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词浅谈

李煜(937―978年)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故世称“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一国之君是失败的;但是作为词人,他是成功的。但是,正是因为失败的帝王经历成全了他作词上的成就。

李煜生于七月,卒于七月,登基亦是七月。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从一国之君到阶下囚的人生体验,正是因为这种人生的巨变,才让他有了深沉的人生体验,而这一切,皆表现在他的词作中。

李煜的词作感情真挚,用词精炼,一字一珠。他直道个人的经历,这其中,有喜也有悲。崇尚李煜的纳兰性德曾在《渌水亭杂识》中写到“《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李煜词是悲喜剧,在李煜亡国前其词作多为宫廷之乐,亡国后的词作多为亡国之痛。

12

李煜词的喜剧世界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此词乃南唐未亡前的行乐之词,上片写红日三尺,金炉填香,被舞步弄皱的红锦地衣,这些环境的描写充满了富贵之气。下篇承上写宴席之乐,佳人金钗之舞,醉酒闻花,别殿的萧鼓之声,由此可见李煜亡国前生活之奢华,此词毫无保留地描写出了李煜此时的得意,喜剧也。

另有《子夜歌》也是对欢喜的描写: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此词描写在春天里,李煜在皇宫中饮酒赋诗,寻欢作乐的情景。是亡国前快乐时光的真是写照。

李煜词中的悲剧世界出现在南唐国亡国后,被俘后的李煜没有了昔日的欢乐,有的只是巨大的心理落差,沉重的悲痛也渗透到他的词作里。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此词尤为凄怆,开篇便直接讲述了南唐国从建国到灭亡的时间,紧接着的对故国的景色回忆。下篇写自己被俘时送别的情景,李煜挥泪而别。此词为李煜被俘后的追忆之作,满纸血泪,叙事直接,感情真挚。

又有《浪淘沙》也是悲剧之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此词也是亡国后的追忆之词,开篇便直截了当的说往事之哀,后写景色,料得无人拜访,珠帘也索性不卷了。下片写自己情绪低落,思恋故乡。

李煜词小评

李煜词是喜剧与悲剧的世界,这是因为李煜用词歌颂自己的个人情感,再加上人生的大起大落,使得他的词作分为一喜一悲的两个世界。李煜词多用白描手法,用词精炼,他将生命中的经历,自己的切身感受在词中表达出来,感情真挚,这一点尤为珍贵。

谭献《复堂词话》道:“后主之词,足以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这是对李煜词的极高评价。李煜词作较多,但流传下来的甚少,加之篇幅有限,这里故作浅谈。

1.《李煜词浅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煜词浅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