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的女孩指挥了火箭发射
来源:Zhongqing.com
来源标题:1996年出生的女孩在最年轻的时候就指挥火箭发射,但对于大姐姐来说,这是一个著名的艰难角色
24日,长征五号远程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在发射现场,一位90后女指挥官引起了媒体记者的注意。她是嫦娥五号任务连接器系统的指挥官,也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挥官。她叫周成玉,人们也叫她“大姐”。
“大姐姐”其实并不大——无论年龄大小。1996年出生,身高只有1.58米。这个来自贵州土家族的小女孩,是近80人的队伍中最年轻的一个。
但是,自从她开玩笑说同龄的同事应该叫她姐姐后,其他人都开始叫她“大姐”。就这样,“大姐”的名声不胫而走。当然,“大姐姐”能当姐姐也不是开玩笑的。在老练的宇航员群体中,“大姐”有自己的故事和魅力。
“大姐”,能吃苦,肯吃苦,以硬角色出名。
“大姐”刚来上班的时候,大家看到她娇小可爱,经常护着她。直到一次3公里测试,她以极大的耐力和速度超过了一半以上的男同胞,大家都被她折服了。在工作中,她以能啃硬骨头而闻名。
有人说“大姐”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整个单位女生的刻板印象”。
在之前的长征五号远程三管火箭试验任务中,“姐妹”被分配到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次连接器配气站。通往15楼的道路是180多级钢台阶,倾角接近90°。很多地方很难直立行走,要用双手双脚才能爬上去。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人说,用“梯子”来形容这段路并不为过。普通人做这样的旅行只需流汗,大姐一天要来回四次。
15楼的工作环境让大部分人“胆战心惊”——不到8平米的试验箱里有2个配气站,4个交接箱,几百根电缆和供气管道。工作时,这个地方只能容纳三个人,没有地方坐,到处都是高压气体流动的噪音。更让人抓狂的是这里没有空键。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科技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是一些男同志也不敢轻易尝试这种工作环境,但“大姐”在这里工作了60天,一次也没抱怨过,一次也没迟到过,成功地把二次连接器配气站的“边缘岗位”变成了“党员先锋岗位”,成功地完成了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战斗。
经过这次运动,能啃硬骨头的“大姐”的名声越来越响,她真的成了公司里有名的“大姐”。
“大姐”不是天生的大姐。生活中,“大姐”爱睡懒觉,爱吃零食,也爱在买买里逛街。90后的年轻人对她有很多爱好。但在工作中,“大姐”很坚韧,敢于尝试突破自我,所以看不出她是一个“95后爱玩的小姑娘”。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动力系统团队中,她是目前为止换位置最频繁的一个。在过去的两年里,她总共参加了5次测试和派遣任务。由于任务需要,她在每个任务的岗位都不一样:一级连接器配气站、二级连接器配气站、后端工作站、电源箭头、连接器命令。
每次跳槽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个没有多少测量和开发经验的小女孩来说,充满了挑战。
换岗位不容易,换指挥官更难,成为全发射场第一个女指挥官更难。
然而“大姐”做到了,她第一次以国号接下了嫦娥五号的任务。
“大姐”指挥下的连接器系统是发射场两大系统——动力系统和加注系统的“纽带”和“生命之门”。
据文昌航天发射场科技人员介绍,该连接器系统具有工作原理复杂、设备分布广、接口多且协调的特点。一不小心就踩雷了。作为指挥官,你压力很大。
整个连接器系统有30多个操作员,指挥官“大姐”是团队中唯一的女性。用队里年轻人的话来说,每次听到“大姐”在测试时调度这30多名基佬用熟练的密码工作,都给人一种航天“花木兰”的视觉。
当指挥官不容易,大姐接手的时候就感觉到了。
在任务开始的液氮调试阶段,“大姐”每天在发射塔上跑上跑下,协调各项任务。几天后,她的脚肿了,声音嘶哑。但是休息了一夜之后,她继续带着一群大师傅在塔上做测试。
在空调降测试的过程中,因为管道太重,“大姐”看到操作人员在努力,就直接开始帮忙搬运几十斤的管道,“大姐”毫不忸怩,再一次征服了现场所有人。
你可以赢,可以拉,可以赢。这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位女指挥官的真实写照。这是24岁的“大姐”周成玉。“大姐”不大,“大姐”很壮。
1.《96年的姑娘指挥火箭发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96年的姑娘指挥火箭发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4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