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听的是由日本哲学家“岸田一郎”和作家“志贺氏健”共同撰写的勇气两部曲:《被讨厌的勇气》和《快乐的勇气》。这两部作品都传播了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并以年轻人和哲学家对话的形式将阿德勒的思想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两本书字数不多,分别是16.6万字和16.1万字。我将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解读这两本书的精髓,阿德勒思想中的“主体分离”和“共同体感”。
学过心理学的人一定都很熟悉阿德勒的名字。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被称为心理学三巨头。很多人误以为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其实是同龄的同事。阿德勒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会的主要成员。1911年弗洛伊德提出他的“普遍性理论”时,阿德勒成为研讨会上第一个公开反对弗洛伊德思想的人,从而断绝了与他的关系。1912年,他和一群追随者共同成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并称他的研究为“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德最大的区别在于,弗洛伊德注重过去对人的影响,愿意发现问题和人性的阴暗和消极的一面,而阿德勒则乐观得多。他也经历过一战。弗洛伊德受战争刺激提出“死亡本能”的概念,阿德勒受启发提出“群体感”。个体幸福的起点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共同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不谋而合。作者强调,阿德勒的心理学可能不是纯粹的科学心理学,但一定是建设性心理学、勇敢心理学、大众可以应用的心理学知识。
两本书的第一本书可能对人的影响更大。我们习惯于关注别人的期望和评价。我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调:我有多爱你与你无关,这是我的话题,接受它是你的话题;我努力,这是我的课题,与领导无关,但领导是否认可是他的课题。也许是受第一本书的书名《被讨厌的勇气》的影响,很多人学会了把科目分开,忽略别人对自己的感受,但在使用的时候却没有那么舒服。要在社会中生存,我们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只是一味的做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自立”,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书中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阿德勒的思想时,往往会在没有要领的情况下碰壁,于是有了这种第二次拜访和辩论。第一本书的最后提到,幸福是一种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可以快乐,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快乐。年轻人离开后就没有快乐过,所以《快乐的勇气》后半部分用更具体的表达告诉我们什么是快乐。何谓爱情?怎样才能幸福?虽然书中字数不多,但思想传达的内容很多,其中很多精炼的语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不过在登陆读书会的过程中可以和大家详细交流。接下来,我将这两本书结合起来,分三个部分向您解释。
1.我的命运是谁的错?-因果理论和目的论
第二,所有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你必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话题的分离
第三,所有的快乐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付出才有收获——社群的感觉
第一部分
先说第一部分:命运是谁的错?以精神分析为主的传统心理学,强调童年经历和过去的心理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父母离异的孩子长大后很难结婚,童年遭受暴力的人长大后也会对别人使用暴力。好像可以从过去找到答案,但是找到答案之后呢?知道过去决定我们现在的意义是什么?阿德勒完全否定了“对我们现在来说太具有决定性”的观点。他认为“人不是被过去的原因所驱使,而是按照现在的目的生活”。比如有人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形成了阴郁的性格”,这其实是人生的一个谎言。其实“不想在与人交往中受到伤害”的目的是第一位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选择了不与人交往的“阴郁性格”。换句话说,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它的意义。
哲学家在心理咨询中经常使用三棱镜。三面是“可恶的别人”和“可怜的自己”,最后一面是“以后怎么办”。这三句话准确地对应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交流内容,但阿德勒心理学不愿意专注于前两句,只愿意和别人讨论“以后怎么办”。所以,归根结底,我们的命运不在于我们经历了什么,也不在于我们和别人做过什么可恶的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第二部分
