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燃烧的岛屿群》第525篇原创文章,作者:君主飞龙。
全文共6169字,配图30分,阅读16分钟,2021年6月22日首发。
这篇文章收录在专辑《巨兽之死》中。这个系列的其他文章链接如下。欢迎阅读的扩展,关注文章末尾的圣经,节约眼光。
523.巨兽之死(20)——区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4):航空战舰伊势(中)
520.巨兽之死(20):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装载舰(4)——航空战舰伊势(上图)
510.巨兽之死(19):被蚂蚁咬的特设巡洋舰“保国丸”(上图)
493.吃了5只猫的老鼠——塞缪尔迪雷和凤尾鱼号(第二部分)
489.吃了5只猫的老鼠——塞缪尔迪雷和凤尾鱼号(上图)
476.巨兽之死(18)老鼠吃的猫——轻巡洋舰“悉尼”号的故事
449.巨兽之死(16)——“萨拉托加”号和弗莱彻双双受伤
446.巨兽之死(17)——“龙光”号景公谋之死探析
432.巨兽之死(15)《什佩伯爵》的结尾(下)
427.巨兽之死(15)海上掠夺的最后一章——《斯佩伯爵》(上)
366.鲨鱼海警——“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悲剧(甲12)
324.“己方军舰停止射击”——科也是北方野战“维瑞”第四名
315.《所罗门的疯狗登场》——课也是北方野战《Biroi》号第三名。
311.“关灯在啤酒店打架”——科也在北方野战“Birui”号2
308.所罗门的“疯狗”——“拉菲”号萨图战列舰“比瑞”号之一
286.巨兽之死(14):徒劳的“飞龙”号航空母舰
125.巨兽之死(13):燃烧钢铁的铁湾——沉没了“雾岛”之夜
239.巨兽之死(12):不,雷克斯夫人。
206.巨兽之死(11):不灭的火灾,中途岛沉没的“Gaga”号航母。
198.巨兽之死(10):没有姐姐的帮助,老兵“西学”不能混在一起
197.巨兽之死(9):落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里的珍珠港老兵空母亲“滑翔机”
196.巨兽之死(8):一只鱼雷被处理,渣名广为人知的“大棒”号航母。
194.巨兽之死(7):悲伤战舰“俾斯麦”号的终点
193.巨兽之死(6):“大和”三兄弟卢耀“新浓度”号是如何惨死的?
191.巨兽之死(5):两只鱼雷震动了离开庙堂的泥塑“金刚”
133.巨兽之死(4):最后一艘战列舰互拍——野战维修库(2部)
132.巨兽之死(4):最后一艘战列舰互拍——野战维修库(中)
131.巨兽之死(4):最后一艘战列舰互拍——野战维修库(上图)
128.巨兽之死(3):对话的极速毁灭和毁灭,坐飞机的男人们
127.巨兽之死(2):战舰的沉没结束了帝国百年海权
126.巨兽之死(1):武装号在涩谷沿海的最后9个小时里。
连接持续时间:
510.巨兽之死(19):被蚂蚁咬的特设巡洋舰“保国丸”(上图)
第24战队的两艘特设巡洋舰于11月7日穿过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前两天,即11月5日,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珀斯市附近的弗里曼特尔港慢悠悠地开着两艘船。其中一艘是荷兰壳牌公司的油轮“奥德纳”号(MV Ondina),是1939年8月在阿姆斯特丹建造的荷兰干船坞公司,排水量为6341标准吨,续航12节。
图1。"奥德纳"号11月5日出发的澳大利亚西海岸珀斯市附近的弗里曼特尔港。
图2。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第24战队于11月7日穿越印度洋
德军入侵荷兰本土时,“奥德纳”号已经抵达荷属西印度群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荷兰本土已经沦陷,荷兰海外领土被迫流窜
亡政府的领导和盟国的庇护下苟延残喘,扮演小跟班的角色。这一次,“奥德纳”号是在船长威廉·赫斯曼(Willem Horsman)的指挥下,空船前往波斯湾的阿巴丹搭载石油。此时的“奥德纳”号加装了一门旧式的美国造4英寸炮(102毫米)和几挺高射机枪,但在此次出港时,船上只携带了40发炮弹。
