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刘江书法 刘江: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是如何建立的

——也纪念潘天寿、、朱乐三先生

文|刘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1962年4月,文化部在杭州召开全国艺术院校教材工作会议。会上,潘天寿院长谈到了国画系基础课的开设,他说:“现在学国画的同学,不会在自己身上画铭文。这简直是个笑话...国画系不仅要学书法和版画,还要列为必修课。”然后谈到国内不重视书法的倾向,觉得很担心,呼吁:“目前中小学不能开设书法课,应该在少数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书法专业,培养书法人才。书法篆刻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必须继承。为了保存遗产,不重视书法教育,就没有继承者!”与会同志和文化部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一建议。会议最后决定,全国所有艺术院校的国画系都要开设书法篆刻课程,有条件的先开,没有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委托浙江美术学院筹备书法专业试点任务。此后,我院国画系一、二年级开设书法课,三年级开设篆刻课。潘天寿亲自组织潘天寿、、朱乐三、陆、沙孟海、朱家齐、刘江等七人一组准备书法专业。任命陆先生负责,刘江协助。

1962年夏天开始筹备工作,预计1963年夏天招生。在这一年里,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扩充图书资料、聘请教师和招生都是非常紧张的。记得第一次筹备会是在国画系办公室开的。除7人小组外,院党委副书记高培明、部支部书记刘伟参加了会议。潘校长在谈了准备书法专业的意义和要求后,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制定好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落实好聘请教师的工作。部领导高,刘,等也对筹备组表示了希望.

因为潘天寿院长的日常工作比较多,我们在暑假学习讨论教学大纲、计划等活动。虽然杭州的夏天天气酷热难耐,但潘校长每次都准时来参加讨论,并提出了很多修改和充实的建议。记得分工期间,朱乐三老师负责篆刻教学大纲,是我起草的,朱老师念的。讨论中,潘先生说:“不够详细。应该由乐三补充,下次再讨论。”然后他委婉地批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由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起草,不能由没有教学经验的助教来做。”在讨论鲁先生起草的《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时,我补充了一点意见并通过了。根据讨论意见,篆刻教学大纲由我先修改,再由朱老师修改,在下一次讨论中通过。

刘江手稿

那个暑假特别热,学校就选了最酷的小楼一楼给我们开会。当时除了我之外,筹备组的成员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他们总是准时来开会,一边挥手示意粉丝一边讨论,非常认真热情。尤其是沙孟海先生和朱家齐先生,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单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难找到时间开会。但是,他们的发言很热情。比如在讨论课程安排的时候,书史、书论、印史、印论是四门课还是两门课,沙老师说:“目前没有经验,课时也不多。还不如选读历史和理论……”在讨论每节课教案对书法练习的作业要求时,朱家齐老师说:“作业不要问太多,时间也是有的。认真写。发帖的时候想想,为什么这个词不好?”这些意见都是有价值的。暑假期间,我们每隔一周左右开一次会,大概开了四五次会。讨论了主要内容,未尽事宜留到下学期。

为了扩大图书资料,文化部拨出专项资金2000元。9月和10月,老师带我去上海各大老书店买碑文、邮票等相关教材。我在上海待了20天左右,每天都去老书店,先是在门市部挑书架,然后在书库里找。在狭窄、黑暗、积满灰尘、鱿鱼的书库里,爬上爬下,一个个挑选。陆先生自己选碑文,让我选印章。我选好之后,看了他一眼,然后决定。过了半天,我们满身灰尘和汗水。中午我们只去附近的一家店吃个宵夜喝口水,然后下午继续选。选这家,然后去另一家旧书店。日复一日。我觉得有点吃力,就劝陆先生休息两天。他拒绝了,说:“现在选择已经晚了。解放初买的话,会很多,又好又便宜...学校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快点选一些先回去,以后有机会再来。”就这样,我们继续上下攀爬的工作。有时候我们把卷帙浩繁的书和帖子放在高高的书架上,陆老就叫我爬上去拿下来递给他,然后放在地板上挑选。讨人喜欢的人会留下来,不讨人喜欢的人仍然会通过传播把他们带回来。

那一年,我和陆老逛了苏州、绍兴、上海的古书店、碑刻店。杭州办老书店的时间和频率就更大了,人都被送到扬州老书店了。总共购买了近10,000份铭文和印章(部门)。

刘江手稿

1963年暑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但因为是试点,没有公开招生。(初步接触过社会情况,估计没有合适的。)我院附中毕业班只有两个学生(金、)具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并正式成立了与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并列的书法雕刻系。陆赵薇是部门主任,刘强也是秘书。当时教师的分工:朱家齐是书法(楷);陆是中国古代人,张辅佐;朱乐三刻,刘江辅佐;沙孟海是研究印度史的,还有方杰侃、鲁、、、潘天寿、等。

