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四川日报-川官新闻
天官新闻记者陈勇摄影报道
11月4日,富顺县狮子市螺丝村党支部书记吕珍华接到浙江一家公司的电话,询问柑橘上市时间。
“快了,快了,12月就上市,到时第一时间通知你们来收购。”电话这头,聂真华答道。
原来,罗寺村有300多亩柑橘园,和浙江一家公司签了订单农业协议。“没想到我们的柑橘还能远销浙江,”聂真华说,这得益于村里有了50万元的“强村贷”,改善柑橘园的基础设施条件,今年挂果的面积更大了。
聂真华所说的“强村贷”,是去年11月11日,农行富顺支行向罗寺村发放全省首笔50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强村贷”,助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年过去了,这笔贷款用得如何?近日,记者走进罗寺村进行探访。
50万贷款用在“刀刃”上了吗?
站在罗寺村柑橘园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柑橘树密密麻麻的排列开来,高低起伏,果子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跃然在这个小山村。
在观景台下,一条硬化的水泥路通往村道,交通便利。
而在路边,两条管道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果园的各个角落,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条黑色,一条黄色。
“这是干啥用的?”记者问聂真华。
“黑色管道是浇水管道,黄色是打药管道。”聂真华告诉记者,管道是用50万贷款今年才铺的,这才让果园有了现代农业园的“范”。
据介绍,这50万“强村贷”主要用于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打药、喷水系统用了8万元,铺地膜、补栽果苗30万多元,土地流转费10万。”在果园里,他掰起手指向记者一笔笔地算账。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这笔贷款带来的效应也显现出来:去年挂果20亩,卖了9万元,今年挂果就有30多亩,预计可卖1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果子的品质越来越好,远销浙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 群众腰包“鼓”起来
如今,有了这笔“强村贷”,聂真华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的信心更足了,“9月,50万元贷款已还清,接下来继续申请。”
这在过去,他想都不敢想。一直以来,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农村财政资金短缺、缺少有效抵押物、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财务管理不完善等条件限制,在信贷融资上困难重重。
狮市镇镇长文波坦言,向银行贷款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法人要负连带责任。这让许多村干部都有畏难情绪,宁愿等靠要使用无偿资金,也不想积极作为。
为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和省农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在富顺县试点“强村贷”,探索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
具体而言,富顺县设立20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及新型经营主体担保贷款,杠杆放大20倍,并与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农行富顺县支行合作,通过政担银三方互动,为产业起步早、发展质效好、综合风险小的村集体组织提供“强村贷”,通过政银担合作模式,突破原来村集体经济组织准入门槛高、需要抵押、贷款额度低等瓶颈,破解融资难题,实现“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打消村干部顾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每个村按照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的需求,在10万-200万元的融资额度内,由村两委规划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形成方案后报乡镇政府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和县委组织部审定,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融资担保额度向银行推荐。
罗寺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今年预计能达到120万元。
收入节节高,罗寺村“两委”班子也有了更大的想法:在春节前,将首次举行集体经济分红大会。
该村第一书记幸荣跃说,以今年120万的集体经济收入来算,20%纳入纯收入,是24万,再从24万中拿出20%分红,即4.8万元,让村民都享受到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实实在在“红利”。
既要让群众享受红利,腰包“鼓起来”,也要使贷款越来越安全。
富顺县还设立首期500万元的偿债基金池,作为风险代偿的还款来源,所有贷款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贷款金额的1%一次性缴纳风险基金,并注入基金池。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还清银行贷款的同时,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退还缴纳的风险基金。
以罗寺村的50万元贷款为例,要拿出1%也就是5000元注入基金池,如果以后由于不可抗力,发展产业失败,还不起贷款,偿债基金池就要还贷款,风险由县财政、银行、担保公司、乡镇街道按一定比例承担。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1.《关于10万贷款5年我想说记者探访丨全省首笔50万元“强村贷”,富顺用得如何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0万贷款5年我想说记者探访丨全省首笔50万元“强村贷”,富顺用得如何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24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