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熔断调整之后,A股已在3000点上下徘徊半年有余。震荡行情之下,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私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并不突出。

  记者注意到,在赚钱效应不强的市场里,具备低风险高收益特性的网下打新引得一众私募机构纷纷前往淘金,包括巨杉资产、高毅资产等知名私募在内的机构纷纷发行产品或以旗下产品参与打新的方式加入了掘金队伍。

  不过,随着大量投资者的闻风涌入,高收益的蛋糕被不断分食。另随多家承销商提高打新门槛,私募网下打新的整体收益率也难以避免地被摊薄。此外,多数私募机构均面临顶格申购的政策风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私募打新产品发行的热度将逐渐降温。

  网下打新成“香饽饽”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除商品期货策略和债券策略之外,以股票为交易标的的策略均呈现疲软之势。股票策略今年月度收益多次垫底,前8月收益率为-6.85%,阿尔法策略收益率仅为-0.10%。8月,股票策略月度收益首次夺冠,但收益率也仅有1.63%。

  在各策略收益不佳的情况下,多家私募将目光投向低风险高收益的网下打新。据记者了解,目前包括巨杉资产、高毅资产、鼎锋资产、和聚投资在内的知名私募也正参与打新或发行打新产品。

  “也就是最近两三个月,私募网下打新产品发行特别多。发行红火,相当大程度是因为其他策略今年以来都不算理想。”上海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告诉记者,网下打新的机会其实年初1月就已有显现,彼时很多保险资管不是C类账户,只能看着眼红。

  网下打新,是指针对特定投资者的新股申购,其中包括了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机构以及达到门槛条件的自然人。私募机构和高净值个人客户为C类,要求其在深沪两市的持仓量均达到1000万元。今年1月,网下打新取消预缴款后,意味着只要持有沪深各1000万元的市值,就可以按照新股网下初始发行总量上限进行申购。

  “一方面网下打新的规则有变化,不必提前冻结资金,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前几个月网下申购配售对象不算多,所以获配比例比较高,收益率也跟着大幅提高。”庄正称。

  根据申万宏源此前测算,在今年发行的前9批新股中,按C类户深沪两市各1000万元成本计算,理想情况下如果参与所有打新机会,在沪市的绝对收益是366.55万元,在深市的绝对收益是211.05万元,则今年以来新股申购收益达28.88%,年化收益率将更高。

  “我们按上半年新股情况大概做过一个测算,假设上半年的沪深两市新股全部顶格参与申报,并全部成功获配,以C类投资者平均获配比例计算获配股数,按产品规模6000-7000万计算,假定股票持仓风险被完全对冲,测算下来上半年累计收益约11%。”格上理财研究员徐丽称。

  据徐丽向记者介绍,因参与打新要求持有股票市值达到一定规模,私募打新产品一般要求有股票持仓,一些股票型私募会直接采用股票多头+打新的策略,但对于一些擅长量化对冲策略的私募,会利用股指期货对冲股票多头风险,采用量化对冲+打新的策略。

  “对于规模大的基金来说,网下打新起到的作用是收益增强,业绩贡献不一定很大。但对于小基金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阿尔法收益,对业绩的贡献比例会很大。”庄正称。

1.《私募网 私募网下打新成“香饽饽” 三大隐忧致热度降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私募网 私募网下打新成“香饽饽” 三大隐忧致热度降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