好事发生。1964年上半年。国内有一股批评“只专业不普及”的风,认为执行《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的正规教学过于“正确”,从而增加了在农村和工厂工作的时间。那个学期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农村参加“社会教育运动”。在这场风头中,有人认为书法版画的试点专业是“复古”,完全是“封都修”的产物,“封都修”的继承者,希望早日悬崖勒马。为此,有人好心地动员书法班学生私下向老师申请,要求他们转专业。没过多久,这件事就被潘校长知道了,他非常恼火,生气地说:“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书法专业试点是文化部的意见,有文件。如果要取消,必须有文化部的文件。你不能就这样分手,你必须这么做。”还说老师不能保证上课,我来上课...在我带着学生下乡参加“社会教育运动”后不久,潘老还亲自与书法教研室的师生交谈。“试点一年,总结一下。检查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否及时,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尤其是在课程内容和思想教育方面,找出需要补充、修改和纠正的不足之处。你去尝试,总会有缺点。你过去没学过这个专业。怎么能没有缺点呢?”

因为学生太少,达不到预期的“试点”目的,1964年秋,公开招收学生。报名人数十余人,已录取三人(朱官田、江北庚、杨永龙)。自始至终,陆老都会对一切俯首帖耳,潘老永远在乎。特别是在展厅评审专业论文时,教研组全体老师都参加了,潘、陆、沙、朱等一一进行了讨论和评价,非常认真。同时了解了考生的家庭情况和他们的想法,让我事后对考生逐一调查核实。

刘江手稿

开学后两个年级五个学生,平行上课。潘院长亲自来上课。第一节课讲了书法篆刻在历史上和现在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他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副团长访日的情况。以日本目前对书法教育的普及和重视为例,他激励和培养学生为这个专业树立远大抱负。接下来的几次,我会讲讲草书的特点和规律,给同学们做个示范。潘老有时会来我们教研组开会,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积极的解决办法。1964年10月,一次教学和研究小组会议集中讨论了未来该做什么。当时客观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很强调,说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小古董”、“不符合接班人要求”等等。潘老在讨论中发言:“学生只拿旧的,不管新的。这是思想问题,但是他们学不到老的。旧的学新用,比如毛主席诗词,旧的思想不放进去。所以,一方面如何继承旧传统,另一方面如何发展。中国画也是如此。思想要先端正,再学传统。不要拿旧的,不管新的;换个新的。我不想要旧的。这都是片面的。老师既要教技术,也要教思想。所以教学要多加小心,不然难免变成‘小古董’。”他还说:“看制定的大纲,目的和要求还是比较思想性的。比如第一个培养目标非常完整明确,既需要传统基础,又需要新的思路。培养目标,一是创新人才,二是教师,或者说编辑...至于课程设置,不要找人学人物画,其他的课都要去掉。应该是讨论,而不是一个人决定。书法这门课程变得太强大了。以后稳定吗?”

当时,学校的课堂教学相对稳定。但每学期有一半时间去农村搞体育,学生分散,老师又老又弱很多年,不能跟着“三合一”走,只好安排同学每天坚持练字半小时到一小时。少数人坚持,是在昏暗的猪圈旁边还是油灯下;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时间,只能服从改革思维的大前提。

然后就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猛烈风浪,摧毁了这个试点苗。开设书法专业也成了潘天寿、陆老一辈书法教育家的罪名。潘老也死于这场不幸的灾难。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了国画部。1979年,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书法研究生,共有五人(朱官田、王冬龄、邱振中、朱绥志、陈振濂)。

自1980年秋季以来,许多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书法和篆刻。教育部和文化部已经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学院了。目前,书法篆刻专业已经接受了来自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哥伦比亚、丹麦、瑞士等国家的几十名留学生。

经过我校三年多的申请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上级机关批准了书法篆刻专业,并从1984年秋季开始从全国各地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现在书法专业像国家“四化”一样蓬勃发展,近两年全国几所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形势很好,但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的创始人潘天寿先生、陆、朱乐三、朱家齐、先生,早已辞世。为了纪念他们的开拓精神,我们将继承他们的遗愿,让这个事业更好,为我们学校的历史增添光彩!

