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2.4.2.3.1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不论这些装置与用来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为一体。

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

但是,由于电梯品牌繁杂,厂家众多,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在用电梯并未达到上述要求,下面对几种常见的制动器回路作一简要分析:

图一

1. 如图一电路图为安全回路,制动器电路控制回路构成。

其中B04-B06为交流110V电压,经ZB2整流后提供给抱闸线圈。其中,CB为制动接触器,CC为电源接触器。当电源锁打开后,CC处于吸合状态。从电路图上看,控制DZ的电流由CC、CB两个不同的接触器触点控制。但是由于CC在开梯情况下处于常吸状态,故只有制动器(CB)一个触点控制。不符合GB7588-2003对制动器的要求。

图二

2. 如图二电路图也是安全及制动回路

安全回路接触器KAS,厅门锁继电器KAD由102-101构成回路,制动器回路由204-203提供直流电压。YBK的电流流向是204+→RZ1→KAS→KMC→KAD→KMB→YBK→203-。下面我们做一分析,该电路图是变频调速系统,主接触器KMC在控制柜上电的情况下也是处于吸合状态。KAS作为安全回路继电器在正常情况下是常吸合的。那么,如果KMB造成粘连,在电梯停止运行没有打开厅、轿门的瞬间,YBK是不下闸释放的,这样会造成溜车,也是不符合GB7588-2003要求的。

图三

3. 如图三电路,制动器线圈由30→KJT→KMB1→ →RJ→LZ→31。构成通路。正常情况下,KX KJT常吸合,因而KJT3.4保持通路。KMB1是门连锁继电器,在厅、轿门关闭的情况下维持通路。其动作过程是,在各安全开关处于正常情况下,厅、轿门关闭,发出上行或下行指令,上行或下行接触器吸合,LZ得电,电梯开闸运行。发出停层指令,KS或KX释放,停车开门,运行过程结束。但是,当KS或KX因故粘连吸合,在电梯厅、轿门未打开的情况下,LZ得失不释放,制动器处于开闸状态,也会造成溜车,也不符合GB7588-2003要求。

图四

4.如图四电路由三部分组成:上行(U)、下行(D)接触器在给出指令的情况下吸合,然后由上行(U)、下行(D)并联构成回路的运行接触器(UD)吸合,制动器线圈在此情况下,电流流向为110V+—U(或D)—R(电阻)—R1(可调电阻)—B—UD—110V-。而实现得电开闸使电梯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U(或D)粘连,那么UD得电,造成制动器回路通路,抱闸不释放,也是不符合独立性要求的。

图五

5.如图五电路图制动器回路由主电源接触器触点串联,抱闸接触器的二个常开触点构成,该电梯在电梯电锁打开情况下处于常吸合状态,故只有制动接触器一个装置实现抱闸的开启和闭合,也是不符合GB7588-2003要求。

图六

6.如图六电路由急停回路串联制动接触器K3组成回路,其缺点是在正常情况下,JT是常吸合的,因而实际上只有接触器K3控制制动器线圈的电流,不符合GB7588-2003要求。

图七

7.如图七电路图很简单,只要上行(S)或下行(X)接触器吸合运行,抱闸即打开,但隐患最大,一旦上行(S)、下行(X)接触器粘连,直接造成制动器得电,引发事故。

总之,电路图多种多样。所以,判断制动接触器线圈的控制回路是否符合GB7588-2003标准有三个:

1. 看制动器线圈是否有二个电器装置来实现;

2. 看这两个电气装置的相互关系不应有逻辑控制关系;

3. 排除制动器线圈中另有二个以上接触器触点控制,但看似有常开触点,其实在某种情况下是常闭的

部分。(如安全回路、厅门锁回路等)。

看看我们的广告吧

分享到:

朋友圈

点击

您看此文用

·

1.《常用电梯制动器线路分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常用电梯制动器线路分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