的巧夺天工,他们在一株乔木,一件木雕中所实现的个人价值,所获得的满足感,未必低于企业家在上市那一刻的喜悦。

对金钱的渴望和由此产生的焦虑,并不可耻。一个人为了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可贵的。

但挣扎在努力和焦虑中的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的目标,也别忘记回过头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财富。

别忘记身边的家人、朋友、父母;别忘记自己手边,还有着近在咫尺的幸福。

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也不妨这样骗骗自己——

“那些富人想必也有自己烦恼吧。竞争对手一大堆,三妻四妾绕在身边,天天过得像宫斗剧一般,肯定也活得很累吧。”

在当代,不再需要为了温饱发愁的我们,都可以追求自己所定义的成功。

比如,我就曾经问过我的朋友丁大头:你觉得什么是成功?

丁大头告诉我:成功,就是 65岁以后还能有性生活。

本文来自i黑马,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1.《30岁年薪才20万,这辈子是不是完蛋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0岁年薪才20万,这辈子是不是完蛋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