图3. 刚刚完工时的“奥德纳”号,这是一张以该船为模特的明信片
图4. “奥德纳”号侧视图,注意主机后置,驾驶舱中置的布局特征
伴随出行的另外一艘船是1942年刚服役的由W·J·威尔逊少校(William J. Wilson)指挥的皇家印度海军“孟加拉”号扫雷舰(HMIS Bengal,J-243),属巴瑟斯特级,由澳大利亚造船厂根据英国扫雷舰为蓝本自行设计。排水量仅650吨,标准装备为1门4英寸火炮(102毫米)、1门2磅炮(40毫米)和2门20毫米炮。但是,“孟加拉”号服役时因为资源紧张,只分到了1门QF 12磅高射炮(76.2毫米口径),这样的装备也就能吓唬吓唬潜艇。
图5. 描绘“孟加拉”号与日本辅助巡洋舰作战的画作,注意舷号J243
在当时,这四艘巴瑟斯特级扫雷舰(也有资料归类为护卫舰Corvette)全部被借给皇家印度海军,不过仍由澳大利亚船员驾驶,所以基本上跟三哥没啥关系。“孟加拉”号是该级的四号舰,刚刚完成试航,船很新但好在船员的训练程度尚可。
图6. 皇家印度海军的“孟加拉”号护卫舰
图7. 英联邦海军装备的12磅炮(76毫米口径),注意右下角无所事事的小狗
按计划,“孟加拉”号将护卫“奥德纳”号前往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群岛,之后“孟加拉”号将从“奥德纳”号补充油料,然后“孟加拉”号返航锡兰岛的科伦坡,“奥德纳”号则自行开往阿巴丹,后面这段路程相对安全,除了零星的潜艇,轴心国的海军力量很少到达这一区域。
但是这一次有所不同。
11月11日上午11时45分,慢吞吞的“奥德纳”号行驶到科科斯群岛以南200海里处,观察哨突然发现距离12公里以外的两艘不明大型船只正在接近。一开始以为来的是两艘航空母舰——在这一区域英联邦海军早已后撤到非洲东海岸!“孟加拉”号则迅速判断这是日军的大型海上袭击舰,并且将这一情况立即以无线电报告给弗里曼特尔的海军基地——当然,基地那边暂时是无计可施的。
图8. 科科斯群岛的位置
“孟加拉”号转舵冲向日军辅助巡洋舰,希望将距离拉近至其12磅炮的射程之内,为“奥德纳”号逃走争取时间。12时,在距离3200米处,“孟加拉”号开始了射击并施放烟幕!12时5分,距离8000米外的“奥德纳”号也用其唯一的4英寸(102毫米)火炮向日舰开火,虽然“孟加拉”号希望油轮能逃走,但赫斯曼船长认为自己的船只有12节,在21节的日本辅助巡洋舰面前是没有机会的,他决定留下来硬刚日本人。
图9. “奥德纳”号船长威廉·赫斯曼,他在战斗中不幸阵亡
12时,“报国丸”在舰长今里博大佐(Imazato Hiroshi)指挥下首先开火,“爱国丸”则一边射击,一边从盟军舰艇西北6英里外不断接近,看起来两条辅助巡洋舰正在包抄可怜的荷兰油轮。由于距离已经拉近到3公里以内,日本人很快就对荷兰油轮取得了跨射和命中,毕竟辅助巡洋舰也是军舰,炮手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海军水兵。
日本人的第一发命中弹就炸断了“奥德纳”号的主桅,荷兰人用他们唯一的小炮奋力还击,同样由于距离太近,第三次发炮就击中了“报国丸”的上层建筑,但看起来丝毫没有影响日舰的速度和火力。
图10. “爱国丸”彩绘,上方为一架旧式的九四水侦
随后,“奥德纳”号的炮组转而瞄准日本辅助巡洋舰的舰体射击,希望在炮弹打光之前造成一些实质性的伤害。没过多久,奇迹发生了,一发幸运的炮弹直接击中了“报国丸”右舷后方的六年式鱼雷发射管,引爆了其中待发的鱼雷。
“奥德纳”的船员看到“报国丸”甲板上腾起一个橙红色的巨大火球,整条船都被浓烟吞没,接下来,更多的爆炸紧接着发生了,很可能是引爆了其他的易爆物。
图11. 表现科科斯群岛海战的画作,后方骇人的烟柱是爆炸的“报国丸”,前面正在屁股迎敌的是“奥德纳”号,右方冲向敌船的是“孟加拉”号
当“报国丸”从浓烟中再次冒出来时,已经是面目全非,船体向右舷严重横倾,同时向尾部纵倾,爆炸把舰尾炸的四分五裂,停放在这里的两架零式水侦也被气浪掀下大海。
图12. 以《决战中途岛》剧照来脑补一下“ 报国丸”上搭载的水侦炸飞场景
接二连三的殉爆破坏了舰体的结构,船上的动力和电力全部中断,火焰围上了舰桥,舰员们试图用人力扑灭大火,却毫无作用。“报国丸”继续倾斜,今里博大佐没有选择,只得下令弃舰。
