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在网络上交流时,一遇到交流困难,往往会脱口而出“卧槽泥马”。

万万没想到,这个词竟被沪上某高校段博士解释为成语,源出自战国策。

段博士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在一篇名为“卧槽”是怎么回事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卧槽与跳槽并非完全对立,否则就可能变成一匹“卧槽泥马”。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所以说,卧槽者不应成为“卧槽泥马”。

看似解释的煞有介事,但《战国策》是否真有这么一个词呢?

《战国策》倒是真有跟马有关的一段话,“汗血盐车”一典:“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网络搜索得知,网上有一段类似《战国策》的段子。

《战国策.楚策四》——伯乐多良马,其有邻亚犁,曾与人言:‘我亦善识马,有一骏马,伯乐不及’。人皆疑,欲观之。亚犁恐,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众人视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驹,卧槽泥马尔’。

不过很显然,这段话跟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史记.**l列传》一样,是出自某位有才网友之手。

估计这个段子的作者也没想到,自己编的段子居然登上了《解放日报》这样的大报,成为博士口中的成语来源。

1.《“卧槽泥马”一词,居然出自战国策?不可思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卧槽泥马”一词,居然出自战国策?不可思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0162.html