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定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组老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并告诉A组的饲养员,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他告诉B组的饲养员,他那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两组老鼠进行了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实际上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可以先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以罗森塔尔教授受到了启发。他想知道这种效应是否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他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了这所中学,奇迹再次发生了。他现在选的学生真的成了班里最好的。

心理学定律二: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带来的微弱气流,几周后会因为其他因素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无序论者称这种现象为“蝴蝶效应”,并做了理论上的陈述:一个微小的原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参与,可以发展成极其巨大而复杂的影响。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不是小事。一句话的表达和一件事的处理,正确恰当,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错误和武断可能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心理定律3:木桶效应

“木桶”的作用是指边缘不规则的木桶不是从最长的木板而是从最短的木板盛水。孩子的综合学习成绩就像一个大木桶,每一项学习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并不取决于某一学科的突出成绩,而是取决于其整体情况,尤其是某些薄弱环节。所以,当发现孩子在某些科目上有不足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在这个科目上多花点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规律四: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的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准备捐款。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说完,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说完,所以他决定不捐一分钱。当牧师终于讲完长篇大论,开始筹钱的时候,马克吐温生气了,不但不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因刺激太多、太强、动作时间太长而导致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家庭教育往往会出现超限效应。比如孩子犯了错,父母会反复批评一件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会让孩子感到内疚、不安、不耐烦,甚至厌恶。被“逼”了,就会有“我要这么做”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母亲对孩子的批评不要超过限度,要“一错再错,只批评一次”。如果要再批评,就不要简单的重复了。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换个说法。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抓住”了,无聊感和逆反心理也会相应减少。

心理学定律五: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一群孩子在一个老人的房子前嬉戏,尖叫得满天都是。几天过去了,老人受不了了。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把这个地方搞得很热闹。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我很感激这笔钱。”孩子们很开心,第二天还是来了,一如既往的玩。老人又出来了,给每个孩子5分钱。五分钱还行,孩子还在高高兴兴的走。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毛钱,孩子勃然大怒。“一天才两分钱,你知道我们有多辛苦吗!”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为他打球了!

在这个寓言里,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孩子“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玩”的内在动机变成了“为了美分而玩”的外在动机,他操纵了美分的外在因素,所以他也操纵了孩子的行为。

德西效应不时出现在生活中。比如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得100分奖励100元”,“能进前5名奖励新玩具”等等。家长可能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一点一点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帮助孩子享受学习。父母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东西,比如书籍、学习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最好避免。

心理学定律六: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又称“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更厉害,看谁能在行人身上脱下外衣。首先是北风吹来的冷风,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袭击,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徐徐吹来,顿时阳光明媚。行人春天觉得暖和,刚开始解开扣子,后来脱了外套,南风赢了。

故事中的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符合人的内心需求。这种激发自我反思,满足自我需求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称为“南风效应”。由此可知,在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等“北风”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只有进行温情教育,给予更多“人道”的赞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才能事半功倍。

心理学定律7: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家生产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娱乐设施完善,医疗制度和养老制度完善,但是工人们依然义愤填膺,生产情况并不理想。后来,心理学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次实验,即在两年内,专家与工人单独交谈2万多次,并规定在交谈过程中,要耐心听取工人的意见和对工厂的不满。这次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增加。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困惑或不满,但不能完全表达出来。作为母亲或教育工作者,要尽量挤出时间和孩子交谈,在交谈过程中要耐心引导孩子畅所欲言,表达孩子在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表达孩子对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的不满。

“聊”完之后,孩子会有一种发泄的满足感,会觉得轻松,会觉得珍妮弗。这样,他们在学习上会更加努力,在生活中也会更加自信!

心理学定律8: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加或减少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增加”而不是“减少”。比如很多销售人员抓住了人的心理。给顾客称货物时,总是在秤盘里抓一小堆一点一点地加,而不是在秤盘里抓一大堆一点一点地拿出来。我们在评价一个孩子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讲出他的缺点和优点,往往采用“先表扬再贬低”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尽人意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不妨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一些不伤害孩子尊严的小毛病,再给孩子适当的表扬。

心理学定律9:标签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兵力不足,战争确实需要一批士兵。因此,美国决定组织监狱里的犯人到前线作战。为此,美国派了几名心理学家在战前训练动员战俘,并到前线与他们作战。在培训过程中,心理学家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多的说教,而是强调犯人每周都要给最亲近的亲人写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由心理学家起草的,它描述了囚犯在监狱中的表现以及如何改变自己。专家要求犯人仔细抄写,寄给最亲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上了前线,专家要求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下他们是如何服从命令的,是如何勇敢的。因此,囚犯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亚于正规军。他们服从命令,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战斗。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在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种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大喊“傻逼”“猪头”“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等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真的会变成我们所说的“傻逼”。因此,母亲们必须停止嘲弄和羞辱、责备和抱怨、威胁和恐吓,使用更刺激的语言,给孩子贴上更积极的标签。

心理学定律10:阈值效应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你向别人求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容易被拒绝;但是如果你先提出较小的需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需求的权重,会更容易达到目的。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阈值效应”。在教育上,也可以用“门槛效应”。比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等孩子按照要求做了之后,会得到肯定、表扬甚至奖励,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让孩子愿意无休止地努力。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常见的十种心理效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常见的十种心理效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5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