图13. 另外一幅表现科科斯海战的画作,前景为荷兰油轮“奥德纳”号,正用船尾唯一的小炮还击,右方的“孟加拉”号正在冲向日本人
见此景像,本来在和印度护卫舰纠缠的“爱国丸”——此时“孟加拉”号已经冲到2200米的距离内并且取得了命中——在舰长大石保中佐(Oishi Tamotsu)的命令下立即转移火力,向“奥德纳”号开火。
“爱国丸”准确的炮火在“奥德纳”号上连连开花。幸运的是“奥德纳”号是一条空船,空油舱提供了巨大的储备浮力。即使日舰的炮弹把它打得千疮百孔,但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图14. 画作:皇家印度海军的“孟加拉”号正在冲向燃烧中的“报国丸”
图15. 被击中之后一片狼藉的“奥德纳”号油轮
12时45分,“孟加拉”号的12磅炮炮弹用完了!此时的“孟加拉”号陷入尴尬状态,继续留在战场已经毫无作用,“奥德纳”的船速显然无法摆脱“爱国丸”,而且本舰实在太小,即使撞击也无济于事,威尔逊少校下令“孟加拉”号施放烟幕,全速撤退。“爱国丸”没有追击,但一直持续射击到英舰脱离。
12时46分,一发炮弹击中“孟加拉”号的舰尾,引发了一场小火灾。透过硝烟,还能看到“爱国丸”的一发炮弹击中“奥德纳”号的舰桥后部,远处的“报国丸”则又发生了一次爆炸,“孟加拉”号的舰员推测油船难逃一劫,遂向科伦坡基地报告:“奥德纳”号与一艘敌军的袭击舰同归于尽。
有意思的是,“孟加拉”号的这种看起来像是临阵脱逃的行为,在西方海军却能够被理解,这一点从战后众多描绘科科斯群岛海战的画作中可见一斑。
图16. 英属印度洋领地发行的“奥德纳”号与“孟加拉”号的邮票,本作中的“孟加拉”号已经屁股向敌,但是船艏炮仍在射击,显然作者并未考虑战场实际情况
此时,“奥德纳”号的情况比较糟糕了,虽然幸运地击沉“报国丸”,却招惹来“爱国丸”的疯狂报复,被命中了6发炮弹,虽然航速不高,“奥德纳”号还在全力规避炮弹,同时把剩下的12发炮弹都打了出去(4发射击“报国丸”,8发射击“爱国丸”),只有一发被船员判断可能命中了“报国丸”的舰桥,实际上可能只是把船上的一次爆炸误认为是命中,不过无论如何,“奥德纳”号今天已经创造了历史。
这时“爱国丸”已经逼近到3500米处,炮弹把“奥德纳”号上的起重机炸得粉碎。不在战位的水手们扑倒在甲板上,他们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日本人不仅仅是想把他们击沉,而是想用炮弹把这条船拆撕成碎片。赫斯曼船长下令施放烟幕——烟雾弹失效,一切抵抗已经毫无效果,船长下令停下主机、升起白旗,将救生艇放到海里弃船,但是日军没有停止射击!船员们顶着炮火,骂骂咧咧于日本人的“不讲究规则”。在下令弃舰令后不久,一发炮弹命中舰桥,赫斯曼船长被一块弹片击中身亡。
图17. “爱国丸”1941年状态,注意开放式的前后炮台和水侦下方的六年式鱼雷发射器
“爱国丸”在400米外向荷兰油船右舷发射了两枚鱼雷,全部命中,但只是开了两个大口子,油轮倾斜一度达到了30-35度,但仍然没有沉没。这要归结为巨大而空空如也的油箱,相当于巨型的浮筒保持了相当的浮力,跟珊瑚海海战时的美国补给油轮“尼奥肖”号的情况很相像。
丧失耐心的日本人开始对着救生艇开火,打死1人,重伤3人,包括三名中国司炉——因为人员短缺,奥德纳号大部分船员都是中国人。以及一名英国水手亨利,他本来是被分配到“孟加拉”号上的,但不幸从舰上落水而被“奥德纳”号救起。
图18. 描绘“鸬鹚”号打爆“悉尼”号轻巡洋舰的场景,这是之前介绍过的另外一个故事
“爱国丸”转向“报国丸”,去拯救幸存者们。一共捞起了278人,“报国丸”在13时12分发生了大爆炸。最后,“爱国丸”又折返回来,向荷兰油船发射了一枚鱼雷——奇怪的是它居然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打偏了。
此时,天色已晚,“爱国丸”不想再拖延时间,这趟倒霉的航程已经太糟糕了,抱着“奥德纳”号已经完蛋的想法,“爱国丸”全速离开,没有理睬在海上漂浮的那些荷兰船员。
17时52分,“报国丸”沉入印度洋。
看起来,整场海战落下了帷幕,“孟加拉”号继续前往迪戈加西亚群岛,“爱国丸”中断任务返回新加坡。至于“奥德纳”号?没人相信它还能活下来。
图19. 因为海上破交战而产生的大量落水船员,这些人的命运往往很惨