“我一直希望在有条件的美院国画系设立书法版画系。学生少了,却不能有接班人。”

-潘天寿

日历/历史/背景/场景

1962年6月12日,潘天寿在参加文化部“全国美术教学工作会议”时指出:“目前,老书法家很少,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没有接班人,前途堪忧。我建议在美院设立书法专业,包括金石学和版画,以便快速传承。”这个建议得到了文化部的重视,当即批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设并试点书法篆刻专业。这是中国书法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也为现代中国书法教育奠定了基础。

随后成立书法篆刻专业筹备组:潘天寿、、陆、朱乐三、沙孟海、朱家齐、刘江。委托卢主持筹备工作。

1962年12月13日

书法教学大纲第一次评审会议纪要

中国美术学院档案收藏

开设书法篆刻专业筹备工作报告

中国美术学院档案收藏

1963年7月23日,潘天寿出席书法篆刻专业成立座谈会。

1963年夏,浙江美术学院成立书法篆刻系。试点中没有公开招生,只从我院附属中学毕业班中选出两名具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学生直接进入学习。书法篆刻与国画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并列。陆先生是该系的主任,刘江和他的秘书朱家齐教书法(楷书),陆先生赵薇教古汉语,张协助,朱乐三教篆刻,刘江协助,沙孟海教印刷史研究,而方杰侃、陆、、潘天寿和吴亦之则临时兼职,这是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

成立书法篆刻研讨会

中国美术学院档案收藏

潘天寿在百忙之中,还为学生开设书法课程。

潘天寿书法课课表

20世纪30-40年代的潘天寿

书法教材编写(上)

本文的材料来源于:《潘天寿美术教育文献集》

1.《刘江书法 刘江: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刘江书法 刘江: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04338.html

上一篇

提供第三方支付接口 明知别人用第三方支付接口干坏事还提供帮助 两男子被判刑一年

下一篇

卡牌大师选牌技巧 《LOL》最难掌控英雄技能盘点 卡牌大师W技能换牌垫底

朱延平 48岁出道,一生只演配角,被称“太监专业户”,却是学京剧出身

  • 朱延平 48岁出道,一生只演配角,被称“太监专业户”,却是学京剧出身
  • 朱延平 48岁出道,一生只演配角,被称“太监专业户”,却是学京剧出身
  • 朱延平 48岁出道,一生只演配角,被称“太监专业户”,却是学京剧出身

金融科技专业 年薪上百万 金融科技行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交大教授:首先你要懂ABCDEF

东方记者杰民。com,9月26日报道:9月,金融机构提前开始了下一年的校招,金融技术人才不仅成为地方政府争取的重点领域,而且许多机构和券商也将金融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开始了专项招聘。主要岗位包括风险控制系统开发岗、...

吴三大 纪念吴三大逝世两周年暨陕西吴三大书法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

  • 吴三大 纪念吴三大逝世两周年暨陕西吴三大书法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
  • 吴三大 纪念吴三大逝世两周年暨陕西吴三大书法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
  • 吴三大 纪念吴三大逝世两周年暨陕西吴三大书法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本吗 西安最“沉默”的一本大学,手握全国排名前五专业,处境却很尴尬

  •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本吗 西安最“沉默”的一本大学,手握全国排名前五专业,处境却很尴尬
  •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本吗 西安最“沉默”的一本大学,手握全国排名前五专业,处境却很尴尬
  •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本吗 西安最“沉默”的一本大学,手握全国排名前五专业,处境却很尴尬

高薪职业有哪些 2019高薪行业有哪些?这个专业应届生年薪最高竟有60万元

东方记者傅洋。据9月4日报道,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改善教师待遇的措施。一时间,“教师工资排名升至第7位”的话题也是热搜。那么其他职业也要调整工资吗?加薪多少?哪些专业工资最高?影响应届毕业生起薪的因素有哪...

演员王文杰 王文杰专演大咖儿子 被称“太子专业户”

王文杰从小学习武术新生代演员搜狐娱乐新闻王文杰接受经纪公司安排赴台宣传,随后在新剧开拍前访问台湾。王文杰心情很好,短短几天就品尝了许多正宗的台湾小吃,这让他感到相当满意。昨天,他接受了媒体的独家采访。他谈到了当童星。他...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什么是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从国家重点学科中选专业? 附重点学科全名单

  •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什么是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从国家重点学科中选专业? 附重点学科全名单
  •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什么是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从国家重点学科中选专业? 附重点学科全名单
  •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什么是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从国家重点学科中选专业? 附重点学科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