话题分离的意思是:谁因为我们的人际关系而承担了我们每个人的感情,谁就是主体。我不想让你让我做一件事。我拒绝你,这是我的主题。而你恨我是因为我拒绝。这是你的主题。“我答应你让你不要恨我”,这叫主体混淆,是作者强烈反对的一种认知,被认为是人际痛苦的根源。简单的理解就是把自己的主体和别人的主体分开,然后全力以赴去面对自己的主体。至于别人的话题,你只是选择尊重。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不那么喜欢读书,不认真听讲做作业,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说,我让我的孩子为了他好,为了他未来的成就而学习。但是从话题分离的角度来说,是否努力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话题。父母命令孩子好好学习,其实是在干涉孩子的科目。父母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或者支配欲。正是因为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变得叛逆。在这里,家长不要明白,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我的事。我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做不了。对于孩子的学习,父母能做的就是陪在孩子身边,以身作则,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学习,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帮助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实现主体分离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不追求他人的认可”。为什么我们会在意别人的想法?真的是因为关心别人吗?相反,我们之所以在乎别人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的重心还是在自己身上,真正在乎的是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当我们对他人有这种“身份需求”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是一个自由的人。因为我的价值在于别人是否觉得我有价值,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别人对我的评价。阿德勒极度否定奖罚教育,他的教育理念是“不褒不贬”,为了希望孩子不必追求别人的认可,而是获得自我认可,拥有这种来自于我的“存在感”。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自我价值感,不追求别人的认可,才能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满足以上两点,才能达到阿德勒所说的“话题分离”。
以上两部分的内容在第一部《被人讨厌的勇气》中已经有了很大的体现,但很多人看了第一部作品后,只关注“话题分离”的表面含义,并没有理解其实质,导致误解。常见的误解是,话题分开后,人生的态度似乎是“我是我,你是你”。我拒绝了你,我可以转身离开,你不舒服,那是你的话题,和我无关。“这真的是阿德勒传达的吗?我们来看看“社群感”这个概念,它是阿德勒晚年提出来的,与整个世界相关,最有思考价值。
第三部分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一切快乐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话题的分离,终点是社群感。那么什么是社群感呢?
先说什么是社区。阿德勒认为,他描述的社区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和区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从过去到未来,连动物、植物、非生物都包含在时间线中,可以理解为社区中的“无限”。比如,一个人一旦退休,马上就没精神了。脱离了公司的共同体,失去了头衔和名片,变成了无名的“普通人”,有些人如果不能接受这种改变,就会突然变老。但这只是脱离了公司这个小社区,每个人都属于其他社区。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属于地球的共同体,属于宇宙的共同体。
社群感是“我能在这里”的归属感,“我在贡献”的价值感。
社群感是如何建立的?建设一个社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自我接纳、他人信任、他人贡献。
第一,“自我接纳”。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在人前的时候和一个人的时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比如开会不敢说话,总是担心说不好会被人看不起或者嘲笑。我们不会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不好,这叫失态。但是当镜头切换成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解放自己,大声唱歌,没有任何负担。两种不同状态的对比背后,其实是我们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害怕在别人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
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自我肯定是说我做不到,但还是暗示我能做到,其实是在骗自己。还有自我接纳?如果我做不到,就诚实的告诉自己,我现在做不到,然后努力朝着我能做到的方向努力,不要骗自己。
比如很好理解。比如我考了60分。如果我对自己说:“我运气不好,其实我能考100分。”100分才是真正的我,60分只是外界因素造成的。这叫自我肯定。但是,如果我接受自己只能考60分,然后再想想自己以后能多努力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考60分没什么可悲观的。没有满分的人。我们应该让自己处于一种想要改变和进步的状态。
“上帝,请给我和平,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说出两者的区别。”它来自尼布尔的祈祷,一个非常著名的段落。其意义在于自我接纳。
再来看第二个关键词“他人信任”。别人的信任是指信任别人吗?