在一切都平静下来之后,“奥德纳”号的幸存者海葬了死者,然后发现了让他们惊异的事——尽管严重倾斜,他们的船似乎没有什么要沉没的意思。大副雷文科尔(Rehwinkel)提出返回油船上去,但除了一名炮手之外没有人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大家都认为“奥德纳”号马上就要沉没了。
在争论中,人们发现“奥德纳”号的横倾减轻了。这可能是由于左舷的弹洞进水,反而帮助纠正了右倾。这增加了大家的信心。雷文科尔终于集合了一支小队伍,跟着他爬上了“奥德纳”号的甲板。
图20. 真正的“奥德纳”号的无线电室
经过小队的反向注水,“奥德纳”号回到了平衡状态。接下来令人惊讶的是,船上只有几处小火灾,引擎也完好无损——在纷飞的炮弹中算是奇迹了。局势得到了控制,所有人都回到了船上,当然,他们已经确信船不会沉没——但是日本人杀回马枪的话就不一定了,于是所有救生艇都被系牢以备不时之需。
图21. “奥德纳”号船首的破洞
劫后余生的荷兰油轮开始了返回澳大利亚的旅途。一路上什么都没有看到,但是那个倒霉的英国水手伤势持续恶化,大副被迫决定紧急发报寻求援助——密码本在弃船时被丢到了海里,用明文有可能被日军截获,但是此时只得铤而走险。
最先收到这份电报的科伦坡基地一片惊讶,因为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和“孟加拉”号的报告,“奥德纳”号不可能幸存。英军认为是日本人的诡计,但是最终稳妥起见他们还是让弗里曼特尔港发送了电报,要求“奥德纳”号汇报自己的位置。
图22. 日军常用的舰载水上飞机——九四水侦
有趣的是,“奥德纳”的幸存者们也认为这是是日本人的诡计,没有人敢回复。17日,在弗里曼特尔港东北200海里处,一架“卡塔琳娜”式水上飞机发现了“奥德纳”号,随即召唤了附近的“旺格内拉”号医院船(AHS Wanganella)。船上的医生立即开始救治亨利,在经过一系列输血之后,他的命保住了。
11月18日,“奥德纳”号返回到弗里曼特尔港,前一天,“孟加拉”号抵达了迪戈加西亚群岛。绝大多数遇到袭击舰的商船都无法生还,但是“奥德纳”号奇迹般的自保成功,还将袭击者送下了地狱,在战争史上非常罕见。
图23. 皇家印度海军的“马德拉斯”号(HMIS Madras, J-237)的船员,有部分黑色的面孔
图24. 澳大利亚医院船“旺格内拉”号
“奥德纳”号经此一战成为了明星,事迹登上了报纸,船和船员均被授勋;这是一场以小博大的胜利,在士气上也狠狠打击了日本人。日本海军停止了辅助巡洋舰的一切袭击行动——看来这德国老师傅的招术也不是每样都管用!
此后,重伤的“奥德纳”号作为浮动油库为在西澳大利亚活动的盟军潜艇提供支援,1943年末彻底修复后重操旧业。1959年退役,之后在香港拆解。
图25. 康拉德·赫尔弗里希(Conrad Helfrich)中将和“奥德纳”号船员,1943年澳大利亚
图26. 庆祝胜利的“奥德纳”号船员
图27. 1943年作为补给船的的“奥德纳”号
“爱国丸”舰长大石保之后被调回本土,之后在海军省任职。1944年他提出了针对美军重型轰炸机利用战斗机进行撞击的自杀式攻击,即后来的”震天制空队“,1946年在第二复原省任上去世,追晋海军少将。可能是战后太多事情要做,他没有等到因为向救生艇射击而追责的那一天。
图28. 战后的“奥德纳”号,注意船首的船名,不知道是否在香港拍摄
图29. 报国丸级三号舰“护国丸”
由于这次失败的破交战,幸存的“爱国丸”被日本海军改为弹药运输船,1944年2月17日在美国海军TF58特混舰队对特鲁克环礁发起的冰雹行动(Operation Hailstone)中被炸弹命中,船上的弹药发生大爆炸沉没(跟“报国丸”的命运十分类似),船上437人死于爆炸。但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图30. 1944年3月在特鲁克环礁内被空袭命中,发生大爆炸时的“爱国丸”
- 完 -
1.《【赫斯曼】525.巨兽之死(19):被蚂蚁咬伤的临时巡洋舰“保国丸”(第二部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赫斯曼】525.巨兽之死(19):被蚂蚁咬伤的临时巡洋舰“保国丸”(第二部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294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