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地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到底是该限制还是该鼓励?就连一贯讲房价如葱的马云最近都因为网上卖房火了后,也开始建议国家要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发展了。是不是很多人没看懂,什么意思?
更有人说对于马光远更是看不懂,他今天这样说,明天就可能那样说,已经把网友搞乱了,实际上这一点都不奇怪,如果你不乱就真的奇怪了。因为房地产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调控与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体。绝不是非此即彼,不是说调控就不发展房地产,也不是说发展房地产就任由其野蛮生长。
还有,如果一个购房者盲目相信一个所谓的专家,那么他永远买不上房,因为这个专家今天这样说,明天可能就会那样说,这个专家这样说,那个专家可能会那样说。如果你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就已经被动了,你将失去自我,难以找到真正的方向。因为毕竟专家替代不了你的生活。
说这么多废话,我无外乎是想告诉大家,也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买不买房,不是别人说了算,是你自己,如果说过去你还可以听专家跟着炒个房啥的,或许还能游刃有余,但如今不同了。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新定位下,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固然,过去的传统思维已经行不通,也将最大限度保护真正的刚需购房者。
如果你还问该不该买房,那就真的是你深陷其中出不来了。
我们不妨听一听经济学家马光远最近的观点,你看是不是有点不符合你的逻辑?
“有人认为我说的太夸张。比如,以后中国将只有20%的开发商活下来,80%的会淘汰掉。中国目前有开发商10多万家,淘汰掉80%,还剩下差不多2万到3万家,仍然是全球开发商数量最多的。过去大家没房子,不是开发商太少,而是太多,小的开发商圈占了太多的土地,但没有开发能力,导致供给减少。”
是不是有点颠覆你的三观?我们先不说淘汰80%的数量,单听听这个房企破产是好事就有点烧脑。是不是很多人无法理解?更有难以理解的是,马光远认为,过去你们买不起房就是因为开发商太多。
什么?开发商多了不应该是房价便宜吗?可马光远不这么想,他觉得,小的开发商圈占太多土地并没有盖房子,浪费了资源,没有形成有效供给,所以开发商数量多并没有多盖房子。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趋势,现在的中小房企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而大房企越来越呈高度集中化趋势,将来供给将大都来自于大房企。
这是不是好事呢?我不敢说,因为什么事过了就不好了,可能中小房企被淘汰从市场法则或者说市场成熟度看,是好事,因为优胜劣汰,有中小房企的混日子,也可以让大房企专注于产品和服务。但是如果只剩下大房企后会是什么样子,我现在还无法感知。
话说回来,马光远的意思是房企破产并非坏事,而且还是好事,顺着这样的思路似乎觉得马光远这么残忍,这么恨房地产吗?
其实你又错了!马光远表示,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晴雨表”的作用永远不会改变,不要抱有幻想。“现在有很多人说房地产不消失,中国经济就活不了,这是胡编乱造。你们有多少人,多少行业,多少产业靠着房地产?”
马光远刚刚批完房地产又开始为房地产唱赞歌,这到底唱得哪一出?不明白了吧!实际上很简单,这就是真正的房地产。从来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们的政策更不会走极端。虽然我不赞成马光远所谓的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永远不会变,因为没有什么是永久的,将来一定会变,但是不得不说,马光远是利用了辩证思维在看待当前的房地产。
也就是说,过去的问题终将在未来浮现出来,而楼市大洗牌也正是这些问题的集中爆发,优胜劣汰就是准则,房企破产就是遵循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自然选择。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就完了。在房住不炒和房价稳定大局下,房地产的支柱地位不可能一下子撤掉,因为要保证市场的稳定过渡,但将来一定会慢慢退出。
房地产的作为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起到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也绝对不会把房地产过度打压下去。房地产关乎上百个行业,正因为这么重要,我们才不会像过去一样过度依赖,正因为这么重要,我们才不会一下子就放弃。如果懂得了这些,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马光远总是双标逻辑了。
调控原则不也正是如此吗?当市场过热了就会降降温,当市场过冷了就会适度放松一下或刺激一下。但是我们讲究的是火候,这个火候如何拿捏那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
最后引用马光远一句话,他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并没有那么悲观,但绝不会乐观到认为一旦政策松动会再次出现大涨。未来的市场,仍然摆脱不了“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基本影响。到底要不要买房,如果有人直接回答你这个问题,这个专家基本属于卖大力丸的。
您懂了吗?
1.《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新中国 马光远最新谈楼市 未来中国将只有20%的开发商活下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新中国 马光远最新谈楼市 未来中国将只有20%的开发商活下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2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