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考虑信仰背后的两层含义,一是信用,二是信任。什么是信用?他有附带条件。例如,当我们从银行借钱时,我们需要提供抵押贷款。金融机构评估我们的偿付能力,然后贷款给我们。言下之意是“你还钱我就借给你”,这是信用。我觉得相信信用的方式应该是我们平时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但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是信用,而是信任。也就是无条件无条件相信,也就是信任。
无条件信仰?不容易被骗被背叛吗?就像银行不评估自己的信用,随意放贷,会吃亏一样。这怎么行?提出别人的信任,不是抢占道德意义上的制高点。
哲学家解释说:首先,对方的信任可能会被欺骗和利用。但当我们站在背叛者的立场上,如果有人即使被我们背叛,仍然无条件地相信我们,我们还能对这样的人反复背信弃义吗?当我们遇到背叛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痛苦,但是简单的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快乐很少,关系破裂带来的痛苦也一样小。而深厚的人际关系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幸福感。其次,信任的对立面是怀疑。如果我们把人际关系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上,怀疑朋友、爱人、家人,生活中就会到处都是怀疑,所以不可能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信任对方是建立深厚关系的前提。
如果一味的担心被骗被伤害,不敢相信别人,最后也无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当我们表现出对他人的信心和加深关系的勇气时,人际关系的快乐就会增加,生活的快乐也会增加。当我们接受自己,无条件信任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成为伙伴。当我们把别人当做伙伴时,就能在自己所属的社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能获得一种“在这里”的归属感。
先说第三个关键词“他人的贡献”。
以伙伴的身份去影响和贡献他人,就是他人的贡献。之前提到贡献,大多是想到发扬舍己为人的精神,为身边的人无偿付出。阿德勒的其他贡献不是自我牺牲,相反,他反对这样的行为。别人的贡献不是放弃自己,为别人服务,而是实现自己的价值。阿德勒真的希望我们为他人和社区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为自己做出贡献。
对方最能理解的贡献就是工作。哲学家给工作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他说工作不是挣钱的手段。我们在努力实现他人的贡献,参与社区,实现我对他人的有用,进而实现我们存在的价值。当然,赚钱真的很重要。请相信,当我们创造足够的价值时,金钱是必然的回报。我们可以想想社会上的富人。他们已经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了,为什么还要一直忙着工作?是因为对金钱的无限渴望吗?其实他们也是为了别人做贡献,为了获得“我能在这里”的归属感。
我们刚才提到的三个关键词,自我接纳,他人信任,他人贡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整体。正是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己,才可以信任别人,而不用害怕背叛。正是因为我们给予别人无条件的信任,能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伙伴,才能让别人做出贡献。同时,因为我们对别人的贡献,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对别人是有用的,进而接受我们真实的自己,接受自我。这就是阿德勒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找到一个共同体,感受快乐的方法论。
回到被很多人误解的话题分离,话题分离不是说我们与他人无关,而是说当我们不再期望他人认同,找到自我价值感时,我们就能懂得真正尊重他人,认清自己的话题和他人的话题,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困扰。在社区中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关心他人,贡献他人,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拥有幸福。
总结
1.我的命运是谁的错?因果论和目的论:没有真实的过去,人不是被过去的原因所驱使,而是按照现在的目的生活。比起谈论可恨的别人和可怜的自己,我们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是值得讨论的。
第二,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上的烦恼,必须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话题分离:我不追求别人的认可,而是主观上认为自己对别人有所贡献,对别人有所关心,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别人,让自己和别人有界限,把自己的话题和别人的区分开来。
第三,所有的幸福都是人际关系的幸福,都是有回报的——社群感:社群感是“我能在这里”的归属感,即把对自己的依恋转化为对他人的关心。建设一个社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自我接纳,他人信任,他人贡献。
两本书的内容一定不仅仅是这三个方面,还在书中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教育就是“自力更生”,问题孩子的五个阶段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知识点。书的结尾是“选择爱情的人生”,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注定的人”,爱情不是被动的堕落而是主动的行为,爱情是一种决心、决定和约定。这也是大家需要细细品味,有机会和大家讨论碰撞的重要想法。阿德勒认为“没有真实的过去,讨论过去毫无意义”,现在认知的调整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吗?改变的勇气从何而来?你对此也有怀疑吗?后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些疗法在咨询的应用上发生了变化,时间有限,就留在读书会和大家讨论吧。
最后,哲学家给了青年一句话,也给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世界很简单,生活也一样,只是很难保持简单。理解阿德勒的思想只是“第一步”,这很重要,但真正的考验是坚持下去的勇气。阿德勒欢迎所有人在实践中更新阿德勒的思想。希望通过现场交流讨论,进一步了解阿德勒的思想,体会阿德勒的思想。
我是吉林思源心理的赵爽,期待在读书会上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