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家”有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很多,但从没听说过有人说他是音乐家。
其实,孔子在当时岂止是个音乐家,简直是音乐界的泰斗!下面把有关史料梳理出来与读者分享。
孔子三十五岁到齐国求官时,就是先从音乐上找突破口。据《论语·述而》,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嘴上还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我的看法是,不要对孔子这句话看得太认真,因为孔子这时候还年轻,没有什么知名度,需要一些特殊的举动来引起社会关注,或者说制造轰动效应。 能不能分清猪肉和萝卜的味道,只有孔子一人知道。而且这个实验是无法重复的,今天你让一个最优秀的音乐家听最美妙的音乐,看他能不能三天分不出金华火腿与上海小白菜的味道。我看很难找到这个人。
但是,孔子敢放出这话,他一定有很高深的音乐修养的。否则别人会问你,《韶乐》到底好在什么地方,让你乐到这种程度?孔子总得说出个道道来吧。孔子是有自己的见解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尽善尽美”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里。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古琴于师襄子,态度非常认真。开始时,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蕴呢。”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得到弹琴的意蕴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又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道:“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席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闲,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闲,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闲,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音乐悟性很好,追求很高,达到的境界也不同凡响,以至让老师都佩服得手足无措。
孔子在音乐上的造诣恐怕已经达到了泰斗级的水准。有一次他告诉鲁国主管音乐的官员说:“音乐是可以理解的:开始时,热烈地奏起;整个乐章展开时,主旋律纯一和谐,清晰突出,然后回旋往复,余音袅袅,直到曲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孔子这是从众多的乐曲中概括出的规律,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既要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又要具备超人的乐感。而且孔子不是对着自己的学生在上课,他是对音乐家说这番话的,也可见他对自己音乐修养的自信。这让我想起姜昆和唐杰忠合说的一个经典相声《学唱歌》,他们从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河北民歌《小白菜》等众多歌曲中,概括出一条规律,这些歌的旋律都是从低往上爬,到了最高音又滑下来,落地前再翻两个跟头,然后平缓进行……。特佩服姜昆,他太有才了!可是姜昆毕竟是以说唱为生涯的,琢磨这些东西是职业习惯,而我们的夫子是个教育家、政治家,能发现这样的音乐规律,更加难能可贵。
除了弹拨乐器外,孔子还酷爱歌唱艺术。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认为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再跟着他唱(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孔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非常活泼可爱的人,跟我们后世所想象的老夫子形象大相径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的学习态度,发现差距,然后虚心向人家学习。
唱歌成了孔子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论语·述而》,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未曾吃饱过。他在那一天吊丧哭过,就不再唱歌了(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是个典型的性情中人,他不仅有常人的喜怒哀乐,而且比常人更明确,更丰富,要么哭,要么唱,不会让生活变得平淡乏味。
替换高清大图
音乐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和爱好,它是孔子德化政治的重要手段。孔子的学生子游做了武城的行政长官,孔子来视察工作,老远就有音乐飘过来: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说:“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音乐是用来教化一个国家的,子游则用于武城这个小地方,所以孔子才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认真了,地方虽小,治理的理念却不应该不同。孔子赶快打圆场,前面是开玩笑,子游的话是对的。学生比老师还要较真儿。
音乐也是孔子诉说心事的方式。孔子在卫国击磬,“说尽心中无限事”,社会无道,人事沧桑,世道艰难,官场失意,都尽磬声中: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
那位挑着草筐的老农就听懂了孔子的音乐:“有心思啊,这样敲磬。”这位老农又听了一会儿说:“鄙陋啊,那硁硁的声音,好像再说没有人了解自己啊!既然没有人了解,那就算了。水深,就穿着衣服游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老农的话中有话,你不能与时俱进,老跟现实过不去,不能根据现实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理论,光在那里幽怨有什么用呢?孔子说:“他说得倒很干脆,不那样坚持自己(放弃自己的理念)也很难呀!”孔子是曾经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这类的话,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一时做到了,也不见得永远能够做到。孔子一次在自己的学生子贡面前就忍不住吐露真情:“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那种不为人知的苦闷溢于言表。
音乐也是孔子的精神支柱。孔子一行在陈蔡之间被围困,不得行,粮食也吃光了。学生们都饿得站都站不起来,孔子却“讲诵弦歌不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你看,子路生气了,子贡发火了,夫子却是那样地镇定,那样地从容,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孔子还给《诗经》三百零五篇全部谱了曲,都能将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可惜,孔子谱的曲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了,否则那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孔子是个音乐家,既是个歌手,又是个诗人。在离开人世的前七天,子贡来看他,他是以歌声表达自己的遗憾,唱完这首歌,老泪纵横:
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能弹,能唱,能哭,能笑,多才多艺,情感丰富。
他永远不会被人们忘怀的!
1.《成语尽善尽美最初和什么艺术有关,干货看这篇!孔子有多喜欢音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成语尽善尽美最初和什么艺术有关,干货看这篇!孔子有多喜欢音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52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