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科普中国

制作:赵承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绿罗裙记得,处处怜草。

”这是名篇《生查子·春山烟欲收》中的经典词句。只因为思念的那个人穿着绿色的罗裙,所以爱屋及乌,对随处可见的绿草也格外怜惜。

那么问题来了,令人魂牵梦萦的绿罗裙是用什么染成的呢?

植物染料:来自大自然的染色工

人类最早获得的染色原料来自于大自然,主要包括矿物染料、动物染料和植物染料三类。我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利用赤铁矿粉来染红色了,但在后期的不断探索中,他们发现植物染色的着色效果和牢固度更佳,具有明显优势。经过反复实践,他们练就了一套使用植物染料染色的技艺,于是植物染料逐步取代了矿物和动物染料,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人们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等部位中提取天然色素做成染液,根据自身需要,染成相应的图案和颜色。植物染色在我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人将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正色指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两极色,其余颜色均为间色。除白色外,其它颜色主要靠植物染料来获取。单独染出各种间色的植物不多,通常情况下多用三原色复染所得。比如那条令人魂牵梦萦的绿罗裙,就是用黄色和蓝色染制而成。

红黄蓝黑齐上阵,谁持彩练当空舞

(1)红色系

红色系包括赤、朱、绛、茜、彤等颜色。染红色的植物很多,其中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有茜草、红花和苏木三种。就染出颜色的饱和度与牢固度而言,红花最高,茜草次之,苏木最低,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多种红色的需求。

茜草(Rubia cordifolia L.)是茜草科茜草属的草质攀援藤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其根状茎和节上的须根含有茜素,能染红色。茜草是我国最早使用的红色植物染料,在《诗经》中被称为“茹藘”。据《汉官仪》所云:“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是其处也。”足见茜草作为染色植物的重要性。

古人利用茜草染红色时,会加入明矾作为媒染剂,从而使颜色色泽明亮,兼具良好的耐洗性。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底色,就是茜草加入明矾染制而成。

茜草种植方便,且春秋两季均可采收,晒干收藏后四季可用,同时染色便捷,易操作,所染材质多样,是古人常用的染红植物。

茜草 (摄影:徐文斌)

茜草的根 (图片来源:昵图网)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名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红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茎中下部的叶子有锯齿,齿顶有针刺;黄色的小花聚集成一个头状花序,慢慢会变红;瘦果乳白色,可榨油。

古人利用红花直接染色,尤其是在其花瓣绽放初期,色素含量相对较高,既能作为食用色素,又能用来浸染织物。

红花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虽无染料价值却有药用价值;红色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酸性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会形成红色沉淀。利用碱性溶液将红花中的红色素提取出来,再加入过量的酸性溶液进行中和,使红色素沉淀出来,这样反复操作多次,将沉淀状的红色素捻制成小饼,即为古人用的胭脂。

这么一想,或许正因为古时的胭脂是由植物制成的,贾宝玉才有了吃胭脂的喜好吧。

作为红色染料时,需将红花中的黄色素分离出来,这样染出的颜色才更显鲜艳,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便详细记录了这种“杀花法”。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古人将红花制成了“红花饼”,使用时只需先用乌梅水煎,再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多次,就可以染色了。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还记载了防止红花饼产生霉变和配置不同浓度染料的方法。由此可见古人已经掌握了相当高超的染色工艺。

刚盛开的红花 (摄影:张莉俊)

盛花期的红花 (摄影:徐文斌)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又被称为苏方、苏方木、苏枋,是豆科云实属的小乔木,其枝干有稀疏的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叶对生,小叶纸质;花朵聚集成圆锥花序,绽放时花瓣黄色,最上面一片基部带粉红色,特别显眼;雄蕊稍伸出,花丝下部布满密密的柔毛,花柱细长,长有毛,柱头截平;果实是不开裂的红棕色木质荚果,有个弯弯的硬硬的尖角,像鸟儿的嘴巴;种子长圆形,呈浅褐色。

我国使用苏木作为红色染料由来已久,晋代的《南方草木状》、明代的《多能鄙事》《天工开物》等古籍都有对苏木的记载。去除苏木外皮及边材,取心材,阴干后可用于染色。心材中含有苏木素,加入不同的媒染剂,能获得红、绛红至葡萄紫红色等多种颜色,一直是古人用来染色的重要原料。

苏木的木材 (图片来源:昵图网)

(2)黄色系

“天地玄黄”,在古代,黄色被认为是大地的颜色,也是帝后服饰的颜色。古时用于染黄的植物非常多,主要有栀子、拓黄等。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称水横枝、山黄枝,是茜草科栀子属的常绿灌木。其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果实黄色或橙红色,有翅状纵棱。栀子果实中含有栀子黄色素,可以制黄色染料。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栀子分布较广,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栀子会产生变异,主要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通常称为“山栀子”,果卵形或近球形,较小,较适合药用;另一类通常称为“水栀子”,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较大,较适宜染料用。

