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是最伟大的(没有之一)共同基金经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看约翰博格如何评价富达麦哲伦基金。

  富达麦哲伦基金以其彼得林奇而闻名,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公募基金。然而在林奇离开后,该基金可能不像他声称的那样“活跃”,而更像是一只被动的基金。从1996年到2004年杰弗里维尼克担任基金经理期间,麦哲伦基金的持仓表示,这更多的是在简单的跟踪指数上,初始活跃投资率长期远低于50%,而50%是一个活跃投资经理的合理最低活跃投资率。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时期,麦哲伦的表现非常糟糕,投资者的损失可能是美国最高的。

  “沸腾时代”以股市崩盘告终,但富达的名声依然存在。1963年富达推出了一只名为麦哲伦的新基金,改写了基金行业的规则。从1975年到1983年,在绝大多数小型股票基金面对普通投资者之前,麦哲伦基金每年的表现几乎超过标普500指数22.5%。

  尽管如此麦哲伦在未来十年的表现,虽然不如其“潜伏期”那么突出,但仍然是出色的。从1984年到1993年,麦哲伦的表现几乎每年超过标普500指数3.5%。明星投资组合经理彼得林奇,于1990年退休后(当时麦哲伦基金的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基金业绩开始落后于指数,麦哲伦基金在接下来的24年里每年的表现都比指数低近2%。在最近的25年里,该基金的累计回报率为53.9%,标普500指数的累计回报率为80.5%,麦哲伦表现不佳指数约为26.6%。

  随着少数热门基金在“沸腾时代”的成功——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继续创造热门基金——这被证明是富达的一个高风险战略。麦哲伦基金的资产从最初的10万美元增加了1000多亿美元,在2000年达到1100亿美元,但基金的泡沫不可避免地破裂了。

  截至2018年,麦哲伦基金的资产暴跌至170亿美元,令人惊讶地下跌了930亿美元,因为它没有实现令基金投资者兴奋的目标回报。富达市场份额也相应下降。1999年,富达基金在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中的市场份额为13.8%,到2018年,富达市场份额已降至8.2%。

  彼得林奇是一个非常彻底的工作狂,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他对股票市场和投资有着无尽的热情。每年他都会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交谈。没有其他工作的时候,他会交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

  对于投资他采用了基于价值的比较方法。但他从来不局限于一只股票,无论什么股票,只要股价合理,他都会买。

  彼得林奇不断寻找投资机会,奔波于各种公司之间,根据相关信息寻找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

  1990年,在事业的巅峰,彼得林奇选择了退休。退休的原因是陪伴家人:“虽然我从做这份工作中获得了很多快乐,但我也失去了更多陪伴家人和带着孩子成长的机会。”

  股票市场上不乏大咖,如巴菲特,彼得林奇,格雷厄姆等。但彼得林奇个人是最帅的一个。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股市上的成功,更是因为他在四十岁的时候选择了事业巅峰的时候退休,然后去尽情享受生活。

1.《麦哲伦基金 麦哲伦基金是什么基金,麦哲伦基金有何特征及优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麦哲伦基金 麦哲伦基金是什么基金,麦哲伦基金有何特征及优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34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