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冬春的日子》刚开始的床戏让人印象深刻,镜头里两人的胶着状态,以及女人长时间的呻吟。然而在近景镜头下两人舌吻的声响却让人丝毫没有感受到情欲的释放,反复而重复甚至让人产生厌倦和反感。《冬春的日子》讲述的故事内容简单,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热潮下充满理想的知识分子情侣,过着单调而乏味的生活。画家长时间无法产生作品,女人长时间纠缠在日常琐碎的生活当中,背景中收音机放着恼人的广播,阳台中的床单,衣服在风中荡漾,冬日的阳光冷漠、苍白,仿佛等待一个突破性事件发生。原本打算购买画作的美方买家销声匿迹,女人的前男友从美国寄到信件希望女人远赴美国。LfE鹿先生侃娱乐

日常的对话零星半点,除了讨论走还是留的问题,便是大段大段的近景特写。画外音起到提示剧情发展的作用,像极了《收获》里的爱情故事,讲述画家的心路历程,例如“他说到两人的感情,觉得和大多数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乏善可陈。他不知道他要什么。他等待着她说要走的话。”诸如此类。电影中出现的一个朋友,也提到想要出去,在这里我们都知道出去的意味,也就是远赴一个美国梦。等到电影后半段,女人真的离开,并写信回来告知画家,“这才是生活,国内一无所有,这才是人的生活。”LfE鹿先生侃娱乐

LfE鹿先生侃娱乐

我想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想要说明一种逃离,出逃的状态。一种那时候人人都想要去一个理想中的伊甸园的状态。爱情在这个主题下显得羸弱,乏味甚至可有可无。就像矫情的小说,为了显示作品的深刻,我们总是用第三人称,颓丧地描述一件事、一个人,略去众多的形容词,语气之间仿佛历经沧桑后的客观描述,仿佛艺术电影本该如此。镜头里,画家神经质的发呆,抽烟,做爱,最后才姗姗来迟一幅关于女人的画作。在当时,我们亲切的把这样一种叙述方式的电影叫做艺术电影亦或独立电影。现在来看,这一切都仿佛是文学浸透下的矫情发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之所以来重提这个电影,更多的也许是关注电影中的时代特色,或者说一个时代年轻人的生存状态。LfE鹿先生侃娱乐

王小帅选择黑白来作为电影的底色,色彩的情绪渲染功能被消解,黑色和白色更多的强调一种线性轮廓,一种质感强烈的速写,衬托出冬日太阳惨烈的白,和爱情抹擦之后的隐约痕迹。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配乐,大段爵士乐的出现以及Jimi Hendrix的《Purple Haze》,制造出人物关系的分裂与撕扯,在平静的外表下一种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最后电影的结局是一个问号,呈现一种景象而没有答案。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大家随波逐流而不忘内心实质上难以启齿的渴望。LfE鹿先生侃娱乐

LfE鹿先生侃娱乐

像一首私我的诗,短小,并不凛冽,留下一些刮擦的痕迹。也同时展示出电影人物的单一性,仿佛除了美国梦,自由追求以及爱情的羸弱无力之外,便一无所有。纸片化的人物甚至无需表述,只需要画外音的文艺生发,就能够构成一件深刻的作品。然而,也许事实上,这也就是年轻人原本的生活状态,远方各种思想泛滥却五彩纷呈的招手,近处无能为力的被阉割的情绪以及无休止的焦虑。LfE鹿先生侃娱乐

阳光惨烈,照进画家的房间,一片荒芜,除了精神分裂或者成为一个异化的疯子,别无他途。它确实存在于此,却少了喧嚣和人间气味,它写实但单薄如纸,它只能是一个符号,一个坐标,作为一代电影人的指示而又遗憾的止步于此。LfE鹿先生侃娱乐

LfE鹿先生侃娱乐

1.《突然想到《冬春的日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突然想到《冬春的日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