自西周开始,栀子便成为染黄的主要材料。成熟果实浸泡煮沸后,可直接染出色泽鲜艳的黄色,既可作为天然食品色素添加剂,又可以染纺织品。也可在其中添加媒染剂,染出嫩黄色、暗黄色等不同色泽度的黄色。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金黄色绣线和土黄色的丝织物”,便是由栀子染成。但它染出的色泽虽好,却不耐日晒。

栀子果实 (摄影:张莉俊)

柘(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iere)又称为柘木,是桑科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球形头状花序;果实为肉质球形聚花果,成熟时桔红色。拓木的木材心部是黄色,染出的颜色是赤黄色,被称为拓黄。

拓木染出的织物,黄色带有红光,颜色炫目。自隋唐以来,黄色一直是帝王衣服的颜色。《唐六典》记载:“隋文帝着拓黄袍,巾带听朝”。到了唐高宗年间,规定“进士亦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明代明令禁止臣子百姓穿黄色衣服,包括姜黄、柳黄等黄色系。到了清代,明黄成为了帝王服饰的专用颜色。

柘树枝干 (摄影:曹承娥)

(3)蓝色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青两色,都来自蓝草。“青衣蓝布”是我国古代平民所穿衣服的颜色,因此古时对蓝色染料的需求特别大。蓝草并非指某种特定植物,而是统称。蓝草能染蓝色,是因为含有靛蓝。靛蓝染色采用了还原氧化技术,从春秋战国时期沿用至今。根据染色时间、次数及染液浓度的不同,可染出不同色度的蓝色,包括浅蓝、天蓝、深蓝、青色等多种颜色。古代使用的蓝草主要有马蓝、蓼蓝等。

据《中国植物志》和《海南植物志》记载,古籍中的马蓝即为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板蓝”(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Kuntze),是爵床科马蓝属的草本植物,多年生一次性结实。其茎稍木质化,直立或基部外倾;紫色的花聚集成穗状花序;干燥的根为药材板蓝根,也被称为南板蓝根。因为马蓝叶含蓝靛,所以我国古代用马蓝作靛染色,它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蓝靛染料。

板蓝的叶 (图片来源:昵图网)

板蓝的根 (图片来源:昵图网)

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是蓼科萹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通常分枝;叶卵形,干后呈暗蓝绿色;淡红色的花聚集成穗状花序。我国在夏代就已种植蓼蓝,并熟知其生长习性。蓼蓝染色是因其叶中含蓝甙,从中可提取靛蓝素。

最初古人只会用新鲜蓝草直接经水浸泡后染织物,染出的颜色呈蓝色或碧色,得不到青色。后经过不断摸索实践,先民们开创了蓝靛制造技术,既能染出青色,又打破了季节限制,使得蓝草染色的方法四季可行,极大地方便了染料的运输和储存。

蓼蓝的叶 (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蓼蓝的花 (图片来源:昵图网)

(4)黑色系

在我国古代的不同朝代,黑色所处地位不一。秦朝尚黑,从衣服到旄旌、节旗等都以黑色为上等。魏晋时期也以黑色为上,当时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贵族阶层以穿黑色著称。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口夕阳斜”中的乌衣巷,就因住在此巷中的贵族子弟都喜爱穿乌衣(即黑色丝绸衣服)而得名。在此之后的多数时期,黑色均作为百姓衣色,也被称为“皂衣”。

古人用来染黑的植物主要有皂斗、五倍子、乌桕等,其中皂斗指的是壳斗科植物的果实;五倍子则是漆树科盐肤木属树木的幼枝和叶上形成虫瘿。染色的部位多含有单宁,也称为鞣质。鞣质经媒染剂作用,可将植物染成黑色。

五倍子 (图片来源:昵图网)

乌桕叶子 (摄影:张莉俊)

由于植物染料染制纺织品时,色泽的牢固度和深度相对较差,植物染料渐渐退出了市场舞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生态、自然、环保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纤维预处理、超声震荡法、非金属媒染法等方法,优化染料提取和染色工艺,天然植物染料再次走入了大众视野,科技让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谭光万.中国古代植物染料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 周琪.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21.
  3. 丁芸.核桃青皮的活性成分提取及染色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6.
  4. 王慧等.五倍子染色柞蚕丝的黑色调色阶研究[J].针织工业,2020(11):44-48.
  5. 黄宝康.五彩的世界—话说植物与染色[J].生命世界,2008,44-47.
  6. 刘霁萱.蓝靛染色工艺在古代青色系植物染中的应用[J].理论探讨,2021(11):133-134.
  7. 张维.纺织品染色用天然植物染料的研究进展[J].印染助剂,2018(11):5-11.
  8. 中国植物志

1.《怎么得到青色?我来告诉你答案别翻书!马上告诉我,哪些植物可以用来染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怎么得到青色?我来告诉你答案别翻书!马上告诉我,哪些植物可以用来染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18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