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七七事变80周年 《卢沟桥歌》透出的悲壮仍令人动容

数据地图:2015年,重庆北碚区档案馆公布了一批抗战时期的档案,并首次披露了“七七事变”的部分史料,即“卢沟桥事变”。这是1937年日军事变后,29名陆军士兵在宛平县监视日军的第一张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墙上的弹痕众多且不完整,说明宛平县刚刚遭到日军非常猛烈的炮击。

那天发生了什么?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部三省,然后先后侵略上海、占领热河、侵略河北。1935年,日本政府在华北五省自治计划失败后,企图武力夺取北平、天津、华北。到1936年,日军已经形成了从东、西、北到北平的包围。1937年6月,中国步兵旅丰台一团三营频繁举行军事演习,伺机寻衅滋事。日军对北平的进攻迫在眉睫。

1937年7月7日下午,丰台日军正三旅第一联队第三旅第八中队,在中队队长清水街郎的带领下,到达卢沟桥以北的龙王庙附近。当天晚上,日军冒雨在龙王庙和大碗窑进行演习。

当天深夜,日军谎称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并要求进入卢沟桥以东的万平县进行搜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宛平驻军,拒绝日军无理要求。日军在假装与中国谈判的同时,密切关注作战部署。

为了防止事态扩大,河北省当局与日本协商后同意派人到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经回到队伍中,但他们被隐藏起来,没有被报告。7月8日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

中国守卫者第37师110旅219团团长纪兴文率军抵抗,与日军作战,最终寡不敌众。7月8日晚,中国军队进行了反击,夺回了铁路桥、龙王庙等一度被日军占领的阵地。

日军受挫后,日本政府打着“不扩张政策”、“就地安置”的幌子,下达秘密动员令,加紧其侵略性部署。11日,日本内阁发表了《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在平金的日军总数突然增加到10万人。15日,中国驻日部队新任司令员项乐清起草了攻打平、晋的作战计划。

数据地图:2015年,重庆北碚区档案馆公布了一批抗战时期的档案,并首次披露了“七七事变”的部分史料,即“卢沟桥事变”。北碚区档案局局长严丰表示,这些档案证明卢沟桥事件是日本有预谋、蓄意制造的。

中华民族进行了全面的抗战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于七月八日发出《中国共产党激励日军进攻卢沟桥》,号召全体中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坚固的民族统一战线长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

这一天,、朱德、彭、、贺龙、林彪、刘伯承、许等发表了《红军将领致蒋委员长的进攻华北的电报》,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天津和华北,收复失地。红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甘愿为国效力。

同日,、朱德致电北平第二十九军军长宋、第三十八师军长张自忠、第一百四十三师军长刘汝明、第三十七师军长,请他们鼓励全军为保卫平金和华北而战。红军战士们,义愤填膺,随时准备动员,跟随你们的军队,同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

7月11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正式发表声明,指出七七事变是“日本有计划、有成效的行动,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国策在于对外维护和平,对内生产建设。对于中日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案件,我们愿意本着平等互利的精神,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和平解决。”。

17日,中央日报社发表题为《和平之战的最后机会》的社论,对“九·一八”后中国为东亚和平大局和中日关系改善所作出的各种让步进行了统计,表明“最近的卢沟桥事变,显然是日方蓄意寻衅滋事,而我军在日本进攻时不得不发誓抵抗,从未一箭双雕。这可以证明中国努力避免战争灾难的初心。

同日,蒋介石就七七事变发表讲话,表明国民政府的立场——“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到了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会牺牲抗战”。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一样,是日本阴谋的产物,其发生绝非偶然。在日本,虽然战后有学者能客观看待历史,但还是有人回避日本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数据地图:今日北京卢沟桥。

八十年过去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时至今日,日本仍有一些右翼学者歪曲历史,否认战争侵略行为,竭力清除战争罪行。所以,纪念七七事变有更深的意义。

有评论指出,部分日本右翼学者仍坚持日本是被迫卷入卢沟桥事变,污蔑中共挑起事端,纠缠所谓“第一枪”,企图为自己开脱。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白淳日前撰文称,日本右翼学者的翻案论调是日本实现政治野心的需要。日本政府允许右翼势力翻案,篡改历史真相,扮演二战“受害者”,为谋求政治权力的野心服务。

文章称,日本政界一直与右翼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政府制定的政策也迎合了右翼势力的需要。

事实上,对于类似的错误历史认识,国内的抱怨和国际的批评也不少。

作为中国对日民事索赔联合会主席,童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收集了许多战争受害者或其幸存者的来信。这近万封信,数量众多,颠扑不破,揭露和指责日军的战争暴行。证人包括平顶山大屠杀原告方、狂轰滥炸受害者、被日军肢解的中国人后裔兄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慰安妇”以及被掳劳工刘连仁。

从此,一大批追求正义的志愿军,与童增一起,踏上了对日民事索赔的漫漫长路。面对铁证如山,日本法院不得不承认日本政府、伤害企业的犯罪事实。

为了保存好遇难者及其家属的来信,并作为日本侵华的证据传递给后代,2014年,美国华侨柴大定和曹赞文率先对这些原始信件进行扫描和数字化处理,最后,美国华侨基金会出资建立了“万人呼唤正义——童曾枢鉴”网站。

上个月12日,联合国人权事务特别报告员戴维·凯(David Kay)也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发表了一份报告,批评日本政府对教科书中的“慰安妇”等问题施加影响,并要求日本政府“不要参与对历史事件的解释”。

2015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亚历克西斯·杜登(Alexis Duden)组织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向安倍发出联合公开信,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明确道歉。

他曾经承认,“我们的责任在于推动日本的公共讨论,为今世后代留下日本历史的真实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朝光直言不讳地说,只有不忘记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一方面,今天的纪念活动是对中国人民的警告,如何站在世界上,不让历史重演。第二,也提醒我们一定要把国家建设好。”

1.《七七事变80周年 《卢沟桥歌》透出的悲壮仍令人动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七七事变80周年 《卢沟桥歌》透出的悲壮仍令人动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48411.html

上一篇

女列车员空手夺刀 阻止两男子地铁扭打

下一篇

透明带反应 精子顶体反应:精子游啊游

七七事变80周年 “极秘”电报档案首次公开

  • 七七事变80周年 “极秘”电报档案首次公开
  • 七七事变80周年 “极秘”电报档案首次公开
  • 七七事变80周年 “极秘”电报档案首次公开
七七事变80周年 对枪口来说“插满鲜花要比填满子弹美好地多”

七七事变80周年 对枪口来说“插满鲜花要比填满子弹美好地多”

2007年7月7日,人类发展走上了两条轨道,一条是战争与对抗,一条是和平与友谊。是更稳定还是更曲折,跟选择、价值、态度有关。 北京有着沉重的历史记忆。宛平古城的卢沟桥,青石路两旁的石狮栩栩如生,清晰可见的弹孔诉说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