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东方烟草报]
春耕贵州省江口县黑岩村充满了泥土的香气。
这个村曾是一个普通的贫困乡村。“田间种苞谷,地里栽红薯,要想吃得饱,全靠天色好。”这句口头禅,是过去黑岩村的真实写照。
得益于脱贫攻坚战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黑岩村人勤劳苦干,成为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发源地、全国防贫监测预警保障机制发源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年底完成脱贫“清零”任务。
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黑岩村抓住产业这个关键,继续艰苦奋斗,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来到黑岩村,探访黑岩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春日里的黑岩村,街道上很少能见到村民的身影。
“都下地干活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嘛!”村党支部副书记罗鹏告诉记者。
近年来,黑岩村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增收。
“全村1900多亩耕地,今年准备种600多亩烤烟,还有50亩蓝莓、100多亩吊瓜、300多亩百香果。”罗鹏说。
烤烟是黑岩村的传统产业,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种植面积曾经有所减少,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步增加。
为了让黑岩村村民种好烤烟,江口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为他们修建了生物质能源烤房,指派专门的客户经理靠前服务,在育苗到烘烤的每一个环节都扎根在村里,及时解决村民种烟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此外,江口县局(分公司)还组织村民到附近烤烟种植大村学习经验,并邀请其他村的烤烟种植大户到村指导种植技术,传授种植经验,增强了黑岩村村民的种植信心。
如今,村里的10户种烟农户都是致富带头人。
临近太阳落山,记者见到了黑岩村的铁杆烟农李云华。
52岁的李云华开着三轮车从烟田回到家中,风尘仆仆,瘦小的身体里却充满了干劲。去年,李云华种了70多亩烤烟,纯收入达20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烟田全部起垄了,等着来一场雨,就可以覆膜准备移栽了。”李云华说。
有30多年种烟经历的李云华对烤烟有深厚的感情。他的父亲就曾种过烟,如今,他和自己的弟弟子承父业,靠着种烟发家致富。
在李云华的家里,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样样俱全,弟弟李斌华靠种烟盖起了三层楼房,也买上了小汽车。
除了种烟农户靠种烟迈上致富道路,烤烟产业能够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是村里愿意大力发展该产业的重要原因。
“烤烟这个产业比较稳定,都是跟烟草公司签订合同,不愁销路,用工量也比较大,能够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黑岩村党支部书记雷江坤说。
罗鹏去年种了63亩烤烟,收入34万多元。据介绍,去年光工钱他就支付了8万多元,一年有十多个村民在他的烟田里劳动。
今年58岁的罗建军是村里的低保户,他的妻子身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都还在读书。除了低保户的补助,村里还聘他当护林员,每年有1万元的工资收入。
为了更好地改善家庭生活,罗建军空闲时就到罗鹏的烟田里打工。
“一天100元,管一餐饭,工钱都是当天干完当天结。”罗建军说。仅此一项,他一年又多得了近7000元的收入。
据村里测算,黑岩村留在村里的劳动力有300多人,其中有100多人常年在烟田里务工。2021年,全村烟叶产值达270多万元,劳务用工费用接近90万元。
此外,为了发展烤烟产业,黑岩村协调土地流转,不少村民以每亩400元的价格将自家的土地租给种烟农户,自己则到烟田务工,赚取双份收入。
暮色降临,太阳的余晖映照在黑岩村高高矮矮的楼房上,仿佛为整个村子涂抹上了层层金光。烤烟这个金色产业,更将阳光洒进了村民的心中,承托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黑岩村的未来越来越美好。
本文来自【东方烟草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1.《【黑岩日志】黑岩村的金色产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黑岩日志】黑岩村的